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达

作品数:49 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1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5篇地震
  • 9篇地震动
  • 7篇地质
  • 6篇断层
  • 6篇设计地震
  • 6篇设计地震动
  • 6篇勘探
  • 5篇地震动参数
  • 5篇大地震
  • 4篇地震勘探
  • 4篇地质灾害
  • 4篇震害
  • 4篇剖面
  • 4篇浅层
  • 4篇浅层地震
  • 4篇浅层地震勘探
  • 4篇桩基
  • 3篇地震安全
  • 3篇地震安全性
  • 3篇地震安全性评...

机构

  • 25篇江苏省地震局
  • 24篇江苏省地震工...
  • 12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徐州市人民政...

作者

  • 49篇刘建达
  • 17篇许汉刚
  • 11篇宋文荣
  • 11篇陈国兴
  • 10篇李丽梅
  • 7篇黄永林
  • 5篇战吉艳
  • 4篇吴仪芳
  • 4篇顾勤平
  • 4篇洪海春
  • 4篇张鹏
  • 3篇李金良
  • 3篇毕雪梅
  • 3篇董卫国
  • 3篇杨伟林
  • 3篇王炳辉
  • 3篇蒋新
  • 2篇李小军
  • 2篇汤皓
  • 2篇高志兵

传媒

  • 6篇防灾减灾工程...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地震学刊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岩土力学
  • 2篇中国地震
  • 2篇灾害学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第八届桩基工...
  • 1篇第九届全国岩...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层物探在监测城市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正>我国约有160多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迫切需要查明其成因,估计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减小灾害的措施。这些地质灾害中以地裂缝、塌陷、断裂、滑坡尤为常见。对一般地区可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和地质手段。而对喀斯特地区...
吴仪芳宋文荣许汉刚刘建达宋建军
文献传递
场地液化震害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表明,只有当某个地区发生震级足够大的地震,这一地区才有可能产生场地液化现象。震级小于或者等于5.5级的地震,即使极震区烈度为Ⅶ度,其场地液化则难以发生或者说场地液化震害的影响有限。但是,对于7.5级左右的(特)大地震,由于地震动持续时间长,震动次数多,需要考虑远场甚至是Ⅵ~Ⅴ度区内液化的发生及其引起的破坏。因此,要反映地震强度和地震持续时间对液化的确切影响,仅以烈度概括是不够的,应以震级定量化,这样可以为地震现场工作人员评估场地液化震害奠定基础。结合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两个方面研究液化现象,有利于场地液化震害程度等的判定。
洪海春刘建达彭小波毕雪梅
关键词:场地液化地震震级地震烈度持续时间大地震
汶川地震灾区过渡房安置点场地选择中的地震问题
2008年
大地震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灾区选择比较安全的过渡房安置点建设场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以四川省汶川8.0级大地震后灾区群众快速安置为背景,论述了选择过渡房安置点场地必须考虑的地震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地震断层、地表裂缝、砂土液化、坍塌等实际问题的方案;利用强余震的预测结果,分析了这些灾害对场地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对可能潜在的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供安置点规划建设参考。
刘建达李丽梅王宏超张鹏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建设场地地表破裂地质灾害
徐州废黄河断裂带的空间展布与活动性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文中利用遥感影像分析了徐州废黄河断裂带的空间展布及与邵楼断裂的交切关系,利用重磁资料研究了废黄河断裂带的深部几何结构及与郯庐断裂带西边界的交切关系。二阶布格重力异常小波变换细节图反映出徐州废黄河断裂带的深度为7~8km,而三阶和四阶重力异常细节图反映的深度分别为9~11km和15~18km。研究结果表明,废黄河断裂带向SE延伸至九顶附近,向下的切割深度约为8~9km。NW向的废黄河断裂带截切邵楼断裂致使邵楼断裂构造线自东北向西南由N60°E转至N45°E。废黄河断裂带与郯庐断裂带不相交。废黄河断裂带属于前第四纪断裂,活动性较弱。
陈丁张景发朱鲁姜文亮路晓翠刘建达李丽梅张鹏
关键词:遥感重磁历史地震
苏州城区场地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取值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鉴于场地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深度是否需要由地表以下20 m增至30 m的争论尚未有定论,依据苏州城区场地143组实测剪切波速资料的统计分析,对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场地类别分类标准与欧美抗震设计规范场地分类标准进行了对比,比较了苏州城区场地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取为20 m和30 m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苏州城区场地剪切波速在地表以下20~60m范围的变异性较大,采用分段函数描述剪切波速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关系是合适的;III类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大小的分布偏向III类场地类别的下界限值,当计算深度由20 m增至30 m时,场地等效剪切波速的均值增大16%,如果直接沿用欧美规范的场地分类界限值,将会整体提高苏州城区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苏州城区III类和Ⅳ类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分界值取为170 m/s是适宜的。
