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一二期梅毒流行特征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简称《梅控规划》)中期评估前后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的流行特征变化。方法收集2012-2019年荆州市梅毒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时空扫描等方法分析两个时期时间、人群、地区分布及时空上的变化趋势。结果2012-2019年报告一二期梅毒3860例,年均发病率为8.47/10万,2012-2015年一二期梅毒年均发病率为12.35/10万,2016-2019年下降为4.58/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712,P<0.001);2012-2015年以女性为主,2016-2019年男女相当;职业上均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时空扫描结果显示,一二期梅毒高发区域逐步由2012-2015年中西部地区的61个乡镇,缩小到2016年的1个乡镇,2017年以后无聚集区域。结论《梅控规划》中期评估以来,一二期梅毒防控成果显著,发病率显著下降,诊断报告进一步规范,高发聚集区域逐步缩小直至消失。 蔺茂文 刘锐 孙春 张凡 毛安禄关键词:梅毒 聚集性 ARIMA-SVM组合模型和TBATS模型在艾滋病报告病例数预测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ARIMA-SVM组合模型和TBATS模型在艾滋病报告病例数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6月荆州市艾滋病月报告病例数,以2013—2018年艾滋病报告数为训练集,建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空间状态模型(TBATS)模型,并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对ARIMA模型残差进行非线性建模,建立ARIMA-SVM组合模型。以2019年1—6月月报告数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对不同模型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ARIMA(0,1,2)(2,0,0)_(12)模型、ARIMA-SVM组合模型、TBATS模型;其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依次为18.25%、5.34、5.92,17.53%、4.78、5.67,12.19%、3.81、5.24。结论ARIMA-SVM组合模型和TBATS模型对HIV/AIDS报告数预测准确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蔺茂文 刘锐 张凡 李舒超 毛安禄关键词:ARIMA模型 荆州市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防控措施分析 2021年 了解荆州市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特征,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我市截至2017年上半年累计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病人58例有关情况,分析男男性行为发病率及宣传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在累计发现的58例青年学生感染者/病人中,同性传播52例,占89.66%,发现时平均年龄为20.4岁,20岁以下学生人群感染率占比高,宣传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升高。结论:针对荆州市青年学生因男男性行为较高艾滋病感染率,需采取积极防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 孙春 刘锐 蔺茂文 张凡 李舒超关键词:青年学生 男男性行为 艾滋病 2011-2019年不同时期荆州市一二期梅毒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荆州市不同时期一二期梅毒的时空分布变化情况,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9年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资料,根据发病率高低,将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分为2011-2013年(高)、2014-2016年(中)、2017-2019年(低)3个时期,采取趋势面、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3个时期一二期梅毒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结果2011-2019年,荆州市累计报告一二期梅毒4715例,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趋势面分析得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的高发区域逐步从西北部(2011-2013年)向中部转移(2017-2019年)。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发病率在2011-2013年、2014-2016年呈正相关,且有空间聚集性(Moran’s I=0.3336、0.2105,均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一二期梅毒高值聚集区2011-2013年主要集中在公安县、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4-2016年主要集中在荆州区、沙市区、监利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7-2019年主要集中在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P<0.05)。时空扫描结果显示,主聚集区在公安县、江陵县,共24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1年4月11日至2011年8月15日(RR=4.14,LLR=93.55)。结论3个时期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均存在空间聚集性,高发区域逐步缩小,2017-2019年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为疫情高发地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的防控工作。 蔺茂文 刘锐 张凡 孙春关键词: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发病率 血吸虫病疫情管理信息系统(SMIS)的研发应用 王加松 彭孝武 袁梅枝 董娟 曾巍 何亮才 刘锐 付正银 荣先兵 赵耀升 杨清明 统一上传市、县、乡镇场的疫情信息,集中管理疫情地图和数据资料,规范制作疫情地图,清晰反映螺情、病情分布现状,统计分析防治工作进度。实现了疫情数据和防治工作资料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具有较好的查询与统计分析功能,用户可传递、加...关键词: 2005-2019年荆州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 分析荆州市梅毒流行特征,为进一步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降低梅毒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荆州市2005-2019年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9年荆州市共计报告梅毒21 839例,年均发病率为25.33/10万,其中一期、二期、隐性梅毒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00/10万、3.36/10万、16.49/10万。