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宗田

作品数:8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小板
  • 5篇血小板聚集
  • 4篇血栓
  • 4篇血栓前状态
  • 4篇栓前状态
  • 3篇血液
  • 3篇血液流变
  • 3篇血液流变学
  • 3篇血液流变学分...
  • 2篇血脂
  • 2篇中药
  • 2篇肿瘤
  • 2篇聚集率
  • 2篇抗血小板
  • 2篇抗血小板聚集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调脂
  • 1篇调脂中药
  • 1篇毒药

机构

  • 8篇青岛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宋鲁卿
  • 8篇刘宗田
  • 5篇吉中强
  • 4篇纪文岩
  • 3篇高晓昕
  • 3篇刘孟宇
  • 2篇牛其昌
  • 2篇王培霞
  • 1篇郭亮

传媒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与血栓前状态——106例血液流变学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变化,探讨恶性肿瘤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以期探讨提高防治效果的途径。方法对198例恶性肿瘤患者及100例健康查体者取空腹血、肝素抗凝,血小板聚集以枸椽酸钠抗凝,肾上腺素诱导,运用...
纪文岩刘宗田宋鲁卿
文献传递
理气药对血栓前状态危险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吉中强纪文岩宋鲁卿高晓昕郭亮刘宗田
该项目从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和行气活血治则出发,结合现代医学血栓病危险因子指标,系统观察了常用理气中药对该类危险因子的影响。首先选择50例血小板高聚集患者观察了15种理气药对体外肾上腺素诱导的其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与阿斯匹林...
关键词:
关键词:理气药血栓前状态活血化瘀
通脉降脂1号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1996年
将130例血小板高聚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7例)口服通脉降脂1号,对照组(63例)口服阿司匹林,两组各于服药1周后复查血小板聚集速率。结果:口服通脉降脂1号能显著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一相聚集抑制率较阿司匹林明显(P<0.01),二相聚集抑制率与阿司匹林无显著差异(P>0.05)。
吉中强宋鲁卿刘宗田牛其昌刘孟宇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冠心病脑血管疾病
11种中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53
2000年
目的 :观察 11种调脂中药对大白鼠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及变形的影响。方法 :大白鼠随机分组 ,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 ,腹主动脉采血 ,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及变形指数。结果 :赤芍、大黄、黄连、枳实、银杏叶、山楂、徐长卿、茶叶、葛根、灵芝、陈皮均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P<0 .0 0 1) ,赤芍、枳实、黄连的抑制作用较阿斯匹林明显 ( P<0 .0 5~ 0 .0 1) ,赤芍等 10种中药能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 ( P<0 .0 5~ 0 .0 1) ,所有 11种中药对红细胞变形无明显影响 ( P>0 .0 5 )。结论 :11种中药能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 ,赤芍、大黄、黄连、枳实、山楂、徐长卿、茶叶、葛根、灵芝。
吉中强宋鲁卿高晓昕刘宗田牛其昌刘孟宇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红细胞流变性中药血脂
恶性肿瘤与血栓前状态-106例血液流变学分析
纪文岩刘宗田宋鲁卿
63种调脂中药抗人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1998年
63种调脂中药抗人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青岛市人民医院(266001)吉中强高晓昕宋鲁卿刘孟宇王培霞刘宗田关键词中药血小板聚集血脂实验研究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小板高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中药中探寻既能调整血脂,又能抗血小板...
吉中强高晓昕宋鲁卿刘孟宇王培霞刘宗田
关键词:中草药血小板聚集血脂
恶性肿瘤与血栓前状态—106例血液流变学分析
1999年
近年来,恶性肿瘤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本文运用血液流变学方法分析了106例恶性肿瘤患者,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排除晚期恶液质。其中肺癌59例,消化道癌16例,头颈部癌15例,乳癌10例,恶性淋巴瘤6例;男60例,女46例,年龄28~75岁,平均59.8±12.57岁。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0~68岁,平均42.
纪文岩刘宗田宋鲁卿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血液流变学分析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消化道癌头颈部癌
24种清热解毒药体外对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中草药特别是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未见清热解毒药抗血小板聚集的系统报道,本文选择24种清热解毒药,在体外观察其对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常用清热解毒药24种(均为青岛市药材站提供),经水煎、过滤、浓缩分别加工成每毫升含生药1.5g的水溶液,pH值调整为7.2~7.4。阿司匹林水溶液于使用当日配置,浓度为30μmol/L,pH值调整为7.35。盐酸肾上腺素(批号060617,杭州民生药厂产),用1/15mol磷酸缓冲液稀释,最终浓度为5μmol/L。血小板标本取自30例血小板高聚集患者,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80.25±0.78%,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宋鲁卿吉中强王培霞刘宗田
关键词:清热解毒药抗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抑制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