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 作品数:54 被引量:5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道路超高事故预防的限高警报器设计被引量:2
- 2020年
- 为减少由车辆阻塞或碰撞桥洞引起的交通事故,设计了适应不同路况需求的智能限高警报系统。采用激光技术对车辆高度进行超高检测,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单片机对检测信号集中处理并无线传输,超高车辆接收警报信号后改变路线避免事故。智能限高警报器有效警示驾驶员注意货车高度,大幅度减少卡桥、撞桥交通安全事故。
- 梁靖茹顾佳艺刘杨薛景文董晓琦李刚
- 关键词:交通安全事故预防智能交通交通信号
- 人才分类培养背景下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7
- 2017年
- 作物栽培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本文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探讨了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如何适应不同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提高课程授课效果。
- 刘杨张保军
-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
- 社会治理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研究--以镇江市空青村为例
- 刘杨
- 水稻分蘖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1年
- 分蘖是影响水稻穗数并进而影响其单产的重要农艺性状,是单子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枝特性。水稻分蘖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自然条件、植株营养、植物激素、遗传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发生。深入研究水稻分蘖发生机理,更加有效的调控分蘖发生,将会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对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水稻分蘖的发生及调控进行了大量研究,作者从形态、环境、激素、分子等4个方面对水稻分蘖发生的机理进行综述。
- 刘杨王强盛丁艳锋王绍华
- 关键词:水稻分蘖营养激素分子
- 镉胁迫下多胺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被引量:6
- 2015年
- 选用对Cd胁迫抗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通过水培试验在苗期进行Cd胁迫处理,测定不同玉米品种内源精胺(Spm)、亚精胺(Spd)和腐胺(Put)含量变化,同时结合外源多胺处理,测定玉米苗期植株生长、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分析Cd胁迫下多胺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Cd胁迫通过破坏玉米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诱导玉米植株体内活性氧过量产生、降低叶绿体含量、抑制玉米光合作用,从而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Cd胁迫下玉米植株中内源Spd和Spm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玉米幼苗对Cd胁迫的抗性,而外源Spd和Spm则显著促进了玉米幼苗的生长。这表明,Spd和Spm能够有效缓解Cd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缓解Cd对抗氧化酶系统的破坏、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植株的光合作用等因素有关;与此不同,Put可能在缓解玉米Cd胁迫的过程中未起主要作用。
- 李佳刘杨羌维民王棹仁温晓霞廖允成
- 关键词:镉多胺玉米抗氧化酶光合作用
- 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29
- 2009年
- 以扬稻6号、南粳44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萌发的影响及分蘖芽萌发过程中碳氮代谢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和6-BA都能促进分蘖芽的萌发,但二者维持分蘖芽进一步生长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氮素能够促进分蘖芽持续生长,而6-BA是无法维持分蘖芽的持续生长。氮素和6-BA均提高了分蘖节中细胞分裂素(Z+ZR和iP+iPR)含量及叶、根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但6-BA处理无法提高水稻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使水稻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积累不足。这说明,氮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过内源激素平衡和碳氮代谢两条生理途径调控分蘖发生。
- 刘杨王强盛丁艳锋刘正辉李刚华王绍华
- 关键词:水稻分蘖芽发育氮素6-BA
- 猪品种资源遗传基础挖掘的技术策略及其应用
- 2015年
-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优良的猪种遗传改良素材。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基于不同品种特性而进行的遗传基础挖掘均有助于解析猪复杂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因此,在分子水平上对猪品种资源的遗传基础挖掘一直都是国内外育种科学家们的主要研究领域,其相应的研究技术和策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之中。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猪种质特性形成的分子基础及相关研究技术的重要作用,文章回顾了过去数十年里猪品种资源遗传基础挖掘上广泛运用的研究技术和策略,并对目前主流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李振刘杨李东锋韦伟陈杰张立凡
- 关键词:品种资源
- 激素对水稻分蘖芽生长和分蘖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效应被引量:10
- 2011年
- 以水稻品种‘南粳44'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激素对水稻分蘖芽生长及OsTB1、OsD3、OsD10和OsD27等基因表达的调控。结果表明,水稻分蘖芽生长的调控至少存在两条途径,一条通过调控分蘖芽中CTK含量进而调控OsTB1等基因表达来实现,另一条通过调控OsD3、OsD10和OsD27等系列基因表达来实现。外源IAA和GA_3对水稻分蘖芽生长的调控是通过这两条途径共同实现的。
- 刘杨丁艳锋王强盛李刚华王绍华
- 关键词:水稻激素基因分蘖芽
- 粳稻精米脂肪含量和组分对蒸煮品质的影响及其对氮素的响应被引量:9
- 2011年
- 选用6个穗型不同的粳稻品种,采用7个氮肥处理,研究了精米中脂肪含量和组分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的影响及其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精米中脂肪含量及组分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小穗型品种宁粳1号、早丰9号和武育粳3号精米中粗脂肪含量和淀粉脂(SL)含量分别大于或等于与之对应的大穗型品种宁粳2号、徐稻4号和武运粳7号(9522);精米中非淀粉脂(NSL)含量小穗型品种宁粳1号、早丰9号和武育粳3号均小于或相近于与之对应的大穗型品种宁粳2号、徐稻4号和9522。氮素对精米脂肪含量及组分的影响小于基因型,而且对于不同的基因型水稻氮素对脂肪的调控作用不同。精米中粗脂肪含量及各脂肪组分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AC)及RVA特征值关系密切。精米中粗脂肪含量与脱脂前后的崩解值(BDV)呈极显著负相关,SL与直链淀粉含量(AC)、脱脂前后的消减值(SBV)和回复值(CSV)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精米中脂肪含量尤其是SL含量对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影响,提高精米中SL含量能够提高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
- 顾丹丹刘正辉刘杨王绍华王强盛李刚华丁艳锋
- 关键词:粗脂肪直链淀粉含量RVA
- 生物炭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1
- 2014年
- 通过大田试验,在夏玉米(Zea mays L.)主要生育时期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重等指标,在成熟期测定产量,分析生物炭不同施用量[0(CK)、1000 kg·hm^-2(T1),5000 kg·hm^-2(T2),10 000 kg·hm^-2(T3)]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量的生物炭施用均能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其中T1增产幅度最大,达8.8%;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为穗粒数T3显著高于T1和CK,百粒重T1显著高于T3和CK。生物炭显著影响LAI、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等指标,T2、T3处理能显著增加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在各生育时期分别高于对照9.2%~20.5%和11.5%~36.7%;在生长前期表现为高生物炭施用量更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和光合速率的提高,但生长后期,较低量的生物炭施用更有利于叶片的持绿和光合作用的持续,而较高量的生物炭施用下生育后期植株有早衰迹象,从收获指数来看,T1收获指数达57.4%,分别显著高于T2、T3和CK8.3%、13.2%和6.5%,这表明低施用量生物炭更有利于夏玉米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运。综合来看,生物炭施用有利于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尤其是较低的生物炭施用量更有利于后期叶片光合性能的维持和籽粒产量的提高。
- 张娜李佳刘学欢刘杨王永平梁海燕廖允成
- 关键词:生物炭夏玉米干物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