2005-2019年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为发病最高峰(37.75/10万),2005-2016年荆州市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13.510,P <0.001),2016-2019年逐步趋于平稳。2005-2012年一、二期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6.959,P <0.01),年均增长率为29.20%,2012-2019年一、二期梅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6.484,P <0.05)。2005-2019年隐性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13.51,P <0.001),年均增长率为40.48%。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男性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隐性梅毒为主(64.74%)、本地户籍(88.14%)为主、20~69岁为主(88.80%)、男女性别比0.75:1。结论 荆州市梅毒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今后应加大对重点人群(50岁以上男性、中青年女性)宣传干预力度,提倡安全性行为,控制梅毒的蔓延和传播。 蔺茂文 刘锐 孙春 张凡关键词:梅毒 发病率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对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治疗的88例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正常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 孙春 刘锐 张凡 蔺茂文关键词: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治疗依从性 文献传递 血吸虫病疫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应用 被引量:5 2007年 王加松 彭孝武 袁梅枝 董娟 刘雁科 刘锐 何亮才 付正银 曾巍关键词: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疫情信息 血吸虫病 信息收集 应用系统 荆州市某VCT门诊求询者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者的人口行为学特征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为该市调整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求询者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VCT求询者1 368人,HIV感染率为15.79%,呈上升趋势。年龄以50岁以下为主,占82.02%;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42.84%;求询原因以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为主,占40.50%;男男性行为史占比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09.52,P<0.05),63.38%的求询者从未做过HIV抗体检测,占比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3.9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离异或丧偶者HIV感染风险高于已婚有配偶者(OR=3.230,95%CI:1.731~6.026);初中、小学及以下学历者HIV感染风险高于大专及以上学历者(OR=1.752,95%CI:1.016~3.021;OR=5.325,95%CI:2.686~10.555);配偶/固定性伴阳性、男男性行为史者HIV感染风险高于商业异性性行为史者(OR=2.438,95%CI:1.138~5.223;OR=6.788,95%CI:3.937~11.704)。HIV感染者晚发现率为24.15%,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4.61,P<0.05)。结论 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某VCT门诊求询者HIV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男性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50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宣传干预工作,探索针对MSM的新型干预策略,创新告知求询者配偶/固定性伴HIV阳性的方法。 蔺茂文 刘锐 孙春 张凡 黄丽 李舒超 李佳玲关键词: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男男性行为人群 2008—2022年荆州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年龄、时期、队列趋势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2008—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发病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对丙肝发病率的影响,为制定丙肝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22年荆州市丙肝发病资料和人口学资料,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丙肝发病趋势;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丙肝发病率的影响。结果2008—2022年荆州市丙肝年均发病率为20.26/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0.04/10万,女性发病率为20.47/10万。丙肝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APC=5.375%,P<0.05),其中2008—2018年呈上升趋势(APC=13.370%,P<0.05),2018—2022年呈下降趋势(APC=-12.231%,P<0.05)。丙肝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以45~49岁组为对照,80~84岁组发病风险最高(RR=11.420,95%CI:7.631~17.090)。丙肝发病率随时期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2008—2012年为对照,2013—2017年发病风险上升(RR=1.393,95%CI:1.272~1.525),2018—2022年下降(RR=1.237,95%CI:1.072~1.428)。丙肝发病率随出生年份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1960—1964年出生队列为对照,高危出生队列为1965—1984年(RR均>1.300)。男性和女性丙肝发病趋势、年龄和时期趋势,以及男性队列趋势与全人群的基本一致;女性高危出生队列除1965—1984年(RR均>1.300)外,还有2000—2014年(RR均>1.250)。结论2008—2022年荆州市丙肝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肝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中老年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刘锐 蔺茂文 江鸿 李舒超 张凡 孙春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