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明友

作品数:57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储层
  • 13篇盆地
  • 12篇白云岩
  • 11篇四川盆地
  • 9篇热液
  • 8篇灯影组
  • 7篇页岩
  • 7篇流体
  • 7篇储集
  • 6篇火山
  • 5篇地质
  • 5篇震旦
  • 5篇震旦系
  • 5篇震旦系灯影组
  • 5篇山岩
  • 5篇石炭
  • 5篇石炭系
  • 5篇栖霞组
  • 5篇气田
  • 5篇火山岩

机构

  • 55篇西南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
  • 5篇西北大学
  • 2篇石家庄经济学...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能源集团

作者

  • 57篇冯明友
  • 30篇刘小洪
  • 23篇王兴志
  • 9篇郗爱华
  • 8篇张帆
  • 4篇刘畅
  • 3篇杨雪飞
  • 3篇葛玉辉
  • 3篇曾德铭
  • 3篇蒲仁海
  • 3篇王珏博
  • 2篇张本健
  • 2篇夏茂龙
  • 2篇朱逸青
  • 2篇陈曦
  • 2篇陶艳忠
  • 2篇杨午阳
  • 2篇杨西燕
  • 2篇方乙
  • 2篇林潼

传媒

  • 6篇岩性油气藏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教为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重庆北碚野外地质综合实习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野外地质综合实习是深化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在野外实习中,强调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学习效果,采用互动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极大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重庆北碚野外地质综合实习过程中,积累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野外学习的有效方法。
冯明友刘小洪夏青松
关键词:野外地质实习互动式教学
利用测井信息计算页岩有机质丰度——以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11
2016年
充足的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有机质丰度决定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因此获取页岩有机质丰度对指导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在选取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下段泥、页岩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利用总有机碳含量作为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对泥、页岩样品化验得出的有机碳含量和对应深度的测井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总有机碳含量的计算公式,并依据不同测井响应参数的选取,总结出3种测井计算方法,相应地回归出3个计算公式,在研究区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Δlg R-密度法和密度-铀多元回归法得出的有机碳含量与样品实测的有机碳含量符合程度较高;单井纵向上表现出龙马溪组有机碳含量在下段底部附近较高,具有由底部向上逐渐降低的趋势;密度-铀多元回归公式计算的误差最小,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可在长宁地区推广应用。
胡曦王兴志李宜真冯明友王珏博
关键词:有机质丰度测井计算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川西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斑马构造白云岩形成机理--以宝兴五龙剖面为例被引量:7
2020年
以四川盆地西南部宝兴五龙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斑马构造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应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手段对其成因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区内斑马构造白云岩主要发育于栖霞组一段上部,斜交或平行层面分布。斑马构造暗带、亮带分别由具残余组构的粉-细晶白云石及中-巨晶鞍状白云石组成,阴极发光分别呈暗红、亮红色,指示晶体生长空间及流体交代过程的元素差异性。斑马构造亮带、暗带白云石有序度均较低,δ18O值负异常明显;暗带的87Sr/86Sr值处于或略高于同期海水范围,亮带明显较高的87Sr/86Sr值指示了深部流体的影响;亮带、暗带均具有低∑REE含量及明显的Eu正异常。综合研究表明,川西南栖霞组斑马构造白云岩属埋藏期热液交代-结晶作用成因,反映了热液流体持续供给下白云石结晶力与岩石抗张强度的动态平衡过程。斑马构造白云岩的形成历经3个阶段:①热液流体沿基底断裂垂向运移,富镁流体顺层进入高孔渗地层并持续溶解-交代石灰岩而形成暗带白云石;②在白云石结晶力大于岩石抗张强度情况下会产生破裂,从而形成一系列裂缝;③溶解作用结束后,裂缝流体中的离子沉淀而形成亮带鞍状白云石。
赵金冯明友沈安江文龙徐亮王兴志刘小洪
关键词:热液白云岩栖霞组川西南
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辉绿岩断层破碎带热液锆石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3年
四川盆地西北部广元地区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被辉绿岩岩脉沿断层侵入并发育断层破碎带。为明确广元地区杨家岩剖面中二叠统辉绿岩岩脉断层破碎带中热液锆石特征,探讨与锆石形成有关的热液活动性质、来源及时限,本文利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分析、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以及荧光分析等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热液锆石主要产出于辉绿岩脉断层泥质–角砾状充填物中,具典型热液锆石形态、结构及微量元素特征;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为110~114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2.0±0.9 Ma,说明燕山Ⅲ幕(早白垩世末期)构造运动及流体活动已影响到龙门山北段的川西北地区。携带SiO_(2)等物质、具较高温度的深部热液流体与烃类流体混合沿断层带进入二叠系,除在断层破碎带中与Zr^(4+)结合形成热液锆石外,还形成部分次生溶孔;对于封闭性较好的区域,因压力释放及温度降低,过饱和SiO_(2)迅速晶出并充填孔隙及裂缝,使岩石孔隙度急剧降低;晚期方解石的沉淀进一步降低岩石的储集空间,严重影响储层储集性能。流体充填是造成川西北部广元地区火山岩侵入体断层破碎带火山岩及围岩致密化的重要原因。
刘小洪陈珺朗冯明友冯明友王委委尚俊鑫
关键词:四川盆地二叠系辉绿岩断层破碎带热液锆石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岩证据被引量:46
