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群

作品数:18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肠
  • 8篇结肠炎
  • 7篇溃疡
  • 7篇溃疡性
  • 7篇溃疡性结肠炎
  • 6篇清肠化湿
  • 6篇化湿
  • 4篇蛋白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治疗溃疡性结...
  • 4篇连接蛋白
  • 4篇螺杆菌
  • 4篇紧密连接蛋白
  • 3篇湿热
  • 3篇通路
  • 3篇胃炎
  • 3篇相关性胃炎
  • 3篇NF-ΚB
  • 2篇治疗幽门螺杆...

机构

  • 16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南京市中医院
  • 4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作者

  • 18篇刘智群
  • 7篇金小晶
  • 5篇翟金海
  • 5篇杨勤
  • 4篇沈洪
  • 3篇杨勤
  • 2篇朱磊
  • 2篇倪菲菲
  • 1篇朱萱萱
  • 1篇蔡燕峰
  • 1篇郝波
  • 1篇缪伟峰
  • 1篇朱荃
  • 1篇陈晓
  • 1篇李媛媛
  • 1篇徐春霞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蒲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对CagA、VacA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药连蒲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CagA、VacA蛋白的影响。方法 29例符合HP感染脾胃湿热证患者,评价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HP根除率以及对CagA、VacA蛋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55%,并且治疗后CagA、VacA蛋白的滴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连蒲饮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与降低CagA、VacA蛋白滴度,减轻HP毒力有关。
刘智群恽笑杨勤金小晶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CAGAVACA
新蒲饮联合奥美拉唑对Hp相关性胃炎及TLR4/JAK2/STAT3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新蒲饮联合奥美拉唑对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研究及对TLR4/JAK2/STAT3通路影响。方法本研究将50只C57BL/6(B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利用快速尿素酶法及吉姆萨染色证实Hp感染小鼠模型建立后,将40只造模组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新蒲饮组(纯中药组)、新蒲饮联合奥美拉唑组(中西结合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肠溶片组(西药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生理盐水或药物14天。提取小鼠胃组织蛋白做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通过检测TLR4、JAK2及STAT3的表达变化情况,分析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Hp连续灌胃后,吉姆萨染色发现模型组明显有Hp堆积成簇,提示造模成功。同时,本研究发现模型组相比对照组而言,TLR4、p-JAK2和p-STAT3表达均明显升高。用药后,与模型组相比,纯中药组、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Hp感染明显下降,且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均提示TLR4、p-JAK2和p-STAT3表达有不同程度下降,JAK2和STAT3总蛋白在上述几组中未发现有明显改变。结论新蒲饮联合奥美拉唑可以通过TLR4/JAK2/STAT3通路治疗Hp相关性胃炎。
汪吴珺刘智群杨勤金小晶
关键词:HP相关性胃炎奥美拉唑西药
新蒲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实验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新蒲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的基础研究。方法将50只C57BL/6(B6)小鼠采用细菌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单纯新蒲饮组(新蒲饮组)、新蒲饮联合奥美拉唑组(新奥组)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肠溶片组(胃三联组),后各给药组连续给药14 d。通过快速尿素酶法及吉姆萨染色观察Hp的分布及定植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免疫组化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L-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gene binding,NF-κB)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IL-8、NF-κB的信使RNA(message RNA,mRNA)表达。结果通过尿素酶检测及吉姆萨染色可以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胃黏膜Hp明显减少,胃三联组与新奥组较为明显,新蒲饮组次之;治疗前,模型组IL-8、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IL-8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新蒲饮组、新奥组及胃三联组IL-8、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IL-8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奥组和胃三联组IL-8、NF-κB及血清IL-8含量明显低于新蒲饮组。结论动物实验表明新蒲饮能够治疗Hp相关性胃炎,联合奥美拉唑效果更优,与胃三联效果相似。由此可见,新蒲饮联合奥美拉唑有望成为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新方法。
汪吴珺刘智群杨勤金小晶
关键词: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胃炎中医药治疗
活血利湿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及肝脏病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活血利湿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功能及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期间预防组大鼠予活血利湿方灌胃,8周造模成功后,取血及肝脏,观察活血利湿方的预防效果。造模成功大鼠分为三组,分别予活血利湿方水煎剂、荷丹片溶液、生理盐水4周后,取血及肝脏。两批大鼠均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同时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评估NAFLD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及炎症分级。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LT水平不变(P>0.05),AST、LDH升高(P<0.05),预防组AST、LDH较模型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活血利湿方组NAS总积分及炎症分级均下降(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活血利湿方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肝脏病理形态,减轻炎症程度。
徐春霞刘智群缪伟峰杨勤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药防治
