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立芹

作品数:15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冬小麦
  • 8篇小麦
  • 6篇气候
  • 4篇冻害
  • 3篇气候适宜度
  • 3篇风险分析
  • 2篇遥感
  • 2篇干旱
  • 1篇单产
  • 1篇低温寡照
  • 1篇冬季冻害
  • 1篇冬麦
  • 1篇冬麦区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冬小麦生产
  • 1篇冬小麦生长
  • 1篇遥感技术
  • 1篇玉米
  • 1篇预警
  • 1篇运行性

机构

  • 10篇河北省气象科...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河北省气象与...
  • 3篇河北省气候中...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河北省生态环...
  • 1篇唐山市气象局

作者

  • 15篇代立芹
  • 9篇李春强
  • 6篇康西言
  • 6篇姚树然
  • 5篇魏瑞江
  • 4篇张文宗
  • 3篇于长文
  • 2篇李国春
  • 2篇李强子
  • 2篇吴炳方
  • 1篇李志宏
  • 1篇关福来
  • 1篇赵春雷
  • 1篇余卫东
  • 1篇李江波
  • 1篇高建华
  • 1篇徐新刚
  • 1篇王振庄
  • 1篇郭淑静
  • 1篇王云秀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内23个农气站点1980~2006年冬小麦全生育期观测资料、种植区内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降水、日照、地面温度),分析了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发生规律和地域分布特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候不断变暖的大背景下,诱导小麦冻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代立芹张文宗
关键词:冬小麦冻害
河北冬小麦冬季不同类型冻害气候指标及风险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河北省1981—2010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冬小麦冻害灾情资料及品种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法,依据Bayes判别准则,建立了初冬剧烈降温型、冬季长寒型和融冻型3大主要类型冬季冻害气候指标;依据风险分析原理,结合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各类型冻害的气候风险概率指数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初冬剧烈降温型冻害主要受越冬前后降温过程的降温幅度和过程最低气温影响;长寒型冻害主要受越冬期寒冷程度影响,包括越冬天数及越冬期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低于临界温度的天数及其累积负积温两个方面;融冻型冻害主要受平均气温回升到0℃以上后出现的低温过程的极端最低气温影响。北部麦区以长寒型冻害风险为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唐山、秦皇岛两市中北部和保定西北部;中南部麦区以融冻型和初冬剧烈降温型冻害风险为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邢台和邯郸两市东部、保定西北部。
代立芹康西言姚树然李春强于长文王猛
关键词:冬小麦冬季冻害气候指标风险分析
河北省冬小麦生产干旱风险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河北省冬麦区49个气象站1980—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其相应的冬小麦产量资料,选取三种干旱指数,根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了气候干旱、作物干旱、产量灾损三种风险度,并进行了相应的风险区划,根据区划结果提出了不同风险区的减灾对策。结果表明:(1)冬麦区气候干旱风险以中风险或较高风险区域为主,作物干旱风险则以较高风险区为主,产量灾损低风险区域较大。(2)气候干旱、作物干旱、产量灾损各等级风险区分布无明显相关关系,产量灾损风险与各地的灌溉条件关系密切。(3)产量灾损各风险区应采取不同的减灾对策,高风险区应以防旱为主,采取一系列保墒措施,提高自然水分利用率;较高风险区应以抗旱防旱为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灌溉条件;中低风险区应以发展优化灌溉制度为主,实现节水高产。
康西言李春强代立芹
关键词:冬小麦干旱风险分析减灾对策
作物单产预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6年
产量预测一直是各国普遍关心的课题,经过多年研究,现在已经形成农学预测方法、统计预测方法、经济学预测方法、气象预测方法、遥感预测方法等多种预测方法。本文综合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出发点及原理,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结合各方法的特点,认为在探索作物产量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遥感作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辅以气象信息和农学信息等其他参量,建立准确反映产量形成规律的综合估产模型,进行产量预测已成为大面积估产的发展方向。
代立芹吴炳方李强子李国春徐新刚
关键词:作物
河北省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8
2011年
利用河北省1981-2007年冬小麦产量资料和冬麦区23个农业气象站点冬小麦全生育期观测资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小麦冬前各生育期、北部麦区起身期、中南部抽穗-开花期平均气温下降,其他发育期平均气温升高;各发育期平均日照时数减少;降水总量冬前增加,冬后减少。冬小麦冬前生育期延后,冬后生育期提前;播种-分蘖期和抽穗-成熟期延长,其他发育期缩短,实际生长天数变化不大。不同生育期内气象要素对冬小麦发育进程和产量影响不同:气温是影响发育进程的主要气象因子,各发育期内均有较大影响;降水对返青后发育进程影响较大;日照主要影响灌浆成熟期。北部麦区气象产量主要受冬前分蘖期、越冬期、起身-拔节期的气温,开花-成熟期的气温和日照,拔节-抽穗期的降水量影响;中南部麦区气象产量主要受全生育期降水量(以返青-抽穗期最为突出)、开花-成熟期的气温和日照影响。
代立芹李春强魏瑞江姚树然郭淑静
关键词:气候变化冬小麦生育期日照时数降水量
基于Copula函数的河北省夏大豆干旱风险特征研究
2023年
