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炜
-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曲格列酮对人肝微粒体CYP450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 2004年
- 王堃于学炜HidetoshiSHINDOHIkuoHORII
- 关键词:曲格列酮肝微粒体肝脏毒性
-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两种方法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经尿道手术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对照组(32例,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5年生存情况,分析年龄、性别、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是否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穿孔1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5例、尿道或输尿管吻合口狭窄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6.67%(23/30),与对照组的78.13%(2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不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手术保留膀胱综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于宏川仲伟一于学炜
- 关键词:保留膀胱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2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同时,合并使用前列腺治疗仪以及前列腺按摩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随诊观察两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90例明显好转,8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76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1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前列腺炎患者时,采用综合疗法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 于学炜杨阳于洪川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 后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0年
- 目的:观察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应用后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9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2组,各组49例,对照组行输尿管镜碎石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0.74±29.41)min比对照组长,出血量(32.01±3.85)mL比对照组多,但结石清除率(90.54±5.41)%比对照组高,且住院时间(4.85±0.74)d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比对照组的20.41%低(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结石清除率高,且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首选该术式治疗.
- 张悦于学炜于宏川仲伟一杨阳
-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镜并发症
- 自发性肾错构瘤破裂出血诊疗方法被引量:1
- 2005年
- 韩洪海于学炜高岩杨阳仲维一
- 关键词:肾肿瘤错构瘤
- 脉冲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及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脉冲微波在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慢性前列腺炎76例、前列腺增生症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8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脉冲微波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脉冲超短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水平及I-PSS评分均有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WBC水平、I-P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脉冲超短波相比,脉冲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更好,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于学炜杨阳于洪川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超短波
- 膀胱癌核磁图像-数据系统评分评估膀胱癌肌层的浸润状态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评估膀胱癌的核磁图像-数据系统(VI-RADS)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间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VI-RADS评分准则对3个核磁序列(T2加权图像、弥散加权图像和动态增强图像)进行评分并计算最终分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VI-RADS的诊断能力。通过采取临界值,计算VI-RADS评分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共有1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各VI-RADS评分病灶数为:VI-RADS 1有16例(9.6%),VI-RADS 2有98例(59.0%),VI-RADS 3有18例(10.9%),VI-RADS 4有14例(8.4%),VI-RADS 5有20例(12.1%)。VI-RADS评分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值为0.886(0.825~0.947),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4%(66.5%~89.7%)、90.4%(83.2%~94.9%)和87.3%(84.8%~89.9%)。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VI-RADS评分≥3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I-RADS评分系统能较准确地评估膀胱癌的肌层浸润状态,推荐将该评分应用于常规的术前评估。
- 于学炜仲伟一张悦于宏川徐奔
- 关键词:膀胱癌肌层浸润
- FERMT1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实验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FERMT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qRT-PCR法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正常人前列腺上皮细胞P69与前列腺癌细胞LNCaP、DU145、PC-3中FERMT1的表达量;si-NC、si-FERMT1、pcDNA-NC、pcDNA-FERMT1分别转染入LNCaP细胞,si-FERMT1转染入LNCaP细胞后加入NF-κB活化激活剂TNF-α处理细胞;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D1、MMP2、MMP9、Cleaved-caspase-3、p-p65、p-IκBα蛋白表达量。结果FERMT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量升高,干扰FERMT1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CyclinD1、MMP2、MMP9、p-p65、p-IκBα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FERMT1过表达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CyclinD1、MMP2、MMP9、p-p65、p-IκBα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NF-κB活化激活剂TNF-α处理细胞后能够逆转干扰FERMT1表达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结论干扰FERMT1的表达能够减弱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 张悦于学炜彭大振于宏川仲伟一
-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前列腺癌增殖迁移凋亡
- 两种不同切缘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切缘保留肾单位手术对小肾癌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住院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小肾癌患者64例,根据切缘厚度分为两组:30例患者切缘1~5 mm(A组),34例患者切缘6~10 mm(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3年复发率、存活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130.1±24.0)min比(152.3±2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时间、术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集合系统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64.71%(22/34)比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后复发率、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厚度的切缘保留均可以达到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1~5 mm切缘并发症少,复发率及病死率不会升高,值得临床推广。
- 于宏川仲伟一于学炜
- 关键词:小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手术切缘
- 曲格列酮对大鼠肝细胞氧化性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曲格列酮的肝细胞毒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原代大鼠肝细胞模型和其他3种不同来源非肝细胞系,用WST-1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荧光检测法、生物发光法等方法,观察曲格列酮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不同剂量曲格列酮作用后,其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IC_(50)值最低,即其对原代肝细胞毒性最大。曲格列酮诱导活性氧(ROS)生成,并引起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ATP水平比对照细胞显著降低。不同剂量的曲格列酮作用5h后诱发肝细胞凋亡、坏死。结论:曲格列酮对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强于对其他非肝细胞来源细胞的毒性作用。曲格列酮可以引起肝细胞氧化性损伤,肝细胞凋亡和坏死。
- 王堃于学炜仲来福Inoue TomakiShindoh HidtoshiHorii Ikuo
- 关键词:曲格列酮肝细胞毒性氧化性损伤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