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亚民

作品数:319 被引量:1,157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2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9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9篇脊髓
  • 84篇细胞
  • 82篇脊髓损伤
  • 49篇干细胞
  • 45篇神经干
  • 44篇神经干细胞
  • 28篇神经元
  • 26篇神经再生
  • 26篇周围神经
  • 24篇神经生长
  • 24篇胶质
  • 23篇神经生长因子
  • 23篇神经营养
  • 23篇缺血
  • 22篇营养因子
  • 22篇神经损伤
  • 2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2篇分化
  • 21篇蛋白
  • 21篇应激

机构

  • 263篇第三军医大学...
  • 5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兰州大学第二...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解放军第98...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4篇重庆工学院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解放军第88...
  • 4篇解放军后勤工...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理工大学
  • 3篇重庆市中医骨...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解放军第八十...
  • 2篇解放军第三二...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315篇伍亚民
  • 107篇廖维宏
  • 100篇刘媛
  • 91篇龙在云
  • 78篇曾琳
  • 52篇陈恒胜
  • 44篇王正国
  • 41篇李应玉
  • 36篇高洁
  • 34篇王永堂
  • 33篇王莉
  • 33篇李民
  • 31篇李森
  • 27篇王莉
  • 26篇李强
  • 25篇杨恒文
  • 16篇杨策
  • 16篇邵阳
  • 15篇张海鸿
  • 13篇朱佩芳

传媒

  • 3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8篇中国临床康复
  • 16篇创伤外科杂志
  • 16篇中华创伤杂志
  • 14篇中国临床神经...
  • 13篇中国脊柱脊髓...
  • 12篇中国矫形外科...
  • 7篇中华物理医学...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第八届全国脊...
  • 5篇中国生理学会...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骨伤
  • 3篇伤残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23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15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10篇2008
  • 24篇2007
  • 10篇2006
  • 20篇2005
  • 28篇2004
  • 20篇2003
  • 22篇2002
3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后对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孕 1 4d大鼠胚胎脊髓组织移植到成鼠半切洞损伤的脊髓中 ,手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BDNF)、神经生长因子 3(NT - 3)、睫状神经生长因子 (CNTF)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移植组神经营养因子 1周、2周、4周都明显高于单纯损伤组 ,4周时移植组BDNF表达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1 )。结论
张强廖维宏王正国伍亚民李应玉
关键词:胚胎脊髓移植神经营养因子
NGF与CNTF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差异性及协同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4年
李强李民伍亚民
关键词:NGFCNTF周围神经再生协同性神经生长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一种实验操作用多功能固定夹持器
一种实验操作用多功能固定夹持器,包括夹持架体、动夹持臂、定夹持臂和调节螺钉;所述夹持架体由一根长横梁两端设置两根短纵梁构成,长横梁的中间有安装孔,安装在实验操作台的立臂上;在距长横梁的中间安装孔的左右等距离位置处分别固定...
高洁杨策刘宝松伍亚民刘良明
文献传递
一套用于对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保存的载玻片
一套用于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化学染色及保存的载玻片,其载物单元的承载面上具有不同深度、形状的用于容纳组织切片的凹槽,凹槽内表面光滑,每个凹槽对应有一块封片单元,封片单元片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封片单元上以其中心为基点,分...
刘媛叶有义谭波涛王莉伍亚民王正国
文献传递
原浆型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rotoplasmic astrocyte,PAS)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fibrous astrocyte,FAS)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定向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indole,dilactate,DAPI)标记的NSC分别与PAS、FAS共培养,10天后免疫组化法对分化神经元进行鉴定,显微镜下随机选取20个视野,每次计数100个细胞,计算NSC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NSC与PAS共培养后分化成的神经元比例较高,与胶质细胞的比例约为61%:39%;FAS与NSC共培养后分化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少,以胶质细胞居多,其比例约为41%∶59%。结论PAS与FAS相比更能促进NSC向神经元分化。
曾琳李民刘媛龙在云李书林伍亚民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
p75NTR基因修饰O2A祖细胞对成年大鼠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
本研究采用修饰的贴壁差异法进行O2A祖细胞的纯化,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诱导分化对其鉴定,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以Cre/loxP介导的细胞内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含不同启动子的p75NTR和EGFP腺病毒载体,完成对O2A祖细胞修饰...
李红运伍亚民廖维宏
关键词: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腺病毒载体皮质脊髓束
文献传递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其意义。方法:84只体重240~250g 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只,每组又分为造模后6h、12h、24h、3d、1周、2周、4周共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雌雄不限。实验组采用T10段脊髓的Allen′s打击模型,打击力度为10×2.5g·cm;对照组只暴露T10段脊髓。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称湿、干重量,计算湿干重之比;通过大体解剖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12h出现肺部出血和水肿,伤后3d最为严重,伤后1周开始减轻,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无肺组织出血及水肿。实验组大鼠伤后6h出现散在肺泡毛细血管充血,伤后12h肺泡毛细血管有少量出血,伤后3d出血、水肿达到高峰,伤后1周开始减轻,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伤后6h实验组大鼠肺的湿干重之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12h、24h、3d、1周、2周湿干重之比明显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4周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出现肺组织充血、出血和水肿,这可能是早期呼吸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的病理基础。
南国新廖维宏伍亚民王莉王旭
关键词:脊髓损伤肺组织病理变化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功能及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观察“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脊髓L4节段神经元单位放电及形态学改变情况。方法:32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模型组,记录正常组和手术后3个月以上模型组大鼠L4节段背侧角和腹侧角的脊髓单位放电(SCUDs)以及在加入乙酰胆碱(ACh)和皮下电刺激的情况下SCUDs情况。同时对L4脊髓和膀胱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背侧角SCUDs的平均频率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1)。在加入过量ACh(0.1mol/L)和连续电刺激(幅度7.6mA,持续200μs,频率4Hz)的情况下,模型组大鼠L4节段脊髓腹侧角SCUDs均受到抑制终止放电。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的左侧前角(以L4节段为主)可见NY单标的神经元,HE染色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吻合门神经根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类血管样结构存存。左侧脊髓L4节段前角组织轻度萎缩,部分前角神经元胞浆皱缩,核深染,少量细胞出现空泡样变,部分细胞核边集。部分侧角中间神经元则形态较好。具有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膀胱壁一侧肌层增厚。结论:人工反射弧建立之后,部分中间神经元由于在功能上的可塑性可能替代部分萎缩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乙酰胆碱可能参与了大鼠人工反射弧中L4脊髓节段腹侧角运动神经元网络的信息反馈过程。
刘洋伍亚民刘媛龙在云曾琳李应玉杨恒文
关键词:人工反射弧
组织工程脊髓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5年
侯天勇伍亚民张玉波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髓修复心血管系统功能慢性神经性疼痛排尿功能脊神经
p75NTR-ED-Fc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损伤中枢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涉及p75NTR-ED-Fc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应用。该p75NTR-ED-Fc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p75NTR-ED-Fc融合蛋白的表达效率和生物活性,p75NTR-ED-Fc融合蛋白能够...
王永堂鲁秀敏朱枫黄鹏伍亚民龙在云
文献传递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