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朝阳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大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电泳
  • 1篇疫霉
  • 1篇疫霉根腐病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素内酯
  • 1篇玉米
  • 1篇色谱
  • 1篇双向电泳
  • 1篇水稻
  • 1篇突变体
  • 1篇逆流色谱
  • 1篇柱色谱
  • 1篇萃取
  • 1篇藜芦
  • 1篇微萃取
  • 1篇相关蛋白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华南热带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任朝阳
  • 2篇于晶
  • 2篇关荣霞
  • 2篇郝再彬
  • 2篇郑服丛
  • 2篇常汝镇
  • 2篇邱丽娟
  • 2篇苍晶
  • 2篇刘章雄
  • 2篇李英慧
  • 2篇陈丽霞
  • 1篇闵丽

传媒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花粉管通道法在单子叶作物遗传转化上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文章综述了花粉管通道法进行遗传转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单子叶作物上的应用,对其在遗传转化中所涉及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转化的操作步骤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于晶任朝阳闵丽苍晶
关键词:花粉管通道法水稻小麦玉米
油菜素内酯(BR)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以抗、感疫霉根腐病的2个品种和一对矮秆突变体与野生型为材料,研究BR对抗大豆疫霉根腐病防御反应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目的是明确BR对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作用效果,鉴定矮秆突变体的抗性。酶活测定表明,接种使大豆叶片的POD和PAL活性显著增强,说明病原物诱导使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加BR接种处理(B^+P^+)比加BR不接种处理(B^+P^-)的POD和PAL活性有一定的增强,表明BR对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有一定的抗性效果;挑战接种鉴定表明,东农42属于感病,而东泽11属于中间类型,施加BR后对这两个品种的抗性均有增强作用。
陈丽霞李英慧郑服丛任朝阳关荣霞刘章雄郝再彬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酶活性大豆疫霉根腐病
次生代谢物白藜芦醇研究概述被引量:24
2005年
对白藜芦醇的发现、结构与特性、分离方法及其作用等方面作了简要概述。白藜芦醇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反式结构是其稳定结构,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渗漉和加热回流,纯化方法有柱色谱、薄层色谱和高效逆流色谱,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固相微萃取(SPME)法等。药理作用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于晶任朝阳苍晶
关键词:白藜芦醇次生代谢物免疫调节作用固相微萃取逆流色谱柱色谱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大豆矮秆突变体相关蛋白被引量:10
2007年
矮秆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以大豆野生型东农42和矮秆突变体东泽11为材料,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水平对两个材料的差异蛋白质进行筛选,目的是鉴定与矮秆突变体相关的蛋白,为基因克隆提供依据。通过对酚(Phenol)法与TCA/丙酮沉淀法二种提取方法、100μg和200μg两种加样量、考马斯亮蓝染色和银染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发现用丙酮沉淀法提取叶片可溶性总蛋白、加样量为200μg进行电泳,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效果较好,从而建立了大豆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优化体系。用该体系对野生型与突变体叶片全蛋白的差异分析,鉴定出9个蛋白差异点,其中6个上调表达,3个下调表达。
陈丽霞李英慧任朝阳关荣霞刘章雄郑服丛郝再彬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矮秆双向电泳蛋白质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