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淑丹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少年
  • 3篇社会支持
  • 3篇青少年
  • 3篇自我效能
  • 3篇流动儿童
  • 2篇心理控制源
  • 2篇羞耻
  • 2篇羞耻感
  • 2篇自我
  • 2篇自我效能感
  • 2篇自尊
  • 2篇效能感
  • 2篇控制源
  • 2篇耻感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睡眠质...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学

机构

  • 12篇西南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13篇冯淑丹
  • 5篇江琦
  • 3篇李艳霞
  • 3篇杨艺馨
  • 2篇闫秀峰
  • 2篇李翰飞
  • 1篇宋丽娟
  • 1篇雷浩
  • 1篇易娟
  • 1篇刘景霞
  • 1篇杨静
  • 1篇邓欢

传媒

  • 2篇教育测量与评...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山西青年管理...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克拉玛依学刊
  • 1篇教育生物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岗教师适应性问题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生活条件差、政策制度不健全、教学技能欠缺、角色不能成功转换等原因致使特岗教师在经济、社会及心理三个层面表现出适应性不良。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逐步完善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等,增强新手特岗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以提高新手特岗教师的适应性,从而推动特岗计划的有效开展。
冯淑丹
关键词:特岗教师
青少年自我效能、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考查中小学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并探究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成都地区4所中小学的924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中小学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年级差异显著,五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自我效能、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显著负相关;自尊在自我效能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效能通过自尊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闫秀峰冯淑丹李艳霞李翰飞江琦
关键词:自尊自我效能社交焦虑中介效应
汶川县中学生震后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现状及两者相关性,为震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汶川县第一中学的1 5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学生SCL-90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525,4.378,P值均<0.05)。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退避和合理化这两种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显著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57,0.143,P值均<0.05)。结论灾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持续进行学校心理援助,重视学生的应对方式教育,重点关注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和有自责心理的学生。
易娟宋丽娟冯淑丹
关键词:自然灾害精神卫生
积极心理团辅对改善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新生在完成个人角色转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较低。相关工作者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和焦虑水平进行干预,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的新生活。
杨艺馨雷浩冯淑丹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幸福感焦虑水平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访谈法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睡眠质量除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和噩梦早醒3项外,其余项目均与常模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睡眠质量在诸多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睡眠环境、生活事件及个体自身因素等。
杨艺馨冯淑丹杨静
关键词: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以重庆市440名流动儿童与192名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伴评定量表、师生关系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个体歧视知觉"流动儿童版问卷,考察了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歧视知觉的特点并考察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同伴关系无论是在性别、学段还是两类不同儿童群体上的差异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师生关系上,女生好于男生,在正向师生关系上高于男生,负向师生关系上低于男生得分;歧视知觉方面,男生感受到的歧视高于女生。(2)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呈负相关,师生冲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3)同伴关系、主观支持可以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师生冲突可正向预测歧视知觉。(4)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间存在调节作用。
江琦李艳霞冯淑丹
关键词:流动儿童师生关系歧视知觉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问题行为量表,对重庆市6所中小学的5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家庭功能越好,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社会支持在学龄儿童的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且对流动儿童的调节作用明显大于非流动儿童。针对研究发现,文章从学校心理咨询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冯淑丹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功能社会支持
反应时分析新方法探析
2012年
传统反应时分析方法常以反应时数据的平均数为指标,剔除异常值,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假设检验。事实上实验自变量可能没有引起反应时平均数的变化,却通过改变反应时数据分布形态从而造成平均数变化的假象,因此,出现了一系列以考察反应时分布形态为核心思想的反应时数据分析新方法。本研究详细介绍了Ex-Gaussian分布分析法和Ex-Wald分布分析法,并对反应时分布分析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冯淑丹刘景霞
青少年羞耻感与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考查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感对羞耻感的影响,特组织对924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羞耻感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羞耻感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控制源呈正相关,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3)自我效能感对心理控制源和羞耻感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冯淑丹杨艺馨
关键词:羞耻感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感
流动儿童城市人角色认同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
2012年
为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流动儿童角色认同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对重庆市6所中小学的547名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城市人角色认同问卷测查。分析认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城市人角色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流动儿童还是城市儿童,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人角色认同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流动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城市人角色认同直接相关,并通过社会支持间接与城市人角色认同相关。
冯淑丹闫秀峰李翰飞李艳霞江琦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