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宁

作品数:66 被引量:38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6篇胃癌
  • 23篇细胞
  • 21篇幽门螺
  • 21篇幽门螺杆菌
  • 21篇螺杆菌
  • 19篇肠癌
  • 15篇解毒
  • 15篇解毒方
  • 15篇健脾
  • 14篇健脾解毒
  • 14篇健脾解毒方
  • 13篇血管
  • 13篇中医
  • 13篇大肠
  • 13篇大肠癌
  • 12篇癌细胞
  • 9篇信号
  • 9篇人胃癌
  • 9篇胃癌细胞
  • 7篇凋亡

机构

  • 4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中央研究院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66篇刘宁宁
  • 44篇李琦
  • 26篇王炎
  • 22篇周利红
  • 15篇范忠泽
  • 13篇冯媛媛
  • 11篇刘宣
  • 11篇隋华
  • 10篇吴琼
  • 9篇孙珏
  • 9篇季青
  • 5篇张彦博
  • 5篇周宁
  • 5篇朱惠蓉
  • 4篇殷佩浩
  • 4篇龚航军
  • 4篇邓皖利
  • 4篇韩刚
  • 4篇孙明瑜
  • 3篇张云

传媒

  • 10篇上海中医药杂...
  • 9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肿瘤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年份

  • 8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转移的中医病机探讨被引量:15
2018年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转移影响预后,与生存期密切相关,是大肠癌的主要致死原因。中医药在大肠癌转移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大肠癌转移的病机却并不明朗。明确大肠癌转移的病机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转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在肿瘤转移形成的理论及分子机制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回顾近年研究进展,认为大肠癌转移的中医病机主要集中在"毒、痰、瘀、虚"四个方面。就大肠癌转移的中医病机做一系统的综述。
杨越刘宁宁张程程李琦
关键词:大肠癌病机中医
寒热并用经典名方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3年
综述寒热并用经典名方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伤寒论》中记载了诸多寒热并用方剂,如泻心汤类、柴胡汤类、承气汤类等。临床实践表明,寒热并用的中医经典名方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可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联合化疗可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金敬云孙明瑜刘宁宁
关键词:肿瘤癌症经典名方寒热并用中医药疗法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少阳证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少阳证肿瘤相关性失眠(CRI)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6例少阳证CR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予小柴胡汤加减口服,对照组患者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三大主症(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夜寐多梦)评分;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3例患者剔除或脱落,对照组3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三大主症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眠浅易醒、夜寐多梦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少阳证CRI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靳宝辉金娟秀呼怡媚刘宏杰刘宁宁冯媛媛贾茹王炎赖优莹
关键词:少阳证小柴胡汤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半夏泻心汤记载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方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胃癌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减轻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胃癌术后患者的康复,还可治疗癌前病变,防止胃癌的发生;基础研究也表明,该方可调控胃癌细胞周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文章就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刘宁宁谈政孙明瑜李琦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癌癌前病变凋亡
中医药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术后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1995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eb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 Med、ISI 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y医学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来确定入选文献后,参考Cochrane手册提供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2篇,结果显示中医药联合化疗可改善大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QOL)(RR=1.76,95%CI:1.35~2.30,P<0.0001),提高5年生存率(RR=1.72,95%CI:1.18~2.49,P=0.005),升高CD3^+、CD4^+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MD=18.95,95%CI:0.09~37.82,P<0.05;MD=5.87,95%CI:2.25~9.49,P=0.00;MD=0.24,95%CI:0.11~0.38,P=0.00),降低胃肠道毒副作用发生率(RR=0.51,95%CI:0.42~0.61,P<0.000 01),增高化疗后白细胞水平(RR=0.51,95%CI:0.31~0.83,P=0.007)。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可提高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刘宁宁苗雯蓉朱惠蓉李琦
关键词:中医药大肠癌根治术化疗疗效
丹参酮ⅡA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对人结肠癌细胞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肠癌细胞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和HUVECs管腔形成。方法:CCK-8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HCT-116细胞和HUVECs增殖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HIF-1α蛋白表达的作用。显微镜检测HUVECs细胞的管腔形成和体外迁移作用。结果:丹参酮ⅡA对常氧条件下HCT-116细胞24、48、72h的IC50值分别为(30.70±1.52)、(13.30±0.56)、(5.10±0.55)μmol/L,而低氧条件下分别为(8.40±1.09)、(2.10±0.18)、(0.99±0.17)μmol/L,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丹参酮ⅡA抑制细胞HIF-1α的表达和VEGF、bFGF的水平,对HUVECs细胞血管环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丹参酮ⅡA下调人结肠癌细胞HIF-1α水平抑制细胞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并对HUVECs血管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周利红李雁隋华冯媛媛刘宁宁季青王炎邓皖利李琦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结肠癌血管新生
