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但野利秋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海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酸酶
  • 3篇缺磷
  • 3篇磷酸酶
  • 3篇分泌
  • 2篇有机酸
  • 2篇植酸
  • 2篇植酸酶
  • 2篇酸性磷酸酶
  • 2篇土壤
  • 2篇小麦
  • 2篇根系
  • 2篇番茄
  • 2篇分泌性
  • 1篇冬小麦
  • 1篇盐分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盐碱土
  • 1篇盐渍土
  • 1篇引种

机构

  • 9篇北海道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烟台大学
  • 2篇东京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鸟取大学

作者

  • 10篇但野利秋
  • 5篇李明刚
  • 3篇田魁祥
  • 2篇孙景玉
  • 2篇雷玉平
  • 1篇王新元
  • 1篇祖伟
  • 1篇稻永忍
  • 1篇董文琦
  • 1篇李惠英
  • 1篇韩淑敏
  • 1篇刘晓楠
  • 1篇孙健
  • 1篇李桂兰
  • 1篇陈功
  • 1篇邹超亚
  • 1篇刘孟雨
  • 1篇李登顺
  • 1篇王隆飞
  • 1篇董宝娣

传媒

  • 2篇烟台大学学报...
  • 2篇生态农业研究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河平原盐碱土最近二十年的变化与生物生产被引量:1
2001年
海河流域平原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部分 ,历史上是有名的多灾低产地区 ,而盐碱化是重要灾害因素。近二十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达 ,用水量大大增加 ,尤其是地下水的利用 ,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程度减轻。但是 ,聚集在土体深层的盐分不仅影响生物产量 ,还潜伏次生盐碱化的威胁。表 1,参 3。
田魁祥李惠英但野利秋李伟强韩淑敏
关键词:华北平原水资源盐碱地土壤改良
分泌性磷酸酶及有机酸于根际分布状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运用特制的栽培设施将10mm范围根际土壤纵分为0.5mm,研究羽扇豆根系分泌物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羽扇豆根系分泌性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类主要分布在根际0~2.5mm范围内.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类能在近根处水解或活化土壤中磷。
李明刚但野利秋
关键词:分泌酸性磷酸酶有机酸根系
近滨海区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引种及耐盐性研究被引量:14
2000年
通过引种试验 ,对鲁梅克斯 K- 1杂交酸模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成分、耐盐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杂交酸模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 ,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含量高达 2 0 %~ 38% ;繁殖力强 ,一年可刈割 4茬~ 5茬 ,每公顷收获鲜草 1 50 t左右。按照抗逆半衰减定义 ,该牧草耐盐力为 0 .32 5% ,只能抗中等盐碱。但收获携盐能力较强 ,从平均盐离子含量来看 ,每种植 1 hm2鲁梅克斯 ,通过牧草收割 ,一年可携走土壤中的盐分 1 50 kg~ 2 0 0
董宝娣刘小京董文琦李登顺山崎.素直但野利秋
关键词: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营养牧草引种耐盐性
缺磷条件下番茄和羽扇豆分泌应答机制与磷需求的比较(英文)被引量:2
2001年
对番茄和羽扇豆在不同磷浓度水培中的应答机制作了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 ,在低磷条件下羽扇豆和番茄根系有机酸、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分泌量均有所增加 .但下列表现差异明显 :①羽扇豆根系酸性磷酸酶分泌量明显高于番茄 ,而植酸酶分泌量则趋势相反 .②羽扇豆根系有机酸的分泌增高量显著高于番茄 .③番茄诱发应答反应的介质磷浓度显著比羽扇豆高 (前者约为 30 0 μmol/L ,而后者为 10 μmol/L)④番茄诱导应答反应时的内部磷含量(PTPC)亦比羽扇豆高 (前者为 4.2mgP·g-1,后者为 1.5mgP·g-1) .以上结果显示 ,在正常生长过程中番茄对磷的需求量明显高于羽扇豆 ,可能是导致其对磷缺乏适应能力低下的重要因素 .同时缺磷条件下根系诱导分泌酸性磷酸酶、植酸酶和有机酸可能是植物获取磷酸盐 。
