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惠莉

作品数:17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小麦
  • 6篇赤霉
  • 5篇幼胚
  • 5篇细胞
  • 5篇小麦幼胚
  • 4篇霉病
  • 4篇赤霉病
  • 3篇普通小麦
  • 3篇细胞工程
  • 3篇基因
  • 3篇创制
  • 2篇毒素
  • 2篇遗传学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再生株
  • 2篇体细胞无性系
  • 2篇细胞遗传

机构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榆林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共陕西省委...
  • 1篇宝鸡市农业科...

作者

  • 16篇陈耀锋
  • 16篇任惠莉
  • 10篇李春莲
  • 10篇韩德俊
  • 8篇郭东伟
  • 4篇宋运贤
  • 3篇梁虹
  • 3篇张小红
  • 3篇李振岐
  • 3篇王睿辉
  • 3篇闵东红
  • 2篇曹团武
  • 2篇郭月霞
  • 2篇亢福仁
  • 2篇权军利
  • 2篇陆和平
  • 1篇高秀武
  • 1篇傅建熙
  • 1篇李春莲
  • 1篇高宁

传媒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5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被引量:21
2002年
幼胚胚龄和供体植株的基因型都会影响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产生。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 (出愈率 )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差异显著。在最适胚龄条件下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出愈率的影响不大 ,而主要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在培养当代 ,以小偃 2 2、千斤早和西农 88(1)
王睿辉陈耀锋梁虹任惠莉李春莲
关键词:胚龄基因型小麦体细胞无性系
小麦抗赤霉细胞工程改良及抗性系遗传研究
研究表明,在相近浓度条件下,采用诱导培养基中镰刀菌毒素胁迫定向选择抗赤霉变异体的机率远大于在继代培养基中镰刀菌毒素胁迫定向选择抗赤霉变异体的机率;同一筛选方式中,胁迫筛选的镰刀菌毒素浓度越高,筛选的效率越高;通过毒素胁迫...
陈耀锋权军利任惠莉李春莲郭东伟韩德俊
关键词:小麦细胞工程再生株
文献传递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毒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为了给普通小麦抗赤霉细胞工程育种中抗毒素细胞系选择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离体培养条件下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毒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毒害作用,这种毒害作用降低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组织质量,显著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再生频率。同时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降低了幼胚愈伤组织产量,并随胁迫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产量迅速下降。禾谷镰刀菌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表现出基因型间的差异,对感病基因型的毒害作用远大于抗病品种。
高宁陈耀锋李春莲郭月霞张晓红任惠莉郭东伟
关键词:禾谷镰刀菌毒素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赤霉病禾谷镰刀菌
普通小麦基因转化中良好受体系统的建立被引量:5
2004年
 对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高频率再分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暗培养条件下诱导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频率显著高于散光和2000lx光照条件;大田生长的小麦比温室盆栽小麦的幼胚脱分化和再分化频率高。小麦主茎穗部的幼胚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显著高于小麦分蘖茎穗部的幼胚组织。不同年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及不同胚龄幼胚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有一定差异。通过诸多因素的优化和最适幼胚组织的选择,可建立小麦基因转化中不依赖于基因型的良好受体系统。
陈耀锋曹团武丁云姣李春莲郭月霞韩德俊任惠莉郭东伟奚亚军
关键词:小麦再分化受体系统
激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高频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41
2001年
研究了 3种外源激素对 3个小麦品种 (系 )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D能显著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 ,并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 ,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适用质量浓度为 2 .0~ 3.0 m g/ L ,2 ,4- D的这种作用能被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所加强 ,这种作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间是有差异的 ,在质量浓度 0 .1~ 2 .0 m g· L- 1 内 ,随 KT浓度的升高 ,6 - BA浓度的降低 。
王睿辉陈耀锋高秀武秦震霓任惠莉韩德俊梁虹
关键词:小麦外源激素幼胚
普通小麦霉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
陈耀锋韩德俊李春莲任惠莉陆和平
1、镰刀菌毒素的提取、纯化、鉴定、热稳定性及作为筛选剂赤霉突变体的可行性研究。2、普通小麦单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单倍体细胞无性系统抗毒素细胞的离体选择、抗毒素特性鉴定等技术体系的建立。3、普通小麦体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育种技术细胞工程
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及再生R_1、R_2代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了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和再生R1、R2代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变异,结果表明,粗毒素对3个不同基因型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胚芽萌发及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绿苗分化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①毒素浓度为6.0g/L时,愈伤组织生长受明显地抑制,但胚芽萌发生长受到促进,低于此浓度时,毒素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毒素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苗分化均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前者的抑制作用最强;③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 ̄4.5g/L,在这一浓度范围内对愈伤组织形成无影响,而对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有明显抑制,但又能使其保持有一定的分化能力。④经毒素筛选的抗耐毒素细胞系再生R1代植株中,抗病穗的比例明显提高,R2代再生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分离,并趋向于感病方的分离。
张小红陈耀锋任惠莉闵东红
关键词:抗赤霉病性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生长绿苗分化萌发生长
两个小麦抗赤霉变异系的抗性及RAPD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下,通过幼胚培养无性系的筛选,获得了QK-02和HK-04两个抗赤霉病的小麦变异系,与其供体亲本相比,抗赤性明显提高,其它个别性状虽略有改变,但其综合性状表现与其亲本基本相似。用524个随机引物对两个变异系和各自亲本及苏麦3号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变异系QK-02与亲本西农1376间存在多态片段的引物有11个,变异率为2.1%,在这些多态片段中,S3471220和S3751360在苏麦3号上也能检测到;变异系HK-04与亲本花育888间有15条引物有多态片段,变异率为2.86%,在这些多态片段中,S149620在苏麦3号上也能检测到。RAPD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抗赤霉变异系与亲本的抗病性差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其抗赤霉病性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在抗病变异系与亲本及苏麦3号上筛选到的3个分子标记(S3471220、S3751360和S149620)可能与小麦赤霉病抗性有关。
张小红陈耀锋任惠莉闵东红
关键词:小麦RAPD赤霉病
小麦抗条锈新种质的创制 Ⅱ.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利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研究了普通小麦和六倍体小黑麦正、反交F1减数分裂中期 染色体配对行为。结果表明,六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黑麦2种杂交方式杂种,F1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异,前者单价体数目多于理论值,后者则少于理论值,但二价体数目两者都少于理论值。同时后者多价体和环状二价体的数目要高于前者。另外,2种杂交方式均出现了一定数量染色体配对异常情况。
陈耀锋宋运贤亢福仁李春莲郭东伟李振岐韩德俊任惠莉
关键词:小麦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细胞遗传学
小麦幼胚体细胞无性系及其继代过程的微观结构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由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幼胚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继代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胚性无性系和非胚性无性系的结构差异。结果发现,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的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微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体细胞之间的组织形式上,胚性无性系发生能力强的小麦具有较好的细胞组织形式,胚性无性系发生能力弱的小麦其体细胞组织形式也较差。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体细胞胚性无性系在组织结构上趋于无序化,且这种无序化的进程也受到小麦基因型的影响:对于耐离体培养小麦,在经历多次继代后,组织的有序化程度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对于胚性无性系产生频率低的小麦,不仅其早期培养过程中胚性细胞所占的比例较低,且组织间的有序性很快在有限的继代过程中趋于崩溃。
梁虹陈耀锋王睿辉任惠莉李春莲韩德俊
关键词:小麦幼胚胚性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