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斌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基于相对精度因子的微米和中间尺度公差研究
- 2010年
- 在设计和加工微小型零件时,由于现有公差数值表缺少对微米和中间尺度的描述,因而使得批量生产和控制表面质量、加工精度极为不便。针对该问题,以微米和中间尺度为研究范围,在分析现有标准公差数值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精度因子的概念,并基于MATLAB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了相对精度因子与尺寸几何平均值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到该尺度区间相对应的公差数值,为完善现有标准公差数值表提供参考。
- 于斌斌袁军堂胡小秋
- 关键词:公差
- 基于涂覆技术的微小零件精密加工复合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分析了微小零件精密加工常用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涂覆技术的微小零件精密加工复合方法,并论述了其基本思想、工艺路线及研究意义,讨论了其关键技术。该精密加工复合方法集成了精密加工技术、测量技术和表面涂覆技术等,将去除加工与累积加工两种加工方式相结合,先切削后涂覆,可达到精密加工的技术要求,保证了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同步提高。
- 胡小秋吴笑天袁军堂于斌斌
- 基于球磨技术的α-C:H膜微粒磨损机理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膜层耐磨性能的测量与评价已成为硬质薄膜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关键问题。球磨技术采用连续回转运动的GCr15轴承钢球带动悬浮液中的金刚石颗粒(直径为1.5μm)对试样进行球磨,通过对"圆环状"磨痕内外圈直径的测量,并利用提出的单位磨损率概念评价其耐磨性。以非平衡磁控溅射/阳极离子束沉积法在SKD11不锈钢基体上制备的Cr/α-C:H多层膜为研究对象,采用球磨法检测耐磨性能,磨球转速为200 r/min(0.26 m·s-1),对试样的压力载荷为0.45 N,球磨圈数在50~800之间。并通过体式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薄膜的磨损情况进行表面观察。经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球磨圈数350为耐磨临界值,测得Cr/α-C:H膜的单位磨损率δ为8.87×10-9(mm4·mm-2)。结果表明,薄膜在微粒磨损的作用下,其去除机制主要以微切削和犁沟为主。
- 于斌斌袁军堂汪振华夏亮亮黄云林
- 关键词:球磨金刚石颗粒耐磨性
- 阳极离子束在SKD11和YG6基体上沉积DLC膜及其机理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阳极离子束技术在SKD11型不锈钢和YG6硬质合金上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分析薄膜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采用WS-2005型附着力划痕仪和洛氏压力机测试膜基结合强度;采用球磨仪测试膜层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所制DLC膜是一种非晶结构、表面平整的薄膜,粗糙度R a值仅为5.21nm。DLC/Cr/SKD11膜系Raman光谱I D/I G值(0.69)高于DLC/Cr/YG6膜系(1.54),说明SKD11高于YG6所制膜层的sp3C键含量;DLC/Cr/SKD11膜系结合强度(17.8 N)低于DLC/Cr/YG6膜系(39.2 N),且DLC/Cr/YG6膜系的洛氏压痕周围仅有放射状微细裂纹,而DLC/Cr/SKD11膜系的压痕周围存在膜层脱落现象;沉积在SKD11与YG6基体上DLC膜的单位磨损率分别为1.40E-4和8.81E-5,说明YG6基体上DLC膜层的耐磨性要优于SKD11基体上的DLC膜层。由此看出,不同基体上制备的DLC膜层微观结构不同,导致结合性能及耐磨性能不同。
- 于斌斌袁军堂汪振华胡小秋王飞
- 关键词:类金刚石膜耐磨性
- 基于表面涂覆的微小型零件集成制造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表面涂覆的微小型零件集成制造方法。该技术综合了精密/超精密加工、表面涂覆及精密测量等多项技术,采用先“-”(去除加工)后“+”(结合加工)的零件精密加工方式,在精密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精确控制涂(镀)层厚...
- 袁军堂于斌斌胡小秋汪振华吴笑天
- 基体温度对线性离子束技术制备α-C∶H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线性离子束镀膜技术在YG6硬质合金上沉积氢化类金刚石(α-C∶H)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仪、球磨仪和洛氏压力仪等研究了基体温度对α-C∶H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耐磨性以及膜基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体温度升高,薄膜中sp3键含量和耐磨性能先降低后提高,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基体温度在80℃时,制备的薄膜最为光滑,而sp3键含量最低,薄膜耐磨性最差;基体温度对膜基结合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 黄雷袁军堂汪振华于斌斌
- 关键词:显微结构
- 多层等离子体蚀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干法刻蚀现已成为微小高深宽比结构加工与微细图形制作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法刻蚀技术—多层等离子体蚀刻,充分利用腔体的空间布局,布置多层电极,并采用分层送气装置输送放电气体,实现多层同时进行刻蚀,可成倍提高产能。采用该技术刻蚀光阻为例,从空间与时间两个角度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刻蚀速率与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极板间距为50/55/60mm(由下向上),工作压力为40 Pa,R[O2:Ar]为1/2,RF功率为600W时,整炉次刻蚀速率均值为14.395 nm/min,均匀性为9.8%,此时工艺最为合理。
- 于斌斌袁军堂汪振华薛志松黄云林
- 关键词:刻蚀速率均匀性光阻
- 精密切削-表面涂覆集成创新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精密切削和表面涂覆两种微小型制造技术的论述与分析,提出以这两种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创新技术,并配合精密测量等先进技术,加工三维复杂结构的精密微小型零件,在保证制造精度的同时,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可实现批量化生产。运用尺寸链理论,验证该新制造技术的可行性,并简单概括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 于斌斌袁军堂
- 关键词:表面涂覆尺寸链
- 新型界面结合强度检测技术理论及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膜/基界面结合强度的测量与评价已成为硬质薄膜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1种新的测量方法———激光冲击检测技术,分析了在脉冲激光作用下,薄膜脱落的机理与数学模型.以测定TiN薄膜界面结合强度为例,用650~1000 mJ的脉冲激光对膜层进行加载,并采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薄膜的脱落情况进行表面观察,根据反射信号检测法判别TiN薄膜的失效阈值.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测得膜/基界面的结合强度为4.954 GW/cm2,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 于斌斌袁军堂孙淮阳吴笑天
- 关键词:脉冲激光硬质薄膜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铣削实验和微观形貌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针对纤维增强硬脆难加工复合材料,提出采用立放方式对工件进行铣削,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切削表面的加工质量及其微观形貌。以平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为研究对象,采用立放方式进行铣盲槽实验,分析切削区上表面的加工质量,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槽壁和切屑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切削速度vc的增大,分层因子Fd平均减小30.44%,而随着进给速度vf的增大,Fd平均增大73.49%;从纤维断口的微观形貌可知纬纱的典型断口形貌主要有5种,而与纬纱差别较大的经纱典型断口形貌主要有2种;从槽壁和切屑的微观形貌可知,铣刀切出侧由于易产生严重缺陷而成为工件立放铣削的薄弱处,由于经纬交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槽前端壁切削表面的整体粗糙度,且槽底切削表面的加工质量较好,因此工件采用立放方式的铣削具有可行性。
- 苏飞袁军堂于斌斌汪振华
- 关键词:复合材料平纹织物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