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作奎

作品数:70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33篇政治法律
  • 18篇经济管理
  • 10篇历史地理
  • 3篇社会学
  • 3篇军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一带一路
  • 8篇中东欧国家
  • 8篇欧盟
  • 7篇外交
  • 4篇伙伴
  • 3篇地缘
  • 3篇地缘政治
  • 3篇英法
  • 3篇政治
  • 3篇世界大战
  • 3篇外交政策
  • 3篇网络
  • 3篇伙伴关系
  • 3篇巴尔干地区
  • 2篇第二次世界大...
  • 2篇电子政府
  • 2篇议会
  • 2篇议会选举
  • 2篇英法关系
  • 2篇战略合作伙伴

机构

  • 56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波兰科学院

作者

  • 66篇刘作奎
  • 2篇董礼胜
  • 1篇李清如
  • 1篇高春玲
  • 1篇周弘
  • 1篇范勇鹏
  • 1篇贺之杲
  • 1篇陈思杨

传媒

  • 16篇当代世界
  • 10篇欧洲研究
  • 5篇国际问题研究
  • 4篇北京档案
  • 3篇欧亚经济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世界历史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半月谈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理论学刊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俄罗斯研究
  • 1篇中国外资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国际政治研究
  • 1篇西亚非洲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与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的前景被引量:8
2021年
美欧对华政策协调既有历史基础也有现实需要。现阶段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突出体现为共同应对中国崛起,但双方应对方式方法的差异、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矛盾使得政策协调存在诸多障碍,中国积极有为的外交实践也对美欧跨大西洋涉华政策具有反塑作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达成是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的一个风向标,反映了美欧之间存在的深刻矛盾、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努力以及中欧之间寻求接触、合作和推行多边主义的诉求。美国仍会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后续批准施加多方面影响,协定能否顺利落地执行仍取决于欧盟协调成员国的能力、中欧战略互信、欧洲战略自主程度等,但中欧寻求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刘作奎
欧盟互联互通政策的“泛安全化”及中欧合作被引量:10
2022年
随着“全球门户”倡议的提出,欧盟在全球互联互通领域的参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欧盟互联互通战略出现显著的“泛安全化”趋势,即:互联互通产品内容扩大化,强化对互联互通产品投资的安全审查,突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同中国争夺话语权等。中欧在互联互通领域合作有着较大的互补性,但在欧盟互联互通战略“泛安全化”的背景下,双方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需研究好“全球门户”倡议的进展,与欧盟的合作应逐渐从“少而大”的项目模式转向“多而小”的项目模式,积极促进双方的经验交流和分享,利用好现有的中欧互联互通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运输领域特别是中欧班列的作用,客观看待美欧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
刘作奎
关键词:互联互通
中国和日本对中东欧投资的比较研究
2021年
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该文以中国和日本对中东欧的投资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详解中国为何遇到的海外障碍较多,而日本如何妥善规避了诸多障碍。文章认为,中国多采取政策驱动、企业跟进、市场导向和区域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式,而日本则强调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扶助和本土化、融入当地产业链为主的发展模式。两种发展模式的取向与本国治理模式紧密相连,受到的外部阻碍也呈现显著差异。通过分析中日两国对中东欧的投资模式以及中国所面临的诸多障碍和挑战,提炼日本的做法和经验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对优化和完善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提出若干启示性建议。
刘作奎李清如
关键词:政府推动
参加诺曼底登陆的中国军人
2004年
刘作奎
关键词:诺曼底登陆中国军人事迹法西斯史书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中国缘何没有驻军日本
2004年
刘作奎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驻军
西方学术界对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研究述评
2006年
西方学术界对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研究有如下特点:1.从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研究的视点和成果不断丰富,总体上经历了奠基、沉寂、景气、繁荣和完善几个阶段;2.学术观点主要分为三派,研究方式和观点的变化折射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两次争论;3.研究模式相对固定化,多从专题和事件两方面来进行研究。
刘作奎
关键词:英法关系学术观点
中国与中东欧合作: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1
2013年
中国对中东欧政策追求“务实性”,双方在合作机制上具有不对称性,中国对中东欧政策采取“欧洲视角”与“中东欧地区方式”结合的办法,双方合作面临“窗口期”。中国推进与中东欧务实合作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中东欧是非同质化区域而难以形成战略整体中东欧诸国对华诉求多元化;欧盟因中国和中东欧合作而不断对我施压等。在推进与中东欧务实合作时,中国应局部修正中国和中东欧合作机制的不对称性问题,细致挖掘同中东欧某些国家的合作潜力,注意欧盟的核心关切,并重视软实力的推广。
刘作奎
苏州峰会后“16+1合作”发展走向——来自中东欧国家智库的回应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的颁布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双方将在今后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其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和中东欧国家各自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东欧重要国家智库对该合作怎么看?
刘作奎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外向型经济驻华大使
中东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前景分析
2017年
自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讲演中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致力于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逐渐铺开。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并对"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了顶层设计。
刘作奎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纳扎尔巴耶夫
欧洲保护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近年来,在民粹主义、政治极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助推下,欧洲保护主义日益兴起。出于维护欧盟规则、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经济主权和产业利益的考虑,加之中欧之间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欧洲保护主义者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重要目标。欧洲采取的加强投资安全审查、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增加对中国投资基建项目限制等措施,令"一带一路"建设在欧洲面临阻力。在短期内,欧洲对"一带一路"的防范难有实质性改观,但从长远看,不排除中欧在"一带一路"建设上达成共识。
刘作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