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昕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4篇多巴
  • 3篇心肌
  • 3篇心肌缺血
  • 3篇缺血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道
  • 3篇小肠
  • 3篇小肠推进
  • 3篇教学
  • 3篇肠道
  • 3篇肠推进
  • 2篇丹参
  • 2篇丹参素
  • 2篇多巴胺
  • 2篇神经保护
  • 2篇神经保护作用
  • 2篇实验性心肌缺...
  • 2篇自噬

机构

  • 18篇烟台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8篇于昕
  • 8篇傅风华
  • 6篇张雷明
  • 5篇韩冰
  • 4篇朱酶
  • 4篇范华英
  • 4篇王天
  • 3篇朱梅
  • 2篇何国荣
  • 2篇杜冠华
  • 1篇王月华
  • 1篇穆鑫
  • 1篇成银霞
  • 1篇朱晓音
  • 1篇于莲波
  • 1篇赵燕燕
  • 1篇方莲花
  • 1篇李晓秀
  • 1篇孙芳
  • 1篇姜丽岳

传媒

  • 5篇烟台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2007年全...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2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BL在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尝试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医学教学上,在PBL模式的启发下,我们在药学院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进行了PBL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尝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学习自主性得到改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范华英傅风华张雷明于昕于莲波朱梅
关键词:教学
重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促进专业学习被引量:1
2008年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如何,将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发展和前途。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于昕傅风华王天范华英张雷明韩冰朱梅
关键词:大学生信念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迁移和形态变化的影响,并探索Rho/ROCK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并通过转染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hDDAH2过表达载体,L精氨酸(1mM)或ROCK抑制剂Y27632等预处理,观察细胞RhoA蛋白与底物rhotekin蛋白结合程度,ROCK底物MYPT-1磷酸化程度、VSMC迁移能力和细胞骨架及黏着斑定位情况。结果 (1)ADMA诱导平滑肌细胞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2)Rho/ROCK和ERK信号通路交联介导ADMA对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诱导作用;(3)ADMA通过Rho/ROCK诱导平滑肌细胞骨架无序排列、黏着斑定位改变;(4)L精氨酸对上述变化有逆转作用。结论 ADMA通过Rho/ROCK和ERK1/2信号交联诱导VSMC迁移和表型转化,而L精氨酸逆转ADMA引起的改变。
孙岚辛文妤于昕蓝希黄超赵睿杜冠华
关键词:表型转化RHO激酶
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9年
现行的PBL与LBL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我们进行了两种教法相结合的探索:构建PBL与LBL相结合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基本模式。结果显示,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适于药学专业学生教学中开展。
范华英于昕赵燕燕张雷明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
长期应用左旋多巴与美多巴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多巴胺前体物质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然而,其外周胃肠道不良反应也很严重;而美多巴是左旋多巴和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苄丝肼的混合制剂,美多巴是否也有同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本实验即通过长期灌胃给予大鼠...
于昕傅风华韩冰朱酶王天
关键词:左旋多巴美多巴小肠推进胃排空
文献传递
Ifenprodil对自噬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2021年
为探讨Ifenprodil在帕金森病(Parkinsan′s disease,PD)中自噬抑制的缓解作用,采用体内和体外两部分实验对其机制进行研究。对6-OHDA-PD大鼠模型进行随机分组给药,通过旋转试验和圆筒实验观察Ifenprodil对PD大鼠行为学改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不同浓度的Ifenprodil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兴奋性神经毒模型进行治疗,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膜受体NR2B和NR2A,自噬蛋白lc3b、beclin-1和p62,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Ifenprodil可改善APO诱发的异常旋转行为,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在动物及细胞水平上调lc3b,beclin-1,bcl-2的表达,下调p62,bax的表达。结果提示,Ifenprodil对多巴胺神经元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MDA受体亚基的表达,增强细胞自身的自噬作用相关。
赵昕昱田付港于昕
关键词:帕金森病IFENPRODIL自噬NMDA
丹参素对实验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时效关系研究
目的:中药丹参素具有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及抗血栓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对缺血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时效关系尚未见报导,本实验研究了中药丹参素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
于昕傅风华朱酶张雷明
文献传递
黄芩素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2年
黄芩素是从传统中药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随着其作用机制的不断研究,近些年发现黄芩素在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神经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目前研究发现其神经保护机制与抗炎,抑制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拮抗谷氨酸神经毒性,神经生长因子样作用以及抑制α-synuclein聚集等密切相关。该文从黄芩素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方面进行综述。
于昕何国荣杜冠华
关键词:黄芩素帕金森病神经保护作用
5-HT_(2A)受体反向激动剂LPM6690061改善普拉克索致PD小鼠躁狂
2024年
为探讨5-HT_(2A)受体反向激动剂LPM6690061对普拉克索引起的帕金森病(PD)躁狂小鼠的症状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小鼠PD模型,同时腹腔注射PPX建立小鼠PD躁狂模型,后灌胃给予2.0,6.0,18.0 mg/kg LPM6690061进行治疗。转棒、爬杆实验检测PD小鼠的运动障碍;悬尾、强迫游泳实验检测PD躁狂小鼠的情绪障碍;旷场实验检测PD躁狂小鼠的过度活动;Y迷宫实验检测PD躁狂小鼠的空间记忆;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海马体齿状回(DG)区细胞的损伤;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体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CREB(P-CREB)的表达。结果表明,5-HT_(2A)受体反向激动剂LPM6690061可改善普拉克索引起的PD小鼠的躁狂症状,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降低海马体P-GSK-3β、P-Akt蛋白的表达;增强Erk/CREB通路,增加海马体P-Erk和P-CREB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PD躁狂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减轻海马体DG区的颗粒细胞损伤。
张红尹智聪郭春敏于昕
关键词:帕金森病躁狂
丹参素对实验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时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中药丹参素具有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及抗血栓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对缺血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时效关系尚未见报导,本实验研究了中药丹参素对异丙肾上腺素(IS0)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时效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治疗依据。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预给药24h组、造模后2h、4h及8h给药组。预给药组腹腔注射(1P)丹参素(12mg/kg)24h后,皮下注射(SC)大剂量ISO 100mg/kg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造模后2h、4h及8h给药组先SC大剂量ISO,在缺血后2h、4h及8h分别IP丹参素12mg/kg;模型组只造模不给药;空白对照组IP等量生理盐水。全部动物在SCIS0后12h,IP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CPK和LDH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2h、4h给药组能够明显降低血清中CPK和LDH的活性,P〈0.05或P〈0.01;而预给药24h组及造模后8h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结果提示,丹参素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与用药时间有关,一旦心肌缺血后应及早给药,预防性用药对缺血心肌无保护作用,可能与丹参素半衰期较短有关。
于昕傅风华朱酶张雷明
关键词:丹参素心绞痛异丙肾上腺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