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芮方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爵制
  • 3篇春秋
  • 3篇春秋时期
  • 1篇等级制
  • 1篇嫡长子继承制
  • 1篇政制
  • 1篇指向
  • 1篇指向性
  • 1篇商代
  • 1篇十三经注疏
  • 1篇史论
  • 1篇史论结合
  • 1篇全国文综卷
  • 1篇中西历史
  • 1篇周代
  • 1篇注疏
  • 1篇宗室
  • 1篇左传
  • 1篇文武
  • 1篇文言

机构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刘芮方

传媒

  • 2篇中学历史教学...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古代文明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13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Ⅱ第40题评析及教学建议被引量:2
2013年
全国文综卷Ⅱ第40题选材平实,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了“爱因斯坦热”现象,并以爱因斯坦与科学态度为切入点融合中西历史。 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各版本必修教科书中均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因此学生阅读材料时没有陌生感。本题的设问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命题立意看,本题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总体上看,第40题不失为一道好题。笔者参加了2013年高考吉林省历史阅卷工作,下面就谈谈第40题的阅卷感受及些许思考。
刘芮方
关键词:文综卷教学建议爱因斯坦中西历史
秦国君位继承制研究
关于秦国的君位继承制,前人论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系上秦的君位传承虽总体上“子继”占绝大多数,但“弟及”现象亦时有发生:二是前人根据仅有的材料,认为秦或乃西戎文化,或与殷民同源,受周文化影响较少。综上,故而认为秦不...
刘芮方
关键词:嫡长子继承制
文献传递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天力——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45、46题评析
2015年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选作材料题的命制基本延续了往年的思路:文白相间,史论结合,文言文部分较少,适合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同时,设问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考生能准确把握要考查的内容。
刘芮方
关键词:史论结合材料题文言文指向性命制
周代爵制研究
爵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周代爵制的研究,是中国古代爵制研究中关键的一环,不仅关系到这一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初期的演变问题,更关系到我们对后世爵制的准确认识。爵制在周代政治及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一时期社会...
刘芮方
关键词:军功爵制
文献传递
秦庶长考被引量:4
2010年
庶长为先秦时期秦国所独有的官爵称呼。与左庶长、右庶长这些明确为爵称不同的是,庶长自出现至昭襄王初年,均为官称,且与晋国“公族大夫”类似,多为宗室之人担任。孝公前,庶长一度把握秦国大权,操纵国内君位继承。孝公时,秦王开始任用异姓削弱庶长权力。惠文王四年秦国设相,文武分职,庶长逐渐沦为单纯的军事统领。昭襄王初年,庶长被“将”代替,从秦职官序列中消失。庶长地位的迁移,体现秦官制及君权演变的趋势。
刘芮方
关键词:宗室
从《春秋》三传看春秋时期的爵制与政制
2010年
先秦文献对于周代爵制的记载,因东周时“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41页),至孟子亦仅闻其大略,不知其详情。学术界对于周代是否存在等级分明的“五等爵制”曾争论不休,一直无统一的认识。王世民先生和陈恩林先生分别从周代金文和传世文献中勾勒相关史料,肯定了“五等爵制”的存在,其说甚是。(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陈恩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我们从《春秋》三传中也可以明确看出,到春秋时仍有“公、侯、伯、子、男”此类爵称,且在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内部还有诸如“卿、大夫、士”这样的内爵存在,同时在这些爵位之间还有一定的等级秩序。那么,
刘芮方
关键词:春秋时期爵制《十三经注疏》政制先秦文献
春秋时期鲁国的官爵关系探析
2015年
从《左传》《国语》《周礼》等传世文献和相关金文中可以勾勒出春秋时期鲁国官制与爵制关系的概貌。春秋时期鲁国爵等与所任官位的高低大体上是一一对应的。随着数百年间官职的变化,爵等有时也小有变动。爵的地位明显居于官之上,鲁执政三卿的日常政治活动并不限于其任官的职能;在礼仪场所及外交场合中的地位排序亦由爵等来定。春秋时期"官"的作用更多是职司上的,而人们当时的社会地位则是由"爵"的高低来决定的。
刘芮方
关键词:春秋官制爵制
春秋时期的君位继承制度——从《左传》中君位继承观念说起被引量:2
2013年
《左传》中多载有当时人对君位继承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观念更能直接反映出当时君位继承的传统(制度)。但在这些看法中,相互矛盾之处甚多。本文依国别对当时君位继承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详细分析产生这些观念的背景和原因,由此看出春秋时期各国均采纳了嫡长子继承制,只是在实际的君位传承中由于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以及他国干预等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各种"变例",而这些变例并不能否定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君位继承制度的存在。
刘芮方
关键词:《左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