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华

作品数:619 被引量:6,751H指数:4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68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8篇医药卫生
  • 18篇经济管理
  • 18篇文化科学
  • 17篇哲学宗教
  • 9篇社会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88篇健康
  • 58篇卫生服务
  • 52篇血压
  • 50篇高血压
  • 49篇社区卫生
  • 47篇社区卫生服务
  • 34篇慢性病
  • 33篇自我管理
  • 32篇吸烟
  • 32篇疾病预防
  • 32篇公共卫生
  • 31篇疾病预防控制
  • 31篇干预
  • 30篇老年
  • 28篇自我
  • 26篇糖尿
  • 26篇糖尿病
  • 21篇影响因素
  • 21篇社区高血压
  • 20篇流行病学

机构

  • 543篇复旦大学
  • 64篇上海医科大学
  • 29篇江苏省疾病预...
  • 29篇卫生部疾病预...
  • 28篇山东省疾病预...
  • 27篇全国基层卫生...
  • 26篇浙江省疾病预...
  • 26篇江西省卫生厅
  • 25篇湖北省疾病预...
  • 25篇陕西省疾病预...
  • 23篇上海市疾病预...
  • 16篇上海市徐汇区...
  • 13篇上海市杨浦区...
  • 12篇上海市松江区...
  • 10篇上海市卫生局
  • 8篇潍坊医学院
  • 8篇上海市浦东新...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7篇上海市闵行区...
  • 6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613篇傅华
  • 87篇戴俊明
  • 75篇郑频频
  • 64篇高俊岭
  • 60篇傅东波
  • 51篇叶葶葶
  • 47篇李洋
  • 47篇郝模
  • 40篇王颖
  • 39篇孙梅
  • 38篇吕军
  • 38篇周志俊
  • 35篇沈贻谔
  • 34篇苌凤水
  • 32篇丁永明
  • 32篇叶细标
  • 31篇陈英耀
  • 30篇梁鸿
  • 29篇罗力
  • 28篇屈卫东

