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红

作品数:154 被引量:1,139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19篇农业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6篇玉米
  • 23篇栽培
  • 21篇干旱
  • 21篇高产
  • 17篇丘陵
  • 16篇土壤
  • 15篇播种
  • 14篇栽培技术
  • 14篇抗旱
  • 13篇油菜
  • 12篇胁迫
  • 11篇水分
  • 9篇丘陵区
  • 9篇季节性干旱
  • 9篇耕作
  • 8篇农业
  • 8篇旱胁迫
  • 7篇玉米品种
  • 7篇红苕
  • 7篇甘薯

机构

  • 148篇四川省农业科...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四川农业机械...
  • 4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四川省农业技...
  • 3篇四川省种子管...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四川省农业气...
  • 2篇宣汉县农业局
  • 2篇北京农林科学...
  • 2篇仲衍种业股份...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54篇刘永红
  • 54篇杨勤
  • 40篇何文铸
  • 32篇李卓
  • 30篇柯国华
  • 19篇岳丽杰
  • 14篇高强
  • 8篇李本国
  • 6篇胡学华
  • 6篇邓家林
  • 6篇蒲光兰
  • 6篇杨林波
  • 5篇李奇
  • 5篇贺朝凯
  • 5篇冯君成
  • 4篇周兰英
  • 4篇闫飞燕
  • 4篇吴光清
  • 4篇钟昌松
  • 4篇吕巨智

传媒

  • 36篇四川农业科技
  • 16篇西南农业学报
  • 10篇玉米科学
  • 5篇耕作与栽培
  • 3篇四川党的建设...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种子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农技服务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0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14篇2006
  • 13篇2005
  • 4篇2004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包括装配架,装配架的内腔设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的左端连接有丝杆电机,滚珠丝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两组螺母座的前端均连接有摘穗机构,摘穗机构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导向块、集料仓和动力...
刘永红杨勤岳丽杰杨林波柯国华
文献传递
玉米新品种“仲玉3号”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5年
农机与农艺结合是提高农作物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仲玉3号"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玉米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适宜于机械化推广。为加强新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对"仲玉3号"品种特征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套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
赵光明刘永红杨勤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
干旱对甜、糯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对甜、糯玉米播种出苗期进行水分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干旱直接影响叶片相对含水量、干物质积累速度、叶面积、净同化率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但一定程度的干旱(本研究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40%)有利于根系下扎,增大根冠比和叶绿素a的比重,增加脯氨酸(Pro)的积累量。同时,甜玉米种子供给营养能力弱,1叶全展后,必须加强水分管理,否则干旱胁迫影响加剧,但成苗后甜玉米的耐旱能力强于糯玉米。
杨勤刘永红
关键词:干旱胁迫甜玉米糯玉米幼苗生理指标
土层厚度和夏旱对丘陵区“土壤-作物”水分影响研究
采用水分试验池和人工干旱棚模拟0.4~1.0m土层和夏季干旱胁迫,对丘陵土壤和作物水分影响研究表明:夏旱胁迫和土层浅薄的土壤均导致土壤水分的极显著亏缺,土壤耐旱日数明显下降,研究坡耕地“扩库养水”技术对抵御季节性干旱具有...
刘永红高强何文铸杨勤柯国华
关键词:土层厚度水分利用
文献传递
丘陵黄壤区不同土层厚度下3个玉米品种花后水分利用效率比较被引量:4
2005年
用水分试验池和人工干旱棚模拟0.4~1.0 m土层夏季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花后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花后植株伤流强度、叶片RWC、保水力与品种的抗旱性正相关,品种的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19>C202>C14,并且干旱处理的伤流强度和叶片RWC随土层增厚而增强;夏旱导致玉米灌浆持续期缩短2~4 d,抽雄吐丝间隔期延长0~7 d;土层厚度和品种抗旱性均与籽粒产量和WUE正相关,土层深厚(1 m)夏旱胁迫处理有利于抗旱品种成单19提高籽粒产量和WUE.但以0.7 m土层的平均产量和WUE最高,其可作为坡耕地改造和利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刘永红高强刘晓军
关键词:玉米土层厚度水分利用
保护性耕作下西南黄壤坡地的土壤结构效应被引量:8
2017年
设置两种保护性耕作措施,通过6年连续试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壤土结构性状的影响,为西南黄壤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垄播沟覆轮耕与免耕秸秆覆盖两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可降低黄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且此作用是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垄播沟覆措施的土壤容重优化作用要优于免耕覆盖,而免耕覆盖对较深层次土壤孔隙状况优化效果更显著。(2)保护性耕作可提高0~20 cm土壤>0.25 mm干筛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0~20 cm层含量略大于20~40 cm层。(3)保护性耕作可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团聚体破坏率,免耕覆盖措施对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该试验证明了保护性耕作对黄壤土容重、孔隙、团聚体等结构性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种改善作用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为西南黄壤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田效琴田佳乔李卓刘永红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土壤团聚体
食荚大菜豌一号栽培特性及技术要点
1999年
食荚大菜豌1号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七五”育种攻关的成果,曾于1992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其高产、优质、早熟、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在我国南方地区20多个省市得到迅速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其种植面积在100万亩(1亩=1/1...
刘永红冯君成何文铸
关键词:栽培早熟播种期
大力发展优质鲜食玉米 促进我省玉米结构调整被引量:2
2003年
刘永红何文铸柯国华
关键词:农民收入营养价值优质鲜食玉米
花期干湿交替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再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9
2006年
通过干湿交替处理模拟花期季节性干旱,研究了不同的土层厚度、干旱强度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严重干旱促使叶片急剧衰老,但根系发育相对稳定,以尽可能地维持茎秆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叶片(根)所贮藏干物质转移至果穗的百分率比轻度干旱增加8.48个百分点,茎秆原贮藏干物质转移至果穗的百分率减少14.68个百分点;复水后,促使严重干旱胁迫的源器官衰老短暂减缓,花后光合产物转移至果穗的百分率比轻度干旱增加6.21个百分点,花后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率增大,以补偿前期干旱的损失,但是花后补偿生长不足以弥补干旱期干物质积累的减少。在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过程中根量和茎秆保持相对稳定,正是复水后植株补偿生长的基础,这也揭示了干湿交替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激发效应。研究还发现,不同基因型在花期不同土层厚度、不同干旱胁迫影响下复水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增厚土层和减轻干旱胁迫程度均有利于增强植株补偿生长的能力。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土层厚度、不同生育阶段干湿交替对作物产生有益补偿生长的阈值。
刘永红杨勤杨文钰高强何文铸柯国华
关键词:玉米干湿交替干物质花期
季节性干旱区套作甘薯产量决定因素及高产栽培措施组合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2年6点次4因素5水平组合试验,明确了3个生态区套作甘薯产量形成的决定因素:川中夏旱高发区宜提早栽插期,川南伏旱区宜提高甘薯生物产量,川中春夏旱区宜提高块根日增重和延长块根形成期,并建立了产量与决定因素及4个栽培措施的回归方程,提出了模拟套作甘薯高产栽培组合。
刘永红柯国华鲁洪涛吴秀龙何文铸
关键词:季节性干旱套作甘薯栽培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