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安武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文学
  • 2篇叙事
  • 2篇叙事诗
  • 2篇外国文学
  • 2篇罗摩
  • 2篇摩诃婆罗多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 2篇翻译
  • 2篇佛教
  • 2篇佛经
  • 2篇佛经翻译
  • 2篇《罗摩衍那》
  • 2篇《摩诃婆罗多...
  • 1篇译本
  • 1篇因陀罗
  • 1篇印度教
  • 1篇印度文学
  • 1篇游记
  • 1篇章回小说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刘安武

传媒

  • 2篇中国翻译
  • 1篇国外文学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南亚研究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对外传播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失妻救妻——《西游记》中的微型罗摩故事被引量:2
2005年
刘安武
关键词:《西游记》《罗摩衍那》孙悟空章回小说罗摩民间文学
汉译印度文学被引量:2
1991年
一我国最早翻译的印度文学作品,是伴随佛经翻译过来的一些民间故事、寓言、童话。佛经的某些著述者颇为懂得文学的作用。为了使佛教的教理、教义深入人心,或者是为了神化教祖释迦牟尼,他们从民间收集许多传说、童话故事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一篇篇短小而又生动的故事文学作品,他们把这些故事或者是穿插在佛经之中,或者是汇编成集,作为他们教理、教义的佐证。汉译《百喻经》、《六度集经》、《生经》等可说是这类佛教故事文学的代表。早期。
刘安武
关键词:印度文学印度教泰戈尔佛教文化佛经翻译汉译
《云使》和《长恨歌》被引量:3
2001年
《云使》和《长恨歌》是古代印度和中国各自的长篇抒情诗或带叙事性的长篇抒情诗 ,都是写情侣的生离或死别 ,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感情基础有类似的地方 ,也有不同。《云使》和《长恨歌》中的神话色彩和爱情婚姻都是一种理想。两篇抒情诗中的旁观者在男女主角感情交流中的作用是两国文学传统中表现手法的创造和发展 ,丰富、弥补和沟通了男女主人公的真实感情。处于第三者的旁观者在证实自己的身份时所借助男女主人公的隐事的相同例子 ,表现了印度和中国两个民族中某种类似的心理状态。
刘安武
关键词:《长恨歌》文学比较
《沙恭达罗》与《长生殿》──兼论历史题材的作品被引量:5
2001年
刘安武
关键词:《长生殿》叙事诗《沙恭达罗》历史题材沙恭达罗迦梨陀娑
亚洲外国文学在中国
1995年
在历史上,我国介绍亚洲国家文学作品始于随佛经翻译过来的印度的一些传说、寓言、童话和民间故事。这些属于民间文学的作品穿插在各类佛经中,作为佛经教义的通俗佐证或用来神化释迦牟尼,是带佛教色彩的文学作品。那时中国的老百姓是当作佛教经典的一部分来接受,而不是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的。比如四五世纪有3个佛教徒译者分别译了印度诗人马鸣的长篇叙事诗《佛所行赞》
刘安武
关键词:佛教经典佛经翻译释迦牟尼佛教徒神话传说
《摩诃婆罗多》中的插话《莎维德丽传》
《摩诃婆罗多》大史诗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包括了大量的插话,据统计,共有二百余个大大小小的插话。所谓插话是指在歌人唱史诗的过程中,在某一个地方把原来故事诗停下来,唱和与原来故事诗没有关系的其他故事诗,这个其他故事诗是插进来的...
刘安武
文献传递
剖析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正法论被引量:2
1998年
剖析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正法论刘安武历经公元前后几个世纪才基本定型的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以下简称《摩》),其主题是表现一个王族的两房堂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而展开的一场使许多大大小小的王国都卷入其中的毁灭性大战。进一步说,在大战中有正义的一方...
刘安武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因陀罗毗湿奴
亚洲外国文学在中国
1996年
亚洲外国文学在中国北京大学刘安武在历史上,我国介绍亚洲国家文学作品始于随佛经翻译过来的印度的一些传说、寓言、童话和民间故事。这些属于民间文学的作品穿插在各类佛经中,作为佛经教义的通俗佐证或用来神化释迦牟尼,是带佛教色彩的文学作品。那时中国人是当作佛...
刘安武
关键词:外国文学古典作品现代作家日本文学长篇叙事诗全译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