传媒

  • 75篇上海预防医学
  • 52篇环境与职业医...
  • 41篇中国卫生资源
  • 37篇中国健康教育
  • 31篇中华劳动卫生...
  • 25篇复旦学报(医...
  • 24篇中国慢性病预...
  • 23篇健康教育与健...
  • 2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5篇中国全科医学
  • 14篇中国初级卫生...
  • 13篇中国公共卫生
  • 1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0篇工业卫生与职...
  • 8篇卫生研究
  • 8篇劳动医学
  • 8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职业与健康
  • 6篇中国工业医学...
  • 6篇医学与社会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15篇2019
  • 26篇2018
  • 20篇2017
  • 18篇2016
  • 16篇2015
  • 25篇2014
  • 22篇2013
  • 17篇2012
  • 29篇2011
  • 32篇2010
  • 25篇2009
  • 20篇2008
  • 60篇2007
  • 37篇2006
  • 26篇2005
  • 29篇2004
6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矿尘接触与肺癌发病的危险度定量评价
1991年
本文对大厂矿长坡锡矿1960~1974年井下接尘的工人进行了一次回顾性定群研究。研究队列共1113人,贡献人年26780。观察期间死于肺癌45人,与全国、上海人口比较,SMR分别为2184和519。以累计接尘量作定量评价的结果表明,工人吸入的矿尘与肺癌发病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用对数线性模型拟合接尘量与吸烟量对肺癌发病的作用,发现接尘量与吸烟量同时引入模型后拟合优度最佳。控制吸烟因素后,不同累计接尘量水平对肺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逐次为4.18、5.20、13.01、16.07;控制接尘量后,不同吸烟量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4、4.19,接尘量与吸烟量及肺癌发病危险度都呈现剂量—反应关系,表明接尘和吸烟同时为肺癌发病的危险因子。
杨剑叶静傅华
关键词:金属矿肺肿瘤粉尘危险度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美国的头号杀手被引量:2
2002年
戴俊明傅华李洋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预防措施
做健康共治的全球典范被引量:1
2016年
在当今社会里,影响健康的因素非常复杂,且相互交织,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物质环境和行为方式等多个层面,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共同合作以及各种复杂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必须依靠整个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和健康产业融为一体,形成整个政府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平台,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
傅华郑频频
关键词:齐抓共管禁止吸烟爱国卫生运动良性互动关系
社区卫生服务的情景分析被引量:26
2004年
在对成都、沈阳、上海三城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定性与定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识别了影响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9个关键事件:建立与完善培训体系、建立筹资与补偿体系、服务功能的界定、政策稳定性与落实程度、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运转、内部运作机制的完善、建立有序的竞争机制及与社区多部门协调和支持机制的建立。构筑了未来发展的3种情景:乐观情景、无突变情景和悲观情景,为进一步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了依据。
尹文强安妮冯学山严非王克利傅华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情景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SWOT分析被引量:85
2004年
SWOT分析是西方企业最常用的一种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1,2].它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后被广为应用,成为战略选择工具之一.
尹文强傅华安妮冯学山严非王克利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SWOT分析
松江地区Ⅱ型糖尿病人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松江地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为该类地区人群Ⅱ型糖尿病干预对策与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 1 5 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 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糖尿病家族史 (OR =4 1 3 )、高血压 (OR =1 87)、高血脂 (OR =3 0 3 )和腰臀比 (OR =2 1 7)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具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肥胖者应加强干预工作。
朱凯旋陈平傅东波朱美英邱桦柳胜生傅华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阶段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80
2004年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CHS)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运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CHS的深入发展[1-3].同时,各方对CHS理念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综合调查发现,在CHS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创新与守旧、旧观念与新理念之间的冲突,传统的运作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惯性力量,因此,与CHS理念下的现代运作模式产生了各种冲突、磨合.虽然这是改革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这种现象不能持续太长时间,否则将可能产生恶性循环,带来严重后果.
尹文强傅华安妮冯学山严非王克利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关联被引量:67
2013年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医务工会下辖的8家三级医院职工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采用通用职业倦怠问卷(MBI-GS)中文版进行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评估,采用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SPS-6)中文版评估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状况。[结果]在2313份给出职业倦怠完整量表信息的有效问卷中,有74.2%的调查对象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倦怠率分别为73.2%和84.0%;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平均得分为15.24±3.89。不同年龄、岗位、工龄、职称、编制、倒班、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及职业倦怠间,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程度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学历间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社会经济水平和工作性质等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关联关系依然存在,说明这种关联不会因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工作性质的改变而不同。[结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间可能存在密切关联,即随着职业倦怠程度的增加,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程度越大。
黄丽戴俊明张浩程文红傅华
关键词:职业倦怠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社区干预研究被引量:40
2005年
目的确定社区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干预方案与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调查及文献评阅,确定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可干预因素熏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熏包括社区高血压诊治医生的培训,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组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和提供免费血压测量与随访等,评估干预的近期效果。结果高血压人群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比例由31.1%提高到49.6%。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上升,医患关系改善。人群血压控制正常率由26.1%提高到32.8%。血压控制率穴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雪提高了25.3%(P<0.01)。结论所确定的社区干预策略近期效果明显,通过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戴俊明傅华沈贻谔傅东波
关键词:高血压依从性社区干预
公共卫生视野下的健康传播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1传播学和公共卫生两个视野下对健康传播的解读 健康传播的概念,是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开始的,这是一次医学专家与社会科学学者的合作,证明了不同方式的健康信息支持能够对公众特定的健康干预产生效果,这一尝试让人们认识到,作为信息中介传播的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可以对人群的健康结局产生影响[1].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及实践起步较晚,早期主要是医学领域从实用性的角度将此概念引入.传播学者的长期缺席.
王帆傅华
关键词:健康传播研究公共卫生信息支持社会科学人际传播
共6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