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星

作品数:222 被引量:931H指数:1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苏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4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2篇新生儿
  • 42篇新生大鼠
  • 39篇缺血
  • 39篇缺氧
  • 35篇脑损伤
  • 34篇血性
  • 34篇缺氧缺血性
  • 32篇缺氧缺血性脑
  • 31篇褪黑素
  • 31篇黑素
  • 27篇缺血性脑损伤
  • 27篇缺氧缺血性脑...
  • 22篇细胞
  • 19篇早产
  • 19篇产儿
  • 18篇早产儿
  • 16篇蛋白
  • 14篇儿童
  • 12篇窒息
  • 12篇松果体

机构

  • 220篇苏州大学
  • 11篇复旦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苏州市立医院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厦门市儿童医...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中华医学会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2篇常州市儿童医...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浙江医院

作者

  • 222篇冯星
  • 75篇孙斌
  • 38篇肖志辉
  • 31篇缪珀
  • 30篇王莹
  • 27篇丁欣
  • 21篇吕媛
  • 20篇丁晓春
  • 17篇汪健
  • 15篇朱雪萍
  • 13篇任静
  • 13篇俞生林
  • 12篇朱海娟
  • 11篇富建华
  • 10篇何军
  • 9篇李艳红
  • 9篇杨祖铭
  • 9篇陶云珍
  • 8篇母得志
  • 8篇张瑞宣

传媒

  • 23篇临床儿科杂志
  • 16篇苏州大学学报...
  • 13篇中国当代儿科...
  • 11篇中国新生儿科...
  • 9篇中华儿科杂志
  • 9篇江苏医药
  • 9篇江苏省第十三...
  • 7篇中国实用儿科...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5篇江苏卫生事业...
  • 5篇中国医学创新
  • 4篇苏州医学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2006(第...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医学科研...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1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44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18篇2006
  • 8篇2005
  • 13篇2004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应对措施被引量:2
2007年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各医学院校或多或少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寻求培养合格医学生的途径。从医学教育模式的弊端、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现状以及目前医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以便从整体了解目前整个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并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看法和解决措施。
钱丽萍冯星
关键词: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褪黑素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其在不同病情和不同病期时的变化,阐明褪黑素在HIE发病与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并为褪黑素治疗HIE提供依据。方法用褪黑素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测定轻度和中重度HIE各20例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清褪黑素值,并与2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作对照。分析HIE程度(轻度和中重度)、HIE病期(急性期和恢复期)对血清褪黑素水平的影响。结果(1)血清褪黑素水平在轻度HIE急性期时高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时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2)血清褪黑素水平在中重度HIE急性期时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恢复期时高于正常对照组。(3)血清褪黑素水平在轻度HIE急性期高于恢复期,中重度HIE急性期低于恢复期。(4)血清褪黑素水平在HIE急性期轻度HIE高于中重度HIE,恢复期轻度HIE低于中重度HIE,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褪黑素对HI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病情较轻、急性期血清褪黑素水平升高的HIE预后较好,病情较重、急性期血清褪黑素水平降低的HIE预后较差。
孙斌冯星钱志红史明
关键词:褪黑素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儿童感染免疫机制及临床研究
汪健冯星张光波郭万亮陈旭勤黄洁李艳红朱国际李毅平
该项目属于医疗卫生儿童感染病学。新生儿和婴幼儿主要依赖固有免疫抵御外源性病源感染。TLR在识别入侵病原体,介导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吞噬细胞是宿主固有免疫抵御外来入侵病原微生物的另一关键因素,吞噬细胞抗微生物功能不...
关键词: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疾病治疗
一种脑电监测用穿戴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电监测用穿戴设备,包括安装骨架、第一脑电极和第二脑电极,所述安装骨架包括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第三水平导轨、顶板、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水平导轨和第二水平导轨均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三水平导...
丁欣孙斌冯星李洪缪珀冯晨希宫敏李根李春杰
文献传递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新生儿病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病房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血培养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及治疗经过。结果研究期间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患儿12580例,血培养确诊败血症268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51例,4年间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病率0.40%,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中居第3位,男婴患病率高于女婴(0.52%比0.28%),早产儿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1.42%比0.15%),低出生体重儿患病率明显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0.95%比0.21%),P均<0.05。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及时跟踪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并结合血培养结果可提高早期诊断阳性率。目前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及头孢西丁的敏感率仍为100%,但对加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随年份分布的差异。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目前仍是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之一,早产、低出生体重等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碳青霉烯类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抗生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吕媛任静缪珀陶云珍孙斌冯星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超广谱Β-内酰胺酶婴儿
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复苏临床实践指南(2022)被引量:1
2023年
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出生后大部分需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实现从胎儿向新生儿的过渡,复苏质量影响其存活率和各系统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的临床结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就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复苏过程中的产前沟通、体温管理、胎盘输血、呼吸管理等8个临床问题,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证据推荐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形成17条推荐意见。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巨容周文浩史源杜立中冯星富建华母得志
关键词:新生儿学临床实践指南出生胎龄
褪黑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脾脏TNF-α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时脾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
朱海娟冯星
文献传递
褪黑素对HIBD新生大鼠皮质酮及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使用外源性褪黑素(MT),观察血浆皮质酮(CS)和肾上腺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变化。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T)、模型组(K)、假手术组(H)、生理组(S),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浆的CS浓度,RT-PCR法检测肾上腺组织中GRmRNA表达。结果HIBD后血浆CS水平显著升高,肾上腺组织中GRmRNA表达下调,外源性MT逆转了两者的变化。结论血浆CS和肾上腺组织中GR参与HIBD的病理生理过程,外源性MT可能通过降低内源性CS的浓度,使GR表达上调,减轻HIBD后的过度应激损伤。
王莹杨祖铭朱海娟何军孙斌丁欣冯星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褪黑素皮质酮糖皮质激素受体
一种生物测试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测试笼,包括笼体、笼盒、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监测装置,所述笼体位于笼盒的内部,所述笼体位于笼盒的内部,所述笼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笼体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笼盒转动连接,所述笼体远离第...
丁欣孙斌冯星潘涛缪珀冯晨希
文献传递
新生鼠脑损伤后松果体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与细胞凋亡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为了探讨新生鼠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松果体细胞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表达与松果体细胞凋亡及形态学改变的关系 ,用 7日龄新生 Wistar大鼠 ,结扎左侧颈总动脉 ,术后 2 h吸入 8%浓度氧 2 h,建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 HIBD)。分别于建模后 0 h、2 4h、48h处死动物 ,剥取松果体 ,观察松果体细胞的 i NOS表达及细胞凋亡 ,电镜观察松果体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 :( 1)新生鼠脑损伤后松果体的 i NOS在 0 h、2 4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 2 )脑损伤后松果体凋亡细胞早期明显增多 ,尤以 0 h、2 4h为主 ;( 3)电镜观察 :脑损伤后松果体的形态学也以 0 h、2 4h改变为明显 ,出现线粒体明显肿胀、粗面内质网极度扩张、细胞变性。提示 :( 1)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 0 h、2 4h松果体细胞的 i NOS表达增加 ,以后逐渐下降 ,48h表达减少。 ( 2 ) 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与 i NOS表达同步改变 ,i NOS表达对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 3) i
孙斌冯星张瑞宣周先举朱雪明
关键词:新生鼠脑损伤一氧化氮合酶细胞凋亡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