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全胜

作品数:33 被引量:348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艾滋病
  • 9篇性行为
  • 8篇高危
  • 8篇高危行为
  • 7篇男男性行为
  • 5篇行为者
  • 5篇男男性接触
  • 5篇男男性接触者
  • 5篇男男性行为者
  • 5篇接触者
  • 5篇干预
  • 5篇艾滋病高危行...
  • 4篇行为干预
  • 4篇知识
  • 4篇健康
  • 4篇HIV感染
  • 4篇城市
  • 3篇性病
  • 3篇同性爱
  • 3篇健康教育

机构

  • 26篇青岛市疾病预...
  • 13篇青岛大学医学...
  • 7篇青岛大学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青岛市疾病控...
  • 3篇河南省疾病预...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福利会国...
  • 3篇哈尔滨市疾病...
  • 3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青岛市卫生局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作者

  • 33篇储全胜
  • 14篇张北川
  • 14篇法仆
  • 12篇李秀芳
  • 12篇修翠珍
  • 7篇汪宁
  • 7篇张西江
  • 6篇于增照
  • 6篇刘明华
  • 4篇谭吉宾
  • 3篇童传良
  • 3篇王夏
  • 3篇崔兆麟
  • 3篇管文辉
  • 3篇张敬东
  • 3篇史同新
  • 3篇王忠东
  • 2篇王燕飞
  • 1篇吴绍文
  • 1篇苏磊