干旱是河北省夏大豆生育期内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选用1991-2020年河北省夏大豆种植区97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以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划分干旱等级,基于游程理论提取干旱事件的历时和烈度,采用Copula函数分析干旱事件的同现重现期,以及干旱事件同现重现期与大豆单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干旱历时、干旱烈度的高值区位于邢台、邯郸,干旱频次的高值区位于石家庄西部、保定西部、廊坊北部,说明高频次的区域不一定是长历时、强烈度干旱过程的分布区域。(2)河北省夏大豆干旱历时以威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为主,而干旱烈度以广义极值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为主。(3)Frank-Copula函数为河北夏大豆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最优联合分布函数。(4)时长为3旬的干旱事件重现期最小,重旱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廊坊、保定、石家庄中西部、沧州中东部、衡水、邢台、邯郸;时长为11旬的各等级干旱仅邯郸中东部为相对高风险区,其它大部地区为低风险区,即时长为11旬的干旱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较小。(5)大豆单产与干旱时长、干旱烈度的相关系数75%的站点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与重现期的相关系数所有站点均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甚至1个站点通过了P<0.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重现期更能反映干旱事件对产量的影响,长历时、高烈度干旱事件的重现期低值区为干旱的高风险区。
高建华高建华常宇飞康西言代立芹李春强
关键词:干旱夏大豆COPULA函数
阜平山区草莓错季栽培的生物表现及适宜区域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田间试验和平行观测气象资料,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气候要素计算模型,研究了阜平山区种植草莓的生物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在阜平山区种植草莓能够安全越冬、开花、结果,草莓发育期滞后于河北平原,从而达到错季生产的目的;其草莓品质优良,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河北平原对应的草莓品种;阜平山区错季草莓的适宜发展区域为海拔900~1200m的地区。
魏瑞江张文宗代立芹
关键词:种植区划
粮食单产遥感预测方法被引量:7
2006年
本文介绍了通过时序遥感植被指数进行粮食单产预测的方法。以NOAA-AVHRR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提取区域作物生长过程曲线,并对曲线进行时序分析,提取曲线特征参数,采用参数-产量拟合法、产量分解法和产量差值法三种建模方法,分别对各参数与粮食单产、波动单产和差值单产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区域粮食单产敏感因子,并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单产预测模型,从三种模型中选取置信度最高的模型作为最终单产预测模型。依据此方法对全国26个秋粮主产省份2004年单产进行预测,并将最终的预测结果与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误差在-4.9至11.59之间,相关系数为0.947。
代立芹吴炳方李强子李国春
关键词:粮食单产遥感数据源
基于气候和土壤水分综合适宜度指数的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模型被引量:29
2012年
利用河北省16个农气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灌溉记录和8个冬小麦主产市产量资料,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和模糊数据理论,建立了综合反映冬小麦生长期气象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的气温-日照-土壤水分适宜度评价模型,并以旬为时间步长,建立了基于气温-日照-土壤水分适宜度指数的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气温-日照-土壤水分适宜度指数克服了气温-日照-降水适宜度指数仅考虑水分状况中降水条件的不足,能够客观反映冬小麦生长期的气象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与冬小麦产量变化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性高于气温-日照-降水适宜度指数;动态产量预报模型对1981-2008年历史拟合检验和2009-2010年预报试验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1%和1.2%,误差较小,表明建立的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模型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代立芹李春强康西言姚树然
关键词:冬小麦气候适宜度
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变化分析被引量:51
2010年
利用河北省冬麦区23个农气观测站1981-2007年冬小麦冻害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河北省冬小麦冻害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北省冬麦区冬季平均气温、小麦越冬期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最低气温出现时过程降温幅度无明显减小趋势;冬小麦越冬期负积温明显减少。冬小麦冻害发生率自1986年起逐渐下降,1995-2000年没有冻害出现,2000年后中南部地区冻害发生率又呈现上升趋势,且多以入冬剧烈降温型冻害和融冻型冻害为主。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冷暖交替突变、弱冬性品种小麦的引入、抗寒锻炼时间缩短和强度减弱及栽培管理不当是导致冬小麦冻害发生率回升的重要原因。因此,虽然气候变暖,但冬小麦冻害防御仍不容忽视。
代立芹李春强姚树然张文宗
关键词:气候变暖冬小麦冻害冬麦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