战吉艳陈国兴刘建达
关键词:等效剪切波速
核电厂扩建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校核研究(英文)
2009年
核电工程从预可行性研究到正式施工设计,往往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地震动参数确定是在十多年前完成的,因此其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校核工作应当在吸收这十多年来我国在活动构造识别、地震活动的不均匀性处理、地震区带划分、潜在震源区的识别和参数确定、地震动衰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增的地震地质资料进一步补充了原工作报告对地震地质研究的结论,地震的活动特征则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工作区内破坏性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约为12 km,与全国平均震源深度(约为15 km)有差别。在对工作区地震地质、地震活动背景最新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本地区有代表性的不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案,分别采用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校核后综合确定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厂址的极限安全地震动SL-2为0.15 g,这与1990年的结论一致。本文提出的核电扩建工程地震动参数校核工作的技术路线,可供类似的重大工程地震动参数校核参考。
李丽梅刘建达黄永林
关键词:地震安全性评价核电厂地震动参数
下扬子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分区模型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综合了下扬子地区已完成的永平、随县、马鞍山爆破和符离集-奉贤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解释中关于地壳结构的结果,认为本区可用三个分区模型代表,即:1.赣东北、浙西北区;2.太湖-上海区;3.苏皖区。苏皖区中根据其地壳厚度和速度的差异又可分为北区和南区。详细论述了各模型确定的理由,并用天然地震或爆破资料进行了定位比较检验,效果良好。这对于提高本区地震定位精度有现实意义。
张锁喜刘建达张四维
关键词:地壳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多方案比较工作方法被引量:2
2006年
在对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动参数的复核中采用了多方案比较方法。由于新增的地震地质资料不会改变原报告对地震地质研究的结论,近十多年地震的活动对工作区地震背景的影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分析研究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案后,采用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与确定性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后确定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厂址极限安全地震动SL-2复核结果为0.15g。本次复核工作的技术路线可以为相似类型的重大工程地震参数复核参考。
刘建达黄永林
关键词: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
场地液化震害的影响因素探讨
针对场地液化与地震震级、场地液化与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液化与震害相关性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结合地震震级(≥5.5级)和地震烈度(≥Ⅵ)两个方面研究液化现象,有利于场地液化震害程度等的判定;工程地质条件决定着场地液化的分布...
洪海春刘建达彭小波毕雪梅
关键词:场地液化震害评估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地质条件
远场大地震作用下深软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针对苏州城区典型地层剖面,建立大尺度深软场地的二维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于深软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结果表明:①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时的深软场地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明显大于人工波作用时的地表PGA,输入地震动特性、土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及其非线性,使不同地表位置的PGA存在明显的变异性;②深软场地的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max,max和g T值远远大于现行国家规范或标准的取值,且max随地震动水平的提高而增大;③沿土层深度的PGA折减系数,对深度5 m以浅土层可取1,对深度35 m以深土层可取0.65,对中间深度土层可线性内插;④苏州深软场地土的最大剪应变幅值出现在土层深度10 m附近的窄带区域内,且中震、大震水平时,深度10~20 m的土介质处于弹塑性变形到大变形的过渡阶段,对该深度的地下结构,尤其是细长地下结构的抗震不利。对于类似苏州城区的深软场地,应充分考虑远场大地震效应的影响。
陈国兴战吉艳刘建达李小军
关键词:横向不均匀性地震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