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育林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4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方言
  • 4篇陕北民歌
  • 4篇民歌
  • 4篇晋语
  • 3篇信天游
  • 3篇陕北方言
  • 2篇语词
  • 2篇语言
  • 2篇泰语
  • 2篇文化
  • 2篇阿尔泰语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名
  • 1篇叠字
  • 1篇兄弟
  • 1篇秧歌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文化
  • 1篇音乐文化研究
  • 1篇用字

机构

  • 13篇延安大学
  • 2篇西安财经学院

作者

  • 14篇刘育林
  • 2篇刘肖杉
  • 1篇常炜炜

传媒

  • 7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交响(西安音...
  • 1篇中国音乐
  • 1篇语文研究
  • 1篇中国语文
  • 1篇音乐探索
  • 1篇汉语方言国际...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天游叠字阐微
2021年
信天游叠字是信天游的一大标识,与善用兴、上下结构一起构成信天游的三大特征。信天游叠字可以拟声,可状物,可表达主观情态,可调节、改变节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信天游叠字与《诗经》叠字一脉相承,源远流长。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信天游名词叠字扩大化、感情化与形容词叠字词缀化形成了信天游叠字的两大特点。信天游叠字向现代版的陕北民歌小调拓展已成趋势,给小调以锦上添花。从信天游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拓展或将成为信天游今后发展的一条出路。
刘育林
关键词:陕北民歌信天游叠字
从精神本质上认识陕北音乐文化——《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读后
2015年
该书著者生长在陕西,对陕北应该并不陌生,但为了更加深入地体味陕北,认识陕北,"三年中八赴陕北",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中思索,在思索中考察,这种治学精神当今犹为可贵。撰著中紧紧围绕"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这一命题,以翔实的材料,对区域、民俗、音乐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得其真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将陕北音乐与它特定的文化相联系,对于陕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育林
关键词:陕北秧歌方言民俗
论陕北民歌的继承、保护与发展被引量:5
2012年
民歌的韵味是民歌的灵魂,而民歌的韵味不在歌词里,也不在曲谱里,却在依据一定的歌词和曲谱所唱出来的歌声里。陕北传统民歌、革命民歌仅有书面文字的记载留传,没有原汁原味一代一代地传唱,这种继承是不完全的,至少陕北传统民歌的审美价值会丢失一半,这就须做好陕北民歌传统唱法歌手的培训。陕北民歌应在变革发展中继承保护,原封不动地、不能有一丝半点"走样"的继承、保护是不存在的。陕北民歌的发展应在做好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发挥地方民间艺术团体的积极作用,解放思想,大胆革新,"新中有根",与时俱进。
刘肖杉刘育林
关键词:陕北民歌
我国西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再划分被引量:3
2004年
在苗晶、乔建中二位先生所著《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一书中,将我国整个西北部高原的民歌划分成了一个“近似色彩区”,其涵盖面稍嫌过大而显得笼统。如能再做细分,并将原两个支区上升为两个近似色彩区,即“西北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和“秦晋黄土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的话,可能更接近于西北部高原民歌的样态事实。
刘育林
关键词:西北部花儿晋语官话信天游
从现代晋语词、句中所加“圪”字看阿尔泰语与汉语的交融
本文是笔者在对晋语八大片12个方言点及西部裕固语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写成。全文谈了三个问题:现代晋语“屹”字的功能;现代晋语“屹”字的地域差异与“讫”字演变的历史层次;阿尔泰语与汉语交融的历史文化背景。
刘育林
关键词:晋语地理分布文化融合
文献传递
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被引量:23
2005年
作为陕北民歌歌词载体的陕北方言 ,体现并承传着汉语“单语素”、“双音步”的特点 ,这决定了陕北民歌歌词词拍的基本结构形式为“2”。陕北民歌旋律的节拍 ,是以“2”为基础的倍数节拍体系 ,并以此作为基本节拍系统 ;这是在长期与以“2”为基本结构形式的词拍相互交融、相互制约中 ,受词拍的重要影响而形成的 ,从根本上来说 ,陕北民歌旋律的节拍体系也是受陕北方言“单语素”、“双音步”的韵律结构所决定。陕北民歌乐曲音调与陕北方言声调相互关联、彼此互载 :曲调跟着声调走 ,声调融于曲调中 ,只不过这种关系除了少数按声调谱曲的作品外 ,多数不在表层即谱面上所记录的曲调 ,而在深层———“音腔”。
刘育林常炜炜
关键词:陕北民歌陕北方言
晋语词汇双音化的一种方式:加“圪”被引量:22
2001年
晋语口语中有大量带“圪”字的词语,如:圪塔、圪榄(杆)、圪针、圪渠、圪夹、圪躺、圪弯、圪节、圪噔、笑圪喜喜儿、圪兴打晃……这是晋语区别于非晋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语言现象。
刘育林
关键词:晋语双音化语言现象语词词语口语
陕北方言语气词“”s°与维吾尔语表条件-假设语气之语缀-sa/-sε
2016年
汉语表假设的语气词没有时间意义,已然或未然是由整句的语义组合(即"意合法")表示的,自古至今,一以贯之。陕北方言假设语气词有时间意义,"口叁"(s°)表示已然,"呔"(tai°)表示未然,分工明确,一目了然。显然,陕北方言假设句用语气词表示已然、未然的格局非汉语所固有。维吾尔语表条件-假设语气的语缀-sa/sε与-"口叁"(s°)不仅语音形式十分相近,而且多种语法功能相同,"口叁"(s°)可能来自维吾尔语表条件-假设语气的语缀-sa/sε。历史上,大漠、河套以南的维吾尔族先民——回纥曾与陕北人有过长期密切的接触,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给我们的推断以有力的支持。
刘育林
关键词:陕北方言维吾尔语语气词语缀语言融合
陕北方言准黏着成分“圪”k■~3和“达”ta°被引量:1
2014年
陕北方言"圪蚤"、"圪搅"、"圪弯"中的"圪"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词缀,或者是表音字,其实,陕北方言中的"圪"原本不是用来构词的,它只是晋语准黏着成分"圪"字发展演变的一个历史层面,它的本真形态是准黏着成分,来自阿尔泰语,非汉语固有的构词成分。陕北方言"锄达给下"、"扫达给下"、"吃达点儿"中的"达",与晋语准黏着成分"圪"有着相同的特点,相同的发展演变规律,二者相互印证,表明"圪"或"达"并非孤例。
刘育林
关键词:陕北方言阿尔泰语
陕北地名札记被引量:4
1998年
地名学是关涉地理、历史、语言、民族等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陕北地名与陕北方言、陕北地名与陕北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谈了三个问题:一、地名,世代口耳相传,不跟一般字音一起发生历史音变,具有着较大的稳定性,陕北有些地名便保留着古音,不失为研究汉语及陕北方言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陕北在历史上许多北方兄弟民族与华夏族杂处错居,至今尚残留着一些以他们的语言或姓氏命名的地名。三、陕北已出版或待出版的一些地名志,在用字、读音、含义上不乏讹误之处,本文举例性地作了说明。
刘育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