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荣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阴道残端子宫内膜异位症癌肉瘤变1例
- 2010年
- 患者女,46岁,因子宫切除术后2年,阴道流血2次于2009年9月19日入院。患者2006年下半年因子宫腺肌瘤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恢复好。2009年9月11日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如月经量。无腹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阴道残端息肉出血,盆腔包块性质待查,予住院抗炎、止血治疗5d,阴道流血止出院。住院期间行阴道残端赘生物活检示:镜下为少许子宫内膜及间质和血凝块,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 刘淑荣吴宜林张洪文吴献青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残端肉瘤变子宫切除术后医院诊断子宫全切术
- 解脲支原体血清型3和8在母兔生殖道中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相同浓度不同生物群解脲支原体血清型3和8(Uu3、Uu8)的致病性差异、两群混合感染时与单一感染的区别。方法:将52只经阴道脱污染及雌激素预处理过的母兔随机分为A,B,C和D组(对照组),阴道分别接种相同浓度(106拷贝/g)的Uu3,Uu8,Uu3和Uu8的混合液及无菌培养液。接种后第1,3,7,14,21,35,49,63,77,91和105天,取宫颈管分泌物行Uu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于接种后第14天及实验结束时取各组8只及对照组2只兔的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行HE染色光镜镜检,取第14天的兔宫颈管黏膜扫描电镜,观察急慢性炎症反应。结果:①A,B和C组母兔宫颈管分泌物中Uu总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7.3%(25/88),55.7%(49/88)和69.3%(6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接种后第1天阳性率达最高峰,A,B和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5%(7/8),100.0%(8/8)和100.0%(8/8),此后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在任何时间点均未检测出Uu。②A,B和C组母兔在接种后各时间点(第35天后除外),宫颈管UuFQ-PCR定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组定量值均于接种后第1天达最高峰,分别为364×104拷贝/g,401×104拷贝/g,493×104拷贝/g,此后随接种后时间的延长定量值逐渐下降,同一实验组Uu在接种后的不同时间点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B和C组的总致病率分别为31.3%(5/16),62.5%(10/16)和81.3%(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组致病率最高,A组最低;3个实验组接种Uu后第14天的致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接种Uu后第105天时致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D组实验全程结束均无致病。结论:①单一接种106拷贝/g的Uu3、Uu8及两群Uu混合接种对母兔均可表现出致病性。混合组致病性最强,Uu8组次之,Uu3组最弱。②在母兔生殖道中,接种相同浓度的Uu后,以混合组感染力及定植力最强,Uu8组次之,Uu3组最弱。提示U
- 刘淑荣张洪文吴献青王新周英李菡
-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血清分型毒力
- 解脲支原体致病性与治疗决策被引量:7
- 2009年
- 解脲支原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常见的一种介于细胞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为致病病原体。由于对其致病性认识不清,临床上对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检测阳性的女性,存在不规范大剂量滥用抗生素,导致其耐药性日趋严重,因此对解脲支原体致病性和治疗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现简要讨论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治疗。
- 刘淑荣张洪文
-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致病
- 解脲支原体血清型3和8在母兔生殖道中的致病性研究
- 目的:探讨相同浓度不同生物群解脲支原体血清型3(Uu3)和8(Uu8)及二群混合感染(Uu3和Uu8)在母兔生殖道中的致病性。
方法:将52只经阴道脱污染及雌激素预处理过的母兔随机分为四组(其中A、B、C三个实验组...
- 刘淑荣
-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致病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