李明刚祝建洪孙健李桂兰王隆飞陈功但野利秋
关键词:磷缺乏酸性磷酸酶分泌番茄羽扇豆
在缺磷条件下诱导分泌植酸酶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运用透析膜水培收集作物分泌性酶蛋白,进而运用抗体及Westernbloting技术,证明番茄和热带牧草CIAT606在缺磷条件下分泌植酸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实验所用10种作物在缺磷条件下分泌性植酸酶活性均比适磷对照增加,其中番茄和热带牧草CIAT606增加率较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0.3和3.9倍。可以认为,分泌性植酸酶对促进某些作物有效利用土壤有机磷最多的形态——植酸态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李明刚祖伟但野利秋
关键词:植物缺磷植酸酶抗体
农田耕作与土壤盐分的变化被引量:2
1995年
雷玉平,田魁祥,孙景玉,山崎 素直,但野 利秋:农田耕作与土壤盐分的变化,《生态农业研究》,3(3)1995:71—74 采用原状土隔离池进行了盐分运移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含盐量0.11—0.28%的轻盐渍化或脱盐潮土处在不断脱盐过程中,平均年脱盐速率为0.0125%;小麦种植期,土壤处于返盐过程,盐分在上层积累;夏玉米种植期,土壤处于脱盐过程;盐分运动是一个盐离子的层次间传递过程,不同盐离子传递的强度不同,以氯根和钠离子变动最大,而硫酸根和钙离子变幅较小,碳酸根较稳定。
雷玉平田魁祥孙景玉山崎素直但野利秋
关键词:农田耕作脱盐
黑龙港地区脱盐潮土水肥盐对小麦产量的综合效应被引量:6
1994年
通过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黑龙港地区轻盐渍化潮土土壤盐分,地下水灌溉、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含盐量低于0.3%时,盐分每降低0.01%,可增产小麦121-208kg/ha;增施1kg/ha的P2O5化肥,可增产4.06-5.38kg/ha小麦;每1m3灌溉水可增产0.09-0.63kg/ha小麦,盐分还影响作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在耕作条件下,脱盐速率达到0.
田魁祥雷玉平刘晓楠孙景玉但野利秋山崎素直
关键词:盐渍土冬小麦灌溉施肥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旱地小麦生产限制因子分析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研究了1989—1993年不同降水年型(干旱、正常、湿润)条件下灌水和施肥对黑龙港地区旱作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和湿润年份,土壤贫瘠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施肥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但在干旱年份,土壤水分缺乏制约产量的增加,一次灌水可使产量翻一番,在灌一次水的基础上,每公顷施入100公斤氮和70公斤磷,产量则可以再翻一番。可见,增加肥料投入是旱作小麦产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刘孟雨王新元孙家灵但野利秋稻永忍
关键词:旱地小麦栽培
番茄植酸酶分离提纯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运用硫铵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FPLC和活性电泳等技术,从缺磷条件下生长的番茄根抽提物中分离提纯了植酸酶.该酶是分子量约为82kD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等电点5.5,最适pH为4.3,对植酸钠具有很高亲和力(Km=38μmol/L).番茄植酸酶活性受无机磷酸、钼和氟化物强烈抑制.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该酶谷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
李明刚郝亚桓但野利秋
关键词:植酸酶番茄提纯
缺磷条件下作物根系分泌性磷酸酶与有机酸的诱导研究被引量:16
1997年
本文选择低磷耐性较强的羽扇豆和低磷耐性较弱的番茄两种作物,在不同磷水平下水培,对其根系分泌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羽扇豆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分泌能力比番茄高2—3倍。番茄体内磷的生理临界浓度显著比羽扇豆为高,可能是其低磷耐性较低的重要原因。
李明刚邹超亚但野利秋
关键词:有机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