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铁坚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胶质
  • 7篇胶质瘤
  • 3篇手术
  • 3篇细胞
  • 3篇脑胶质瘤
  • 3篇恶性
  • 3篇磁共振
  • 2篇预后
  • 2篇神经胶质
  • 2篇神经胶质瘤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恶性脑胶质瘤
  • 2篇放射免疫
  • 2篇放射免疫治疗
  • 2篇CHTNT
  • 2篇成像
  • 1篇单光子
  • 1篇单光子发射
  • 1篇单光子发射计...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刘铁坚
  • 6篇刘承勇
  • 6篇朱永晖
  • 5篇魏大年
  • 2篇赛克
  • 2篇陈忠平
  • 2篇张冠华
  • 1篇郭玮
  • 1篇黄凯
  • 1篇李贵平
  • 1篇邓永建
  • 1篇邹学农
  • 1篇张湘衡
  • 1篇彭新生
  • 1篇牟永告
  • 1篇陈贵孝
  • 1篇王振宁
  • 1篇宋振华
  • 1篇谢传淼
  • 1篇严苏丽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2009广东...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质瘤术后早期复查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术后72h内早期复查MRI的临床应用价值,达到早期、准确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残存肿瘤的目的,从而能有助于评价手术效果、估计预后、帮助正确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7年8月至2009...
刘铁坚赛克魏大年牟永告张湘衡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瘤磁共振检查手术评价预后
文献传递
胶质瘤术后早期复查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
背景和目的: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后加以辅助治疗。明确肿瘤切除程度及肿瘤残存灶的情况,是胶质瘤综合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步骤和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并最大可能的保...
刘铁坚
关键词:胶质瘤手术治疗脑磁共振
文献传递
高表达微小RNA145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的建立
2010年
目的建立高表达微小RNA145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系,为研究其在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构建pMSCV-miR-145质粒,制备逆转录病毒pMSCV-vector和pMSCV-miR-145并感染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株PC-3,筛选并鉴定稳定细胞株PC-3/pMSCV-vector与PC-3/pMSCV-miR-145。结果转染pMSCV-miR-145实验组和pMSCV-vector对照组的质粒转染率均为80%~90%。荧光实时定量RT-PCR显示实验组细胞miR-145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达200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筛选出的稳定细胞株中,miR-145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高表达微小RNA145前列腺癌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为探索miR-145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熊大芾郭玮刘铁坚陈松邹学农彭新生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骨肿瘤
^(131)I-chTNT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与预防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碘[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131I-chTNT)注射液单疗程局部注射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与预防措施。方法:自2005年5月到2006年10月收治病理诊断的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别进入对照组(TNT)和试验组(BCNU),其中对照组14例,试验组12例,分别使用卡莫司汀注射液和131I-chTNT治疗。观察甲状腺功能(TSH、T3、T4、FrT3、FrT4),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变化。结果:TNT组和BCNU组患者治疗前后TSH、T3、FrT3、FrT4、T4的测量结果,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除FrT3之外,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131I-chTNT单疗程局部注射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期间对甲状腺功能有明确影响。在使用131I-chTNT前必须有口服碘溶液,保护甲状腺功能。
刘承勇朱永晖刘铁坚陈贵孝
关键词:放射免疫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甲状腺
后颅窝开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后颅窝开颅术后各种非感染性原因导致的发热,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后颅窝开颅术后9例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为后颅窝开颅术后出现发热,排除感染性因素后,诊断发热原因分别为皮下积液、脑脊液漏4例,无菌性脑膜炎3例,植物神经失调1例,中枢性发热1例,发热持续时间为3 d至2个月。全部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后颅窝开颅术后有多种非感染性原因可导致发热,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预防和处理。
魏大年朱永晖刘铁坚刘承勇
关键词:后颅窝外科手术发热
脑内血肿穿刺引流简易定位法——“两点两线法”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颅内血肿穿刺精确定位的方法。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患者16例。术前利用常规CT影像,根据空间立体定向原理,以基线平面的正中矢状线与双侧外耳孔联线的交点为坐标系参考原点,测量穿刺靶点相对原点的三维坐标值。根据测量结果在头皮上标记出靶点在头皮上的2个投影点,穿刺点指向两点的方向形成两条定位引导线,在两点两线的引导下进行血肿穿刺。结果本组患者完成手术时间20~50min,其中术前CT测量及头皮标记时间10~20min,手术操作时间10~30min;术后CT显示16例患者中引流管位置优良12例,中等4例;术中抽出血肿量10~30mL。术后配合尿激酶治疗3-5d,血肿完全消失5例,残留3~5mL7例,残留5~10mL4例;术后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评定(hOL)分级Ⅰ~Ⅲ级14例,Ⅳ级2例。结论“两点两线”法是一种简单实用、定位准确的手术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脑出血穿刺的准确性和缩短手术时间,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魏大年刘铁坚张冠华朱永晖宋振华夏海军熊浩史保华刘承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