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NF-κB/Tolls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8
2013年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方对人结肠癌上皮细胞株(HT-29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蛋白的活化、表达以及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可能机制。方法予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HT-29细胞炎症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组,清肠化湿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实验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用Transwell观察巨噬细胞趋化情况,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NF-κB、TLR4蛋白,ELISA法检测IL-8含量。结果各实验药物未见抑制细胞生长。清肠化湿方各剂量组在抑制巨噬细胞趋化、减少NF-κB活化,降低TLR4表达,减轻IL-8分泌方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肠化湿方高剂量组对巨噬细胞趋化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制NF-κB活化入核的作用高于SASP组(P<0.05)。结论清肠化湿方可明显减轻HT-29细胞炎症反应,抑制巨噬细胞趋化,减少NF-κB活化入核、降低TLR4的表达,减轻IL-8的分泌,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沈洪刘智群朱荃朱磊翟金海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4白介素-8
针灸推拿治疗慢性咽炎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综述了针灸、推拿疗法对慢性咽炎的治疗进展,总结了两种疗法的优缺点、临床诊疗价值。参考文献30篇。
刘智群
关键词:慢性咽炎针灸推拿
新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中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炎小鼠模型,探讨新蒲饮与奥美拉唑联用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效果以及对Toll样受体2(Toll-liκe receptor-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转录因子κappaB(Nuclear Factorκappa B,NF-κB)信号通路和下游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κin-1β,IL-1β)的干预机制。方法50只6-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雌雄各半)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标记并按不同性别分笼造模。共分为5组: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新蒲饮组、新蒲饮加奥美拉唑(PPI)组、西药三联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模型组、新蒲饮组、新蒲饮加PPI组、西药三联组进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造模:适应性饲养1周之后接种幽门螺杆菌菌液,灌胃3次(隔日一次)。定植4周后随机从各组中抽取1只雄鼠和1只雌鼠,用快速尿素酶法以及Giemsa染色法检验造模是否成功。第42天给药组予相应浓度药物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次/日,连续2周。灌胃结束4周以后处死所有小鼠。用快速尿素酶法以及Giemsa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在光镜下观察HE染色胃黏膜炎症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组织中TLR-2、MyD88、NF-κB的蛋白含量表达;Western-Blot技术检测胃组织中TLR-2、MyD88、NF-κB、IκB激酶-α(IκK-α)、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含量表达;qPCR技术检测胃组织中TLR-2、MyD88、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最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胃黏膜组织炎症情况严重,蛋白表达TLR2、MyD88、NF-κB、IκK-α、p-IκB-α以及基因表达TLR2、MyD88、NF-κB和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新蒲饮组、新蒲饮加PPI组及西药三联组的幽
胡艺丽金小晶刘智群李媛媛杨勤
关键词:胃炎MYD88NF-ΚB
加味青蒲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青蒲饮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疗效和对Hp的根除率。方法将符合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患者15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加味青蒲饮联合奥美拉唑,对照组予西药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加阿莫西林),两组疗程均为10 d,并对各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停药1月后复查C13,观察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根除率为67.3%,对照组根除率为62.7%,两组根除率效果相当,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症状总积分(2.09±2.42)较对照组(4.61±5.236)显著降低(p <0.01)。结论加味青蒲饮联合pp I能有效根除Hp,且能显著改善症状,治疗Hp相关性胃病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黄琳刘智群杨勤金小晶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标准三联疗法脾胃湿热证
清肠化湿方对TNBS诱导大鼠UC模型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肠黏膜occludin、claudin-1蛋白的变化特点及清肠化湿方对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肠化湿方组、SASP组,治疗10天后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标本,观察黏膜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改变,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清肠化湿方组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同时,清肠化湿方组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均有降低。结论:清肠化湿方对UC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增强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恢复正常的肠粘膜屏障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刘智群沈洪朱萱萱郝波朱磊翟金海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运用“炙肝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体会
2012年
炙肝散出自《中藏经》,又名四味芍药散,久泄圆。本文通过分析该方的药物功效、主治,组方思想,结合典型病例,阐述了该方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运用。
刘智群沈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