2016年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当前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热点层系之一,因其早期沉积组构遭受成岩作用影响严重,白云岩化成因机理不明确,结合已钻井取心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等开展系统研究。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见构造角砾岩及晶洞、裂缝中充填的鞍状白云石,含少量闪锌矿、方铅矿、硬石膏、黄铁矿、方解石、萤石、石英及长石等热液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鞍状白云石胶结物均一化温度为132.6~218.7°C,平均为175.6°C,显著高于基质白云石包裹体温度(平均125°C)及地层正常埋深所经历的最高温度。鞍状白云石δ^(13) C值为-2.16‰~2.94‰,平均值为0.63‰;δ^(18) O值为-12.43‰^-6.8‰,平均值为-9.63‰,碳、氧同位素的负异常明显指示受热液作用影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鞍状白云石及粗晶白云岩相对基质白云岩更富集Fe、Mn元素。在拉张性区域构造背景及上覆筇竹寺组泥页岩封闭层条件下,底部热流体沿基底断裂向上运移至灯影组,并在高石梯—磨溪地区断层附近产生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热液白云岩。
冯明友强子同沈平张健陶艳忠夏茂龙
关键词: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岩基底断裂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沉积物成岩作用与孔隙流体演化被引量:15
2017年
以四川盆地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钻井岩芯和水样资料为主,盆地周边地面剖面露头资料为辅,采用微量元素、阴极发光、包裹体、同位素等分析手段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灯影组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变化和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流体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灯影组碳酸盐岩沉积物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过程中广泛地受到孔隙流体和成岩作用变化的影响,发生过海水的胶结作用、早期大气水成岩作用(溶解作用和沉淀作用)、表生喀斯特化作用、构造控制的热液白云石化和密西西比谷型矿化作用、碳氢产生时的溶解作用、油热裂解时焦沥青的充填孔洞作用等,其中喀斯特化和热液白云石化对储层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灯影组孔隙流体广泛地被白云石化作用和喀斯特化作用的修饰。现今地层水资料分析表明这些成岩作用明显地影响蒸发海水的地层水流体。地层水分析资料在Ca-Br及Mg-Br关系图上显示出蒸发海水的特征,Ca的浓度比蒸发海水分布曲线要高,Mg的浓度比蒸发海水曲线要低,为灯影组沉积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发生过白云石化作用的结果。
强深涛沈平张健夏茂龙冯明友夏青松陶艳忠夏自强林怡
关键词:成岩作用
裂缝充填矿物和蚀变晕对火山岩储集层流体作用的指示——以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为研究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集层的流体演化过程,对储集层裂缝中的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自生矿物进行了电子探针、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O2主要来自深部热液流体,CO2来源具有深部热液、烃类流体混合改造的特征。在压力梯度与浮力驱使下,富含SO2等挥发分的含硅热液沿断层向上及两侧运移,分别形成具拱张-高温特征以及具隐爆-低温特征的石英脉。伴随深部流体由酸性向弱碱性的演化、压力的降低、CO2含量和盐度降低、温度变化,在收缩缝中沉淀出早期方解石。在岩体顶部长期暴露出地表地质背景下,当大气淡水与偏碱性盆地流体相遇时,在风化缝中形成保留渗流环境特征的方解石胶结物。埋藏期构造作用形成构造裂缝,烃类的充注-漏失使孔隙流体再次由酸性变为碱性,并在溶蚀孔缝中沉淀出晚期亮晶方解石。晚期热液作用的叠加形成磷灰石、方解石及黄铁矿矿物组合。石英、方解石等的充填作用使裂缝由开启变为闭合,对储层物性主要起破坏作用。
刘小洪李宁辛冯明友石章俊黄伟林
关键词:克拉美丽气田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9年
在全国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理工科院校专业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如何走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的道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增加学科前沿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介绍,增加创新项目训练,增加具有实践性的考核内容,是该类高校的普遍做法。本文结合学校实际,以《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为例,依托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将课内教学、网络课堂教学、课外延伸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刘小洪冯明友陈曦郗爱华方乙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矿物岩石实验教学改革及展望被引量:6
2015年
西南石油大学矿物与岩石教学团队依托资源勘查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新专业建设,大力开展矿物岩石实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国大力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背景下,矿物岩石实验教学改革如何走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的道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西南石油大学矿物岩石实验教学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该类课程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展望。
刘小洪冯明友郗爱华陈曦
关键词:矿物岩石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实验
断控热流体对川北灯影组白云岩储层改造机制
为明确四川盆地北部地区灯影组四段底部泥晶白云岩中鞍状白云岩及溶蚀孔洞发育成因,以碳—氧同位素分析为主,结合其他地化分析手段对构造角砾岩—泥晶白云岩基质及晶洞内充填物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晶洞充填鞍状白云石具氧同位素负值异...
伍鹏程冯明友王兴志曾德铭李勇梅秋勇
关键词:白云岩储层断层控制热液流体溶蚀作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