胶质瘤术后早期MRI复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影像学准确地判断胶质瘤手术切除的程度,鉴别术后反应性增强、肿瘤残存、早期复发等情况,对评价手术效果、估计预后、正确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而检查方法、检查时机的选择以及检查结果的判定等均直接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本文对胶质瘤术后早期复查MRI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探讨胶质瘤术后早期MRI检查的临床价值和进展。
刘铁坚魏大年谢传淼陈忠平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术后复查
靶向制剂^131I-Anti-EGFRvⅢ的制备及其在恶性胶质瘤裸鼠中的显像分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碘131(^131I)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抗体(Anti-EGFRvⅢ)的实验方法、条件以及标记产物^131I-Anti-EGFRvⅢ在恶性胶质瘤裸鼠体内的靶向性分布。方法采用Iodogen法进行Anti-EGFRvⅢ的^131I标记,SephadexG-50层析柱层析分离各组分.纸层析法测定标记产物的放射化学纯度及体内、外稳定性。选取肿瘤平均直径在10-15mm的U87-EGFRvⅢ胶质瘤模型裸鼠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注射^131I-Anti-EGFRvⅢ组,静脉注射^131I组,瘤内注射^131I-Anti-EGFRvⅢ组,瘤内注射^131I组,每组7只,分别经尾静脉和瘤内注射7.5MBq/0.1mL标记产物^131I-Anti-EGFRvⅢ和^131I,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扫描观察标记产物在胶质瘤裸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特点。结果^131I标记Anti—EGFRvⅢ的标记率为(68.12±6.19)%:纯化后纸层析法测得^131I-Anti—EGFRvⅢ的即刻放射化学纯度为(95.12±0.591%,分别在室温和37℃血清中放置1、2、4、12、24h后放射化学纯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放置24h后放射化学纯度分别为(87.78±5.351%和(85.12±3.581%。SPECT显像扫描显示无论是通过尾静脉注射还是瘤内注射标记产物^131I-Anti-EGFRvⅢ,肿瘤部位均可见较强烈的放射性显像,而甲状腺基本不显像。结论Iodogen法适用于Anti-EGFRvⅢ的^131I标记。标记的产物^131I-Anti-EGFRvⅢ具有良好的放射化学纯度和稳定性,能够与肿瘤组织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安雷魏大年黄凯张冠华朱永晖刘铁坚刘承勇
关键词:碘131放射性核素显像
星形细胞瘤多药耐药基因蛋白表达检测及其对化疗的指导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的多药耐药基因蛋白MRP、LRP、TS、Topo-Ⅱα、HER2、P—gP、GST-Ⅱ表达的特点。为其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自南方医院2005~2006年所收治的脑胶质瘤病人共5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星形细胞瘤,根据病理级别分为低级别(Ⅰ~Ⅱ)组和高级别(Ⅲ~Ⅳ)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星形细胞瘤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MRP、LRP、TS、Topo—Ⅱα、HER2、P—gP、GST-n的表达情况。结果:21例Ⅰ~Ⅱ级星形细胞瘤中MRP、LRP、TS、TO—PO—Ⅱ、Her2、P-gP、GTS-Ⅱ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6%、23.8%、14.3%、23.8%、4.8%、23.8%和28.6%。31例Ⅲ-Ⅳ级星形细胞中MRP、LRP、TS、TOPO—Ⅱ、Her2、P—gP、GTS-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5%、25.8%、45.2%、71%、3.2%、41.9%和25.8%。其中TS、TOPO—11、GTS一Ⅱ阳性表达率并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5),即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呈高表达。星形细胞瘤中佟与TOPO-Ⅱ、P—gP与GTS-Ⅱ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TS与GTS-n表达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MRP和LRP与TS、TOPO-Ⅱ、P—gP、GTS-Ⅱ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上对所有脑胶质瘤的标本都要做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进行肿瘤耐药性相关分析,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以提高化疗疗效。
刘承勇邓永建朱永晖刘铁坚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多药耐药基因化学治疗
脑胶质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寻找术前评估胶质瘤恶性程度及其预后的临床免疫学指标。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住院的117例脑肿瘤患者[其中胶质瘤共85例,高级别组(WHOⅢ~Ⅳ级)45例,低级别组(WHOⅠ~Ⅱ级)40例;脑膜瘤32例]术前用流式细胞仪(FACS)测定T淋巴细胞的含量,统计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脑膜瘤之间免疫学指标的差异,并依据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把胶质瘤患者分为CD4^+/CD8^+比值〉1及CD4^+/CD8^+比值〈1两组,随访3~5年,作生存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级别胶质瘤组较低级别胶质瘤组CD4^+/CD8^+比值下降、CD8^+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胶质瘤组较脑膜瘤组CD4^+/CD8^+比值下降、CD8^+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级别胶质瘤组较脑膜瘤组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质瘤组与脑膜瘤组比较,CD4^+、CD4^+/CD8^+值下降、CD8^+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比值〉1组患者48例随访3~5年,死亡21例(43.8%),中位生存期31个月;CD4^+/CD8^+比值〈1的患者37例,死亡23例(62.2%),中位生存期16个月。两者行生存分析Kaplan Meier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CD4^+/CD8^+比值低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预后差。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评估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牟永告邓星海严苏丽魏大年赛克谢海涛张湘衡王振宁李刚刘铁坚陈忠平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神经胶质瘤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