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思坡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弯曲菌
  • 4篇细胞
  • 4篇空肠
  • 4篇空肠弯曲菌
  • 3篇免疫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瘤
  • 2篇杂交瘤细胞
  • 2篇质控
  • 2篇质控物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2篇干细胞
  • 2篇病患
  • 1篇蛋白尿
  • 1篇导管
  • 1篇低温冻存
  • 1篇冻存

机构

  • 8篇徐州市中心医...
  • 4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市康复医...

作者

  • 13篇任思坡
  • 5篇李全双
  • 5篇韩光宇
  • 4篇谭昆
  • 3篇梁军
  • 3篇孙万邦
  • 2篇杜联峰
  • 2篇黄俊琼
  • 2篇沈红艳
  • 2篇徐湛
  • 1篇吴秀娟
  • 1篇余妍
  • 1篇拾莉
  • 1篇李振江
  • 1篇罗小虎
  • 1篇罗军敏
  • 1篇姚新生
  • 1篇吴燕
  • 1篇谭昆

传媒

  • 2篇中国校医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滤细胞移液管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细胞移液管,包括吸头和吸管,所述的吸管由上导管和下导管构成,上导管内孔与下导管内孔由通孔相连通,下导管在远离上导管一端与吸头相连接,所述的吸头由头部的圆筒和尾部的锥体构成,...
任思坡梁军王书安张小林谭昆韩光宇李全双邓演超
文献传递
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009年
目的表达CJ PEB1重组蛋白,制备并鉴定CJ PEB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诱导培养工程菌E.co-li BL21(DE3)表达CJ PEB1重组蛋白,以PEB1蛋白溶液与等体积的佐剂完全乳化作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无菌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建立杂交瘤细胞株。将建株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诱生腹水制备抗体,应用间接ELISA法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腹水中抗体的效价,应用Western-blot和玻片凝集试验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得到高纯度的CJ PEB1重组蛋白,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与预计的理论值相符。获得两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株杂交瘤细胞诱生的腹水,经间接ELISA法检测,腹水中的抗体效价分别为8×104和5×104,经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效价均为1∶16。通过Western-blot鉴定,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均与PEB1蛋白特异性地结合;其诱生的腹水与CJ菌液混合出现凝集现象,而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菌液混合均未出现凝集现象。结论成功建立了两株稳定分泌抗CJ PEB1重组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了抗CJ PEB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今后研究多种检测CJ的方法创造了条件。
任思坡孙万邦杜联峰余妍黄俊琼罗军敏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建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与K562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ADSCs至第3代并鉴定。ADSCs和K562细胞共培养,以单独K562细胞孔为对照,均分别接种24孔。于第1、3、5、7 d分别选择6孔细胞,计数细胞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重复测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培养出ADSCs并鉴定成功。细胞生长曲线图显示,随着培养时间从第0 d至第7 d,单独培养组的K562细胞和共培养组的K562细胞增殖速度均越来越快,培养至第3、5、7 d时,单独培养组的K562细胞平均数量分别为(2.85±0.08)×10^(4)/mL、(10.70±0.36)×10^(4)/mL、(39.00±0.30)×10^(4)/mL,共培养组的K562细胞平均数量分别为(2.67±0.11)×10^(4)/mL、(10.01±0.19)×10^(4)/mL、(38.00±0.37)×10^(4)/mL,2组细胞同一天的增殖细胞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ADSCs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张小林任思坡任思坡韩光宇谭昆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K562细胞共同培养技术增殖
CJ PEB1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
目的:表达CJ PEB1重组蛋白,制备CJ PEB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为建立血清学方法检测CJ感染创造了条件。 方法:1、PEB1重组蛋白的获得及SDS-PAGE分析<'[1]>.取工程菌E. co...
任思坡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基于社区人群的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率的6年随访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利用观察性队列研究分析社区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率的相关性,探讨尿酸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江苏徐州地区某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者均未患有高血压疾病。收集参与者的人体测量学资料、问卷调查资料和血清生化检查资料,根据尿酸四分位水平将人群分为四组,每年收集四组参与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参与者同一月内3次血压达到高血压状态则视为出现终点事件,统计分析尿酸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随访最后共826例参与者被纳入研究。结果随访6年,四组参与者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34.5%、39.2%、41.0%和45.6%,除第1年、第2年四组发病不存在趋势外,其余4年的高血压的累计发病数均是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在未校正其他指标的情况下,Q4组相比与Q1组高血压的发病率为3.982倍(P<0.01),校正各代谢因素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仍为2.296倍(P<0.01),显示尿酸与高血压发病独立相关。结论尿酸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尿酸较高的人群患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可能尿酸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李祥科李盛世张小林任思坡
