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江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自然对流
  • 4篇相干结构
  • 3篇劳动力
  • 3篇换人
  • 2篇竖直平板
  • 2篇湍流
  • 1篇调价
  • 1篇应用程序
  • 1篇智能化
  • 1篇智能技术
  • 1篇数据发布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系统
  • 1篇数据需求
  • 1篇索赔
  • 1篇团队
  • 1篇人工智能
  • 1篇人工智能技术
  • 1篇人机
  • 1篇耦合性

机构

  • 11篇清华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11篇何江
  • 3篇符松
  • 2篇闫淑敏
  • 1篇唐敏
  • 1篇梁正

传媒

  • 1篇科研管理
  • 1篇力学学报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第九届全国现...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湍流热对流大尺度相干结构的POD分析
何江
关键词:自然对流相干结构POD方法混沌
中国3E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建立
该论文的目标是对3E研究项目的数据需求特点进行研究,据此确定合适的数据收集和发布方式,并建立可以投入运行的网上数据信息发布与收集系统,并收集一定数量的实际数据投入运行,为3E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系统的主要用户是清华大学、日...
何江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发布ASP数据需求
竖直平板间自然对流大尺度相干结构的POD分析被引量:16
2003年
POD方法是研究湍流相干结构的有效手段。将该方法应用于竖直平板间自然对流的问题,考虑到流场的热耦合性,采取了速度场与温度场相关联的POD分析。研究表明,该流场具有显著的结构性,流场中的主要含能流动形态为大尺度螺旋涡与纵向涡结构。用POD分析方法,得到广义“能量”在各模态间的分布,发现其分布有比较明显的收敛性。通过POD方法重构流场,可以用较少的模态捕捉到该流场的主要信息。
何江符松
关键词:相干结构自然对流湍流竖直平板大尺度结构
ChatGPT意义影响、应用前景与治理挑战
2023年
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新的里程碑式应用,在推出仅2个月后,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ChatGPT的火爆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入新的时代,将深度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未来变革。《中国发展观察》杂志本期特别策划专题“人工智能新时代”,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分别撰文,介绍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发展,展望了新技术驱动下相关行业发展的前景,同时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挑战及应对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梁正何江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程序CHATGPT
阿联酋NAJMAT项目索赔实践研究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工程索赔不仅是承包商减少风险损失,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承包商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益,因而受到双方的高度重视。 目前关...
何江
关键词:索赔调价
文献传递
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的互动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将机器视作与人工并肩协作互动的新型劳动力形态,以1999-2020年期间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结果发现:(1)劳动力与工业机器人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呈现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其同步双向互动效应现阶段仍较弱,且第二产业劳动力、三大产业总体劳动力均与工业机器人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强于机器对劳动力的反向影响,表明现阶段机器对劳动力的依赖和互动作用力要强于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反作用力,且人工对工业机器人主要呈现为补偿或创造效应,而机器对劳动力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3)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的影响要先发于劳动力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这两种效应较长期来看均体现为正向影响且呈人机混合劳动力协作共生、同步增长态势;(4)短期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人员总数的影响要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且工业机器人应用短期内综合受到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共同影响,而长期来看其主要受到第二产业劳动力影响。
何江何江闫淑敏邹昀瑾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VECM模型
“人-机-组织”共生系统:一个智能化组织理论框架被引量:1
2023年
智能化组织作为人、机、组织多元共生时代的组织新形态,但其至今尚缺乏适配的组织理论框架,因而适时构建新型组织系统理论体系,已成引导企业数智化实践和深化理论创新的重要议题。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和共生理论,创新性提出适配于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人-机-组织共生系统理论,并从生成逻辑、基本内涵、运作机理、内容范畴与研究议程等方面系统探讨其理论框架体系。结果发现:人-机-组织共生系统作为探讨人、机、组织交互关系的整合理论框架,其形态呈现“人-组织二元系统→人-技术-组织三元交互系统→人-机-组织三元共生系统”的演化态势,且具有人机协同共生化、员工-组织合作共赢化、机器-组织交互赋能化、人-机-组织共生一体化等特征。同时,人-机-组织共生系统可划分为简单人-机-组织共生网络、复杂人-机-组织共生系统以及广义人-机-组织共生系统等3种基本类型,其共生模式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竞争吞噬4种类型。此外,人-机-组织共生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范畴主要涉及人类员工、智能机器、企业组织、员工-机器共生关系、员工-组织共生关系、机器-组织共生关系、人-机-组织三元共生关系7个方面。人-机-组织共生系统作为新生理论体系,既可为智能时代组织系统变革提供更富诠释力度的理论新视角,也可为引领组织系统数智化转型实践提供理论框架新范式。
何江朱黎黎
关键词:共生理论
紧急报警联网系统运营服务模式研究
何江
关键词:紧急报警联网系统
湍流中相干结构的POD分析
POD方法,即本征正交分解方法,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取湍流中相干结构的手段.文中,我们基于DNS数据库,应用POD方法,对湍流状态下竖直平板间的自然对流和平面可压混合层流动做出分析.直接POD方法和snapshots方法(P...
符松唐敏何江
关键词:相干结构POD自然对流混合层
文献传递
员工与机器关系:基于制造企业“机器换人”实践的调研证据
2024年
员工与机器关系已成制造企业“机器换人”进程的关键议题,但源自企业微观层面一线员工实践证据知之甚少。基于典型制造企业员工调研访谈,探究“机器换人”实践进程中员工与机器关系概况及其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机器既在“换人”、也在变换员工工作,“局部‘机器换人’、总体人机共生”成企业实践总趋势,且被机器替代的员工呈现组织内外部双循环流动趋势;(2)已有组织在倡导员工把机器当同事,超六成受访者希望把机器当同事,超半数受访者表示其已把机器当伙伴而非工具或对手,且超四成受访者表示应加大“机器换人”力度;(3)机器既在“换人”、也在“助人”,员工则对机器“爱恨交加”,既担忧机器替代就业,又无法离开机器而独自作业,且“机器换人”对员工工作收入、效率、强度、时间、动力等均有双刃剑效应;(4)员工对待人机协作持积极态度,其总体更偏好与人而非机器协作,但也因角色情形而存在差异,即员工更偏好作为平级同事或上司的人类协作者而非机器,并偏好管理作为下属的机器而非人类;(5)机器特征(相较于员工特征)对人机关系影响效应总体更为凸显,且性别、技能熟练程度、机器智能自动化程度、操作界面设计合理性、机器技术支撑程度等存在显著的人机关系影响效应差异。研究所得结论可为引导制造企业“机器换人”实践提供经验借鉴,也为后续人机关系深化探究奠定基础。
何江何江闫淑敏夏青郭子颖马钰洁毕文琳谢显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