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鹏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地黄
  • 4篇中药
  • 2篇学成
  • 2篇药粉
  • 2篇中药粉
  • 2篇化学成分
  • 2篇臭氧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灯盏花素片
  • 1篇灯盏花乙素
  • 1篇地黄丸
  • 1篇电机
  • 1篇熊果酸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小檗碱
  • 1篇盐酸小檗碱片
  • 1篇药材
  • 1篇药典

机构

  • 12篇河南大学
  • 5篇河南省中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宏昌...

作者

  • 14篇卢鹏伟
  • 5篇李更生
  • 4篇王慧森
  • 4篇刘明
  • 3篇宋丽丽
  • 3篇范丙义
  • 3篇郭淑丽
  • 1篇曹卫宾
  • 1篇周占业
  • 1篇张雅阁
  • 1篇张瑜
  • 1篇何颖
  • 1篇徐晓杰
  • 1篇相秉仁
  • 1篇吕杨
  • 1篇高雅
  • 1篇张启明
  • 1篇石任兵
  • 1篇周倩
  • 1篇逯璐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业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成药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中成药疗效的若干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03年
就影响中成药疗效的药材来源、剂型、生产工艺等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郭淑丽卢鹏伟牛艳阳
关键词:中成药疗效影响因素
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分离鉴定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方法:药材粉碎浸提,大孔吸附树脂、反复硅胶柱、Sephadex LH-20层析色谱分离纯化,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地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地黄苷A、地黄苷D、地黄苷E、梓醇及益母草苷等。结论: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地黄苷D、密力特苷、地黄苷A、地黄苷E及益母草苷为首次得到,并提供了13CNMR1、HNMR数据。
李更生王慧森刘明卢鹏伟石任兵
关键词:地黄化学成分环烯醚萜苷
地黄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益母草苷的含量测定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建立地黄中益母草苷的分析方法,研究地黄在炮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GOLD-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9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为40℃。结果益母草苷进样质量浓度在0.0221~0.1326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熟地黄药材的质量控制。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益母草苷作为环烯醚萜单糖苷,在熟地黄中的含量同梓醇一样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最后几乎全部降解。
刘明李更生王慧森卢鹏伟
关键词:地黄梓醇反相高效液相法
地黄的化学成分和炮制的比较研究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使用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为常用滋补类中药之一。据统计它在中药处方中...
卢鹏伟
关键词: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中药粉气悬浮臭氧逆流接触灭菌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臭氧技术应用于中药粉的灭菌。方法采用气悬浮臭氧逆流接触灭菌方法,对砂仁、豆蔻等原生药粉及六味地黄丸等制剂的混合药粉进行灭菌处理,进行灭菌效果观察及工艺条件筛选;选择山茱萸等六味药材的原生药粉,进行流通蒸汽灭菌、干热灭菌、60Co辐射灭菌和臭氧灭菌的比较研究,在统计比较样品灭菌效率的同时,分别对其灭菌前后的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红外光谱(IR)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化学成分的变异,并对样品中目标成分丹皮酚、熊果酸的含量损失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臭氧灭菌法对样品的灭菌率平均为95.24%,比干热灭菌法高6.81%,稍低于60Co辐照灭菌法和流通蒸汽灭菌法;对样品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小,其优越性高于流通蒸汽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结论臭氧技术用于中药粉的灭菌效果稳定,对成分损坏较小,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同上下游工序联动操作,是中药大生产中对入药生药原粉在线灭菌的优良方法。
宋丽丽范丙义谷传动卢鹏伟何颖张启明张瑜
关键词:中药粉
近红外光谱法用于六味地黄丸模拟样品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34
2006年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六味地黄丸模拟样品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利用HPLC测定样品中熊果酸的含量,并通过偏最小二乘、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小波变换-BP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db4小波、偏最小二乘以及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法对熊果酸含量预测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7%,100.6%,RSD分别为6.52%,5.42%,6.49%。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对熊果酸含量预测结果较好,为中药生产过程的在线、无损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宋丽丽范丙义徐晓杰卢鹏伟相秉仁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小波变换熊果酸
HPLC法测定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0∶70∶1),检测波长335nm。结果该制剂中灯盏花乙素在0.0624~0.31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2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灯盏花素片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冯绍华卢鹏伟张静
关键词:灯盏花乙素灯盏花素片HPLC法含量测定方法RSD
大黄与西药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02年
大黄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最近研究和临床证明,大黄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消炎抑菌、利胆通便等多种功效.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医药学界的重视.本品与西药联用现象亦与日俱增.大黄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尤其是蒽醌类和鞣质类成分与西药发生作用,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其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周占业卢鹏伟刘红涛郭淑丽
关键词:西药相互作用中药配伍
用EXCEL考察不同厂家盐酸小檗碱片的溶出度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的盐酸小檗碱片的溶出度,为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水为溶出介质,按转篮法操作,用UV法检测,计算盐酸小檗碱片的相对累积溶出度,提取参数(T50,Td,m),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包衣工艺的盐酸小檗碱片的溶出参数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生产厂家有必要优化制备工艺,来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
卢鹏伟王梅香牛艳阳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片溶出度UV法
一种中医灸疗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灸疗机,涉及灸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灸疗机本体与安装壳,所述灸疗机本体位于安装壳的内部,所述安装壳的顶部活动贯穿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螺纹柱的底部螺旋套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
刘明朱格生李更生逯璐王慧森卢鹏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