关键词:尿酸高血压随访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质控物的制备及质控图的绘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自制HCV-RNA荧光定量PCR室内质控物,利用Excel绘制质控图。方法取某一浓度HCV-RNA阳性血清,稀释至一定浓度,分装数管,-70℃保存。首次分两批(A组:第1批在最佳条件下检测;B组:第2批在常规条件下检测)连续检测20次,计算均值的对数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绘制常规条件下质控图,进行室内质控动态监测;第2次(C组:第3批在常规条件下检测)标本-70℃保存12月后,连续检测20次,计算均值的对数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 HCV-RNA室内质控常规条件下及标本-70℃保存12个月后,均值的对数值分别为5.023、5.041;标准差分别为0.228、0.231;变异系数分别为4.54%、4.58%;经两组均数对数的显著性t检验,均值的对数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标准差、变异系数之间相差很小。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质控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质控图绘制方便,适合PCR实验室对HCV-RNA荧光定量的室内质控。
邓演超李全双沈红艳徐湛任思坡
关键词:室内质控质控图
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含弗氏佐剂的纯化PEB1重组蛋白为疫苗,分别经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含量,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效应。CJ菌液攻击实验,观察攻击后小鼠的精神状态、病死情况,并做血液、肠道分泌液细菌培养。结果用PEB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出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能有效地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加入刺激原的各实验组SI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PEB1重组蛋白免疫接种后可诱导出高滴度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能有效保护小鼠免受大剂量空肠弯曲菌的攻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细菌攻击实验结果表明,PEB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使实验动物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力,明显降低动物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并能有效地降低血液和肠道分泌液的细菌含量。
李振江孙万邦任思坡黄俊琼杜联峰姚新生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免疫原性
空肠弯曲菌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2008年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菌除引起腹泻、发热外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格林巴利综合征。因此,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十分必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建立了多种检测空肠弯曲菌的方法,现综述近年来用于检测空肠弯曲菌的基因检测技术。
任思坡孙万邦
关键词:基因
-80℃冰箱直接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80℃冰箱直接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非程序降温方法-80℃冰箱冻存CIK,于冻存后6、12、18周复苏,通过LDH释放法分别测定其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新鲜未经冻存的CIK的杀伤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未冻存的CIK在培养至第11天时,有较多贴壁成团细胞,而冻存后复苏培养的CIK贴壁成团细胞较少。比较各组细胞杀伤活性,冻存6、12周后复苏的CIK与未冻存的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冻存18周后复苏的CIK的杀伤活性与未冻存的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80℃冰箱直接冻存CIK,在12周内复苏应用于临床治疗较好。
吴秀娟任思坡罗小虎韩光宇谭昆
关键词:深低温冻存杀伤活性
自制HBV—DNA质控物的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制备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质控物,评价其稳定性。方法收集HBv_DNA阳性新鲜血清及HBV—DNA阴性新鲜血清,去除其他阳性指标(HAV—Ab,HCV-Ab,HIV—Ab和梅毒抗体)的标本后,分别充分混合,使用HBV-DNA阴性混合血清将HBv_DNA阳性混合血清稀释至一定浓度后,灭活、分装,随机分为5组,即A,B,C,D和E组。A组:立即在最佳条件下和常规条件下,应用HBV—DNA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20次;B组:放置4℃冰箱48h后检测;C组:放置4℃冰箱48h后,再置-20℃冷冻24h后复融检测;D组:在满足C组条件后,置-20℃冰箱冷冻24h后二次复融检测;E组:置-20℃保存12个月复融后检测。各组质控物均在常规条件下检测20次,分别计算各组均值的对数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A,B,C,D,E组HBV-DNA质控物均值的对数值分别为4.611,4.590,4.600,4.638和4.571,经方差分析F-2.32〈F0.05(4,95)2.47,P〉0.05,均值的对数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标准差分别为0.211,0.198,0.221,0.191和0.214;变异系数分别为4.5%,4.3%,4.8%,4.1%和4.6%,标准差、变异系数之间差异很小。结论HBV—DNA质控物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适合临床检验中心进行室间质评(EQA)或现场EQA。
邓演超李全双沈红艳徐湛任思坡
关键词:质控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