传媒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6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预防医学文献...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一届中国艾...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5篇200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岛市1999~2000年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对大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提高他们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和积极参与意识,使他们建立安全的行为,主动做好AIDS预防.方法1999年12月首先对青岛市10所高校学生会骨干进行了第一次专题预防艾...
姜珍霞储全胜王忠东常鲁山法仆郝毕
关键词: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文献传递
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比较(英文)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方法:113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成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组(A组)58例和苄星青霉素单一治疗组(B组)55例。结果:A组有效随访例数为55例;B组有效随访数为52例。1周内皮损消退率,A组为89.7%(35/39),B组为64.9%(24/37)。3个月TRUST阴转率,A组为40.0%(22/55),B组为21.2%(11/52),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1,P=0.039)。6个月TRUST阴转率,A组为67.3%(37/55),B组为42.3%(22/52),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5,P=0.012)。9个月TRUST阴转率,A组为90.9%(50/55),B组为73.1%(38/52),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0,P=0.022)。12个月TRUST阴转率,A组为94.5%(52/55),B组为82.7%(43/52),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71,P=0.068)。血清固定率,A组为1.8%(1/55),B组为9.6%(5/52)。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效果较单一使用苄星青霉素显著,表现在皮损消退时间快、梅毒血清阴转时间缩短,血清固定率降低。
董秀平李秀芳杜立娟汤占例苏磊吕文和储全胜
关键词:梅毒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血清固定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最新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健康是任何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疾病的重要原因.医源性感染又称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它的主要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情复杂、不易治疗(1,2).医院感染带来了很大一部分额外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经济负担.近年来,由于大量广谱抗生素滥用造成的压力、频繁的侵入性医疗操作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病原菌种类及其分布、耐药性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将国内外近十年来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刘明华储全胜
关键词:常见病原菌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抗生素滥用发病率经济负担
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干预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修翠珍姜珍霞储全胜王中东法仆郝毕
关键词:艾滋病行为干预
同性间的性与健康被引量:7
2008年
储全胜张北川
关键词:健康同性爱同性恋
青岛市市区部分人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与态度调查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居民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与防治态度 ,以便正确估计人们对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承受能力 ,并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 12月在青岛市市区于进行防治动员和培训之前 ,现场发放问卷 ,由调查对象无记名独立完成答卷。 [结果 ]调查 60 7人 ,大部分人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了解一些SARS防治知识 ;多数人了解SARS的病原体 ,但对传播途径、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及如何预防等知识掌握不够确切 ,对治疗、预后的认识较差 ,相当部分人对SARS感到紧张、害怕。如果成为密切接触者大多数人都会按要求接受医学观察。 [结果 ]大部分人了解一些SARS防治知识 ,对防治措施的态度比较正确 ,但部分人的知识还不够深入。
周锡科修翠珍储全胜
关键词:SARS知识流行病学
以互联网为最主要性交往途径的男男性行为者HIV/AIDS相关性行为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 研究以互联网为最主要性交往途径的男男性行为者(MSM)HIV/AIDS相关性行为。方法 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对9城市MSM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互联网问题应答者2178名。是否以互联网为最主要性交往途径者分别占45.6%和54.4%。73.1%的MSM曾登陆过男同性爱者(gay)相关网站,登陆者中83.0%曾通过gay网站寻找性伴,其中91.7%曾与gay网友见面并性交过。互联网组MSM近6个月同性性伴总数及口交、主动肛交和被动肛交性伴数分别为5.73个、5.13个、4.67个和3.51个,均明显少于非互联网组的10.3个、8.71个、8.26个和6.06个(P值均〈0.01);互联网组MSM近一年曾有同性群交应答百分比为16.7%,明显低于非互联网组的20.5%(P〈0.01)。互联网组MSM曾口交、肛交、近6个月有肛交及有固定性伴者应答百分比分别为94.7%、95.1%、83.4%和52.6%,均明显高于非互联网组的89.6%、86.5%、75.5%和46.7%(P值均〈0.01);互联网组MSM近一年参与同性指交、有出血性交及去异地性交者应答百分比分别为52.2%、36.4%和28.1%,均明显高于非互联网组的38.5%、21.9%和22.7%(P值均〈0.01),其中曾有过同性出血性交OR值最高,为2.04(1.68~2.47)。结论 互联网的利用对MSM人群HIV/AIDS相关性行为有双重影响。应充分利用gay网站对MSM进行健康教育和HIv/AIDS干预。
李秀芳张北川储全胜汪宁王燕飞于增照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互联网艾滋病性行为
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储全胜王德琴姜珍霞汪兆国谭吉宾
该课题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开展的一项对HIV感染者和爱滋病(AIDS)病人进行综合性干预的前瞻性研究。可延长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寿命,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关键词:HIV感染者干预措施
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需求状况调查
2006年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需求状况,以便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让被调查者写出3个最想了解的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问题,然后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各人群求询的知识以要求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窗口期”、目前艾滋病流行和治疗情况、临床表现、防治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较多,但不同人群需求的知识侧重点不同,他们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需求是不同的,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工作。
修翠珍法仆储全胜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
毒品使用对男同/双性爱者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毒品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中主要亚人群同性爱者(gay)、双性爱者(Bi)以及异性爱者(MH)艾滋病高危行为影响状况。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9城市2114例MSM的有效匿名问卷进行分析,分别比较三亚人群中使用毒品组与非使用毒品组高危行为。结果gay、Bi毒品组累计同性性伴数(中位数分别40.0个、20.0个)、累计同性口交性伴数(中位数分别20.0个、13.5个)、累计同性肛交性伴数(中位数分别20.0个、17.0个)均高于相应非毒品组(P<0.01)。gay、Bi毒品组曾参与向同性"买"性活动百分率分别为27.5%、31.0%,近1年曾去外地并与当地陌生男性性交百分率分别为50.7%、43.1%,均高于相应非毒品组(P<0.01)。gay毒品组16岁前曾遭遇过成年男性实施的非自愿性交发生率(18.3%)高于非毒品组(P<0.05)。Bi毒品组近6个月曾去gay活动场所与陌生男性性交百分率(62.7%)高于非毒品组(P<0.05)。MH毒品组近6个月同性肛交时使用安全套百分率(71.8%)、近1次与女性性交时使用安全套百分率(44.7%)均低于非毒品组,分别P<0.05,0.01。结论毒品使用增加了MSM中主要亚人群感染HIV的可能性,为有效减少HIV传播,应加强对MSM中毒品使用者的干预。
于增照张北川李秀芳储全胜汪宁汪照国周生建童传良张敬东管文辉崔兆麟王夏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行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