健脾解毒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胃癌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健脾解毒方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HP标准株NCTC11637与人胃癌MKN45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感染MKN45细胞,分为对照组、HP感染组、健脾解毒方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5 g/L、1.0 g/L和2.5 g/L),采用ELISA法检测健脾解毒方对HP感染诱导的人胃癌MKN45细胞VEGF、b FGF、Ang-2表达的影响;使用Wnt/β-catenin特异性抑制剂FH-535(20μmol/L)抑制Wnt/β-catenin活性后,再进行HP感染,ELISA法检测人胃癌MKN45细胞VEGF、b FGF、Ang-2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健脾解毒方对HP感染激活的人胃癌MKN45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 HP感染MKN45细胞12 h后,VEGF、b FGF、Ang-2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健脾解毒方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均可下调HP诱导的人胃癌MKN45细胞VEGF、b FGF、Ang-2蛋白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采用Wnt/β-catenin特异性抑制剂FH-535抑制Wnt/β-catenin活性后可明显抑制HP诱导的VEGF、b FGF、Ang-2蛋白的表达(P<0.01)。HP感染胃癌MKN45细胞12 h后,胞浆和胞核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健脾解毒方可下调胞浆和胞核β-catenin蛋白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结论健脾解毒方可下调HP诱导的人胃癌细胞VEGF、b FGF、Ang-2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其机制之一,这可能是该方抗胃癌作用的重要机制。
刘宁宁周利红孙筱婷李春浦李琦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健脾解毒方胃癌WNT/Β-CATENIN血管新生
健脾解毒方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下调幽门螺杆菌诱导的人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癌细胞诱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Hp标准株NCTC11637与人胃癌MKN45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感染MKN45细胞,实验中共分7组:对照组、Hp感染组、NS398抑制组、空白血清组和5%、10%、20%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p感染对人胃癌MKN45细胞VEGF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表达的影响及健脾解毒方血清对Hp感染诱导的人胃癌MKN45细胞VEGF和COX-2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50μmol/L)抑制COX-2的表达后,检测Hp感染后人胃癌MKN45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p感染MKN45细胞6h后,Hp感染组COX-2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感染12h后,VEGF mRNA表达亦明显上调(P<0.01);而采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抑制COX-2表达后,Hp感染组VEGF mRNA的表达相比抑制前明显下调(P<0.01)。与Hp感染组比较,5%、10%和20%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均可下调Hp诱导的人胃癌MKN45细胞VEGF和COX-2mRNA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结论:Hp感染可诱导人胃癌细胞VEGF和COX-2表达,健脾解毒方通过下调COX-2表达进而下调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胃癌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刘宁宁周宁王炎刘宣周利红吴琼孙珏范忠泽李琦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胃肿瘤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补肾解毒散结方对大肠癌术后肿瘤转移及血管新生与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解毒散结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新生和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大肠癌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接受化疗联合中药补肾解毒散结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化疗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肿瘤转移率、中医证候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时间为30月时,治疗组的术后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2、MMP-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EGF、MMP-2、MMP-9均下降,对照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治疗组血清VEGF、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解毒散结方可有效减少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术后转移率,降低术后转移风险;可改善中医证候,抑制血清VEGF与MMP-9表达。
贾茹刘宁宁季青黄忠瑜吴超君王炎周利红张言言韩刚龚航军李琦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转移血管新生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瘤RUNX3、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瘤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的抗胃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消痰散结方)、化疗组(卡培他滨)及对照组(0.9%Na Cl溶液),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共32天。观察各组裸鼠体质量、瘤体积、瘤重,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RUNX3、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及化疗组的瘤体积及瘤重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中药组比较,化疗组的瘤体积及瘤重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化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4.91%和83.23%。中药组和对照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及中药组(P<0.05)。中药组和化疗组的肿瘤组织RUNX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痰散结方具有较好的抗胃癌疗效,虽然在抑瘤率方面不及卡培他滨,但没有引起体质量下降的副作用;上调RUNX3蛋白并下调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修丽娟刘煊刘宁宁陆烨孙大志岳小强魏品康
关键词:消痰散结方裸鼠RUNT相关转录因子3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