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木江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叶黄素治疗LASIK术后视疲劳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叶黄素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70例LASIK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术后常规用药外,治疗组加用叶黄素口服。观察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滞后、调节灵敏度、正负相对调节以及对比敏感度,并对患者视疲劳情况进行评分。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组术后l周、1个月和3个月患者视疲劳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17、9.09,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57,P〈0.05),调节灵敏度和正负相对调节在各随访时间点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眩光和无眩光环境下,在1.7、2.6、6.6e/d的空间频率,治疗组对比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眩光环境t=3.68、2.84、2.45,无眩光环境t=2.15、2.60、3.09,P〈0.05)。术后3个月,眩光环境下,在1.0、2.6、4.2、10.4e/d的空间频率,治疗组的对比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O=3.47、5.64、4.56、4.10,P〈0.05);无眩光状态下,治疗组在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t=2.16、2.31、3.51、5.56、5.00、4.62,P〈0.05)。结论叶黄素能够有效缓解LASIK术后视疲劳症状.改善对比敏感度.
- 马明明许迅克里木江张正威郑文静柯碧莲
- 关键词:叶黄素视疲劳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
- 中国学龄儿童黄斑色素密度及与屈光状态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中国学龄儿童黄斑色素密度(MPOD)及与屈光状态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市94名6~12岁健康儿童,异色闪烁光度仪法测量MPO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最小中心凹厚度(MFT)和中央中心凹厚度(CFT),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眼压(IOP),扩瞳测量等效球镜(SE),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析不同性别间MPOD的差异,MPOD与年龄、BMI、IOP、SE、MFT和CFT的关系,以及不同屈光状态下MPOD与MFT和CFT的关系。结果受检儿童平均MPOD为0.56±0.25,男性与女性的MP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PD与年龄、BMI、IOP、SE、MFT和CFT无相关性(均P>0.05)。屈光度≤-0.5 D时,MPOD与MFT呈显著负相关(r=-0.66,P=0.028),与CFT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25)。结论中国6~12岁低、中度近视儿童MPOD与MFT呈负相关,与CFT呈正相关。
- 郑文静张正威克里木江朱剑锋何鲜桂柯碧莲
- 关键词:黄斑色素密度屈光不正中国儿童
- 托吡卡胺所致的睫状肌麻痹对儿童眼前节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0.5%托吡卡胺滴眼液所致的睫状肌麻痹前后儿童眼前节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309名健康儿童,0.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麻痹睫状肌,睫状肌麻痹前后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测量眼前节参数。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屈光状态和不同性别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结果 294名儿童的检查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睫状肌麻痹后,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容积(CV)、前房深度(ACD)和前房容量(ACV)显著大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或P<0.01),前房角(ACA)显著小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远视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D差值显著大于正视者、低度近视者和中度近视者(P<0.05),远视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V差值显著大于低度近视者和中度近视者(P<0.001)。男孩睫状肌麻痹后ACA显著小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女孩睫状肌麻痹前后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托吡卡胺滴眼液可导致儿童CCT、CV、ACD和ACV显著增加,ACA显著减小。
- 张正威克里木江郑文静朱剑锋何鲜桂柯碧莲
- 关键词:眼前节托吡卡胺睫状肌麻痹PENTACAM系统
- 浙江德清中小学生眼屈光和生物学参数特点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调查浙江德清县中小学生眼部屈光状况及生物学参数。方法调查研究。随机抽取德清县城区内6所学校的部分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有1853名学生接受检查,女性占47.81%,男性占52.19%,年龄6—18岁,平均为(14.4±3.1)岁。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用自动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度数,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这1853名学生近视和散光的患病率分别为82.60%和10.50%,右眼平均等效球镜度和散光度分别为(-2.38±2.12)和(-0.51±0.49)D。右眼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分别为(24.3±1.2)和(3.6±0.2)mm。右眼平均水平和垂直角膜曲率分别为(42.78±1.51)和(43.81±1.52)D。眼轴延长过程中眼前段(AS)和眼后段(PS)的关系为PS=1.66×AS±14.78。结论德清县中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从9岁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逐年升高趋势。角膜曲率与性别有关,但与年龄、屈光状态无关。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前房逐渐加深.眼轴也随之延长.但眼球后段在眼轴延长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张正威马明明宋建根王学才张一呜克里木江柯碧莲
- 关键词:屈光近视数据收集
- 近视眼近距离用眼后的调节反应及波前像差变化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近视眼在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后的调节反应及波前像差变化规律。方法 145名研究对象分为正视眼组(n=46)和近视眼组(n=99)。分别测量调节幅度、调节反应量和波前像差(包括全眼、眼内和角膜高阶像差);观察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前后的全眼和角膜高阶像差变化;对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反应与像差变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调节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组调节反应量显著小于正视眼组(P<0.05)。与近距离诱发调节前比较,诱发调节后两组全眼像差均显著增大(P<0.05);近视眼组总高阶及其第3阶像差均显著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正视眼组的视网膜成像质量相关像差变化量与近距离用眼诱发调节反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近视眼组未发现类似规律性变化。结论近距离用眼后,近视眼同时存在调节反应不足、调节诱发高阶像差增加及像差增加缺乏规律性三种情况。提示对近视眼进行矫治时应兼顾调节和像差的针对性补偿,从而提高其视网膜成像质量。
- 牛蔚然马明明克里木江张正威柯碧莲
- 关键词:像差近视近距离用眼
- 干眼病的眼表炎症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干眼病是常见的眼病之一,为多因素引起的泪液紊乱和眼表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环路在干眼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多种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参与干眼病的发病和进展过程;泪腺功能单位既是炎症的触发部位,又是炎症因子的效应器官。本文从眼部炎症改变、泪液中的炎症因子以及介导炎症反应的细胞等方面综述干眼病的眼表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 克里木江柯碧莲
- 关键词:干眼病炎症眼表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