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珺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粤港
  • 2篇粤港澳
  • 2篇身份
  • 2篇身份认同
  • 2篇文化产业
  • 2篇文化政策
  • 2篇港澳
  • 2篇城市
  • 2篇城中村
  • 1篇地理学视角
  • 1篇学科
  • 1篇遗产价值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管理
  • 1篇人类学
  • 1篇人文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现代...
  • 1篇深圳文化

机构

  • 10篇深圳市社会科...
  • 4篇深圳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0篇任珺
  • 2篇李蕾蕾
  • 1篇倪晓锋
  • 1篇李朝晖
  • 1篇廖明中
  • 1篇袁义才
  • 1篇王为理
  • 1篇吴燕妮

传媒

  • 2篇特区实践与理...
  • 1篇开放导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文化产业导刊
  • 1篇中国文化产业...
  • 1篇深圳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身份认同的人文湾区建设路径探讨被引量:2
2023年
身份认同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或价值的归属,文化是最重要的凝聚力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是塑造和丰富湾区共同精神价值内涵,助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身份认同建构受制于外在决定因素及表征机制。共建人文湾区关键在于交往实践中稳固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再生产,路径包括:重塑文化共同体及其身份表征、丰富基于集体记忆的认同实践、探索并改进湾区故事叙事策略、文化赋能基层协同治理新模式。
任珺
关键词:身份认同文化共同体文化实践
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并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平台作用日益增强。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便利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就业创业,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之间的人才流动及融合发展。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为研究视角,梳理了大湾区各地相关政策及研究文本,以深圳为例开展实证调查,对当前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探析。分析了在深发展的港澳居民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及对相关政策的满意度情况,为探索完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环境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并补齐短板提供参考。
陈思宇任珺卢威
关键词:就业创业
“文化科学”如何帮我们理解文化演化系统被引量:3
2018年
有别于社会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研究文化现象或文化系统的文化科学(The Science of Culture),"文化科学"(cultural science)在这本书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宗旨是"阐述文化的实际运行和功能"(第221页)。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哈特利及贾森·波茨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及专业领域,为这项合作性研究带来了鲜明的跨学科色彩。
任珺
关键词:文化科学文化系统文化现象跨学科人类学
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被引量:3
2018年
深圳不断优化创新政策,调整产业扶持方向,引导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前进。当前深圳文化产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文化产业新兴业态领域增速显著,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未来深圳文化产业相关政策要向调整、扶持、引导并重方向发展。
任珺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策
流动与关联:城中村社区遗产价值重构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深圳文氏聚居村落为例进行探讨,以延续城中村社区文脉及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从建构论视角提出城中村社区遗产价值重构的必要性。城中村祠堂作为宗族活动的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载体,面对全球/地方、现代/传统边界流动与碰撞的挑战,可通过功能及空间形态转型,完成社区公共文化领域再造;文天祥精神遗产及本土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可借助公共价值再认知,实现社区公共遗产的转化和地方性知识的建立。城中村社区遗产价值重构的核心是建立关联,遗产保护需要与社区经济发展、文化认同和社会整合共同发生作用,最终指向城中村社区文化、观念和治理制度的发育转型。
任珺李蕾蕾
关键词:城中村文化遗产保护
新时代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的前沿问题及研究趋势
2024年
当前我国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内容,既有全球性的命题,也有许多难以借鉴西方经验的中国实践议题。其问题意识及研究趋向,始终与新时期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及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有着内在的联系。我国艺术管理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为深化文化政策及渐进式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文化政策为协调艺术管理的内外关系作出具体规定、策略和计划。阐释相关概念、对象及环境的变化,探讨技术发展进程带来的深刻影响,重新关切艺术人文性本质特征,这些对艺术内部生态及外部环境时代变迁的关注,决定了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的问题意识和研究主题。种种新形态新问题亟需传统艺术管理变革,管理理念及政策规划也亟待与时俱进地做出调整优化,以最终实现艺术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目标。立足于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领域的共性特点、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揭示中国学界需要重点深化:文化融合与创新、创意与人文经济、文化治理现代化、文化可持续发展等研究范畴。这些范畴既来自于中国的实践经验,又吸收借鉴了国际社会普遍聚焦的论域,对于今后指导实践、开展国际学术对话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整体性视角来看,未来艺术管理的创新实践应投向长期可持续乃至社会整体发展,连接历史、当下及未来。
任珺
关键词:艺术管理文化政策
身份认同与文化建设路径探讨:以文化政策理论为视角被引量:3
2020年
文化政策是指有关文化产品(包括物质形式及精神内容)的生产和管理制度的公共政策。国家认同或归属认同是民族国家文化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及目标,世界局势发展凸显身份认同议题在文化政策研究中的重要性。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关注身份建构的路线,整合并运用各类资源,包括当前有效的、历史或传统可现代转化的、积极的并立足未来的资源。文化建设在实践层面,一是需要将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发展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二是需要将文化的参与性和开放性,作为现代文化建制的内在要求;三是需要平等或协商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创新并完善文化治理体系。
任珺
关键词:身份认同文化政策文化创新文化研究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反思被引量:2
2011年
区域发展文化产业,谈到其意义和作用时,以下两个西方理论观点经常被提及:其一,文化产业在产业规模和财富创造能力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这一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门类,其在区域分布的合理性主要取决于资源条件与优势、经济绩效、产业集中度及运输通讯成本等。
任珺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经济绩效产业集中度
广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文章回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并从经济、治理、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分析了广东省建设现代化的基础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广东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和目标,并指出广东要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现代化五位一体,积极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和鲜活经验。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廖明中王为理李朝晖袁义才任珺倪晓锋吴燕妮车秀珍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
城中村遗产价值——公共地理学视角与深圳案例被引量:10
2017年
运用公共地理学方法,讨论城中村的文化遗产价值。文章考察了新老两代村民和四类不同租户构成的核心群体,对于城中村的认知、记忆和情感的差异与代际隔阂。研究发现,以深圳为案例的南方中国的城中村,出现原住民业主被大量外来租户逐步替代、导致传统宗族村落文化难以后继、并从"落脚城市"向"可居社区"成熟转变的发展趋势。城中村的文化遗产被识别为"半村半城"的混合型生活文化、以乡镇企业工业遗存和非正规经济为代表的生产文化、凝结移民草根之奋斗精神的理性文化,以及凸显城中村生命活体的感性文化等四个类型。文章认为城中村文化遗产的价值,需要通过社会(代际)与地域空间的双重尺度提升,在公共地理学讨论平台,达成共识。
李蕾蕾任珺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遗产工业遗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