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化江

作品数:25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理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MNO
  • 3篇天然锰矿
  • 3篇教学
  • 3篇光催化
  • 3篇改性
  • 3篇催化
  • 2篇失活
  • 2篇热分析
  • 2篇离子
  • 2篇金属
  • 2篇金属离子
  • 2篇化学发光
  • 2篇化学教学
  • 2篇化学实验
  • 2篇降解
  • 2篇光催化降解
  • 2篇二氧化锰
  • 2篇TIO
  • 2篇ZNO
  • 2篇CR

机构

  • 16篇河北师范大学
  • 12篇沧州师范专科...
  • 7篇沧州师范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邢台学院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25篇于化江
  • 11篇马子川
  • 4篇武克忠
  • 3篇王颖莉
  • 3篇贾密英
  • 3篇李燕
  • 2篇周立梅
  • 2篇邢胜涛
  • 2篇袁华
  • 2篇赵利艳
  • 2篇杨凤珍
  • 2篇田云奎
  • 1篇梁慧锋
  • 1篇刘占牛
  • 1篇熊亮
  • 1篇鲁彬
  • 1篇张岩峰
  • 1篇周立梅
  • 1篇熊中琼
  • 1篇王庆飞

传媒

  • 8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金属矿山
  • 3篇沧州师范学院...
  • 2篇教育实践与研...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专院校开设化学发光分析课程之探析被引量:1
2009年
化学发光是指某些化学反应中发出可见光的现象,按其反应介质的状态,主要有气相和液相两大类。我国的化学发光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但其普及应用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高专院校非常有必要开设化学发光分析课程。
于化江袁华杨凤珍牟金玲
关键词:化学发光高专院校课程
水锰矿吸附法去除水中Cr(Ⅲ)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合成的水锰矿(γ-MnOOH)为吸附剂,研究了pH、吸附时间、投加量和质量浓度对Cr(Ⅲ)吸附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率-pH曲线呈“S”形,当Cr(Ⅲ)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时,发生吸附突跃的pH范围为3.3~6.5,pH〉6.5时容易出现Cr(OH)3沉淀;反应4h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去除率随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在25℃、吸附体系pH=5.0、P(吸附剂)为1g/L的条件下,γ—MnOOH对Cr(Ⅲ)的饱和吸附量为34.01mg/g.
李燕于化江孙振满郑艳马子川
关键词:Γ-MNOOH
α-MnO_2对ZnO和TiO_2光催化降解萘酚蓝黑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萘酚蓝黑为模型污染物,采用光催化降解动力学实验研究了α-MnO2颗粒物对亚微米级商品TiO2(C),ZnO(C)和自制纳米级TiO2(N),ZnO(N)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致发光光谱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α-MnO2能导致2种TiO2严重失活,而对2种ZnO的光催化活性影响很小.
赵利艳于化江邢胜涛马子川
关键词:光催化二氧化锰失活
天然锰矿的化学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
Four kinds of modified manganese or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the oxalic acid modification method, the citric ac...
于化江王颖莉马子川贾密英
关键词:天然锰矿CU2+
文献传递
针剂注射液中亚硫酸钠含量的化学发光测定
2009年
亚硫酸钠与酸性的吐温80,罗丹明6G混合溶液相遇产生强烈的光信号,其化学发光强度与亚硫酸钠的浓度在0.05-10μg mL-1(r=0.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3μg mL-1。并成功应用于针剂注射液中Na2SO3含量的测定。
袁华于化江杨凤珍牟金玲
关键词:化学发光亚硫酸钠吐温80罗丹明6G流动注射
不同质子酸掺杂对苯胺电聚合速率影响的确定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循环伏安方法在不同质子酸掺杂下电化学聚合苯胺,并以聚合电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测定苯胺电聚合的速率.结果表明苯胺的聚合速率受[H+]的强烈影响:当[H+]低于7.5 mol/L时,苯胺的聚合速率与[H+]之间是一级反应,苯胺溶液中[H+]的存在加速了苯胺的聚合;当[H+]高于7.5 mol/L时,苯胺的聚合速率与[H+]之间是零级反应.建立了质子酸对苯胺电化学聚合的有关速率方程,该速率方程与实验结果相符.
于化江武克忠王庆飞李建玲
关键词:聚苯胺质子酸电化学聚合循环伏安
提高天然锰矿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能力的方法被引量:20
2006年
为了提高天然锰矿从水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分别通过草酸改性法、水合肼改性法、柠檬酸改性法及硫酸改性法制备了4种改性锰矿,比较研究了改性锰矿和天然锰矿对Cu^2+的pH-吸附曲线和pH=5.0及pH=6.0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与天然锰矿相比,Cu^2+在改性锰矿上的pH-吸附曲线及pH50明显地向低PH方向偏移,饱和吸附量提高0.5—5.5倍,改性效果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草酸改性法锰矿≈柠檬酸改性法锰矿〉水合肼改性法锰矿〉硫酸改性法锰矿。吸附Cu^2+后的改性锰矿能方便地用稀酸进行解吸再生。改性锰矿有望成为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新型吸附材料。
马子川王颖莉贾密英于化江
关键词:天然锰矿吸附CU^2+
刺五加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被引量:7
2009年
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随着分子生物学、化学分析学等相关科学的相互渗透,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药理作用都有了很大进展,逐渐发现黄酮类化合物不仅是天然活性成分中极具应用潜力的资源之一,而且是低毒甚至无毒的药用成分,成为医学界的热门研究。刺五加黄酮类化合物是从刺五加的花、叶及果实等各个部位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类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阐述了刺五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及药理作用等,为以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更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于化江张英锋李荣焕马子川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纯化药理作用
高锰酸钾改性活性炭对Au^(3+)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高锰酸钾改性的颗粒活性炭(MAC)为吸附剂,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MAC投加量和Au3+浓度对Au3+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MAC对Au3+的吸附率先升高后降低,在pH=2.5时吸附率达到98%;在体系25℃,pH=2.5的条件下,MAC对Au3+的吸附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Au3+的吸附量随MAC投加量和Au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Au3+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规律,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为0.332 4 mmol/g.
于化江张立艳赵梅青
关键词:改性活性炭高锰酸钾
四氯合锌酸十六烷基铵-四氯合锌酸十八烷基铵二元体系亚固相相图
2012年
合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热致相变材料四氯合锌酸十六铵(n-C16H33NH3)2ZnCl4,C16Zn)和四氯合锌酸十八铵(n-C18H37NH3)2ZnCl4,C18Zn)(在340~370 K的温度范围内存在着焓值较大的可逆固-固相变)。并将此2种材料在乙醇溶液中结晶出一系列二元体系。对二元体系利用差热分析(DTA)和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测定,构筑了C16Zn-C18Zn二元体系亚固相相图。根据相图,确定了w(C16Zn)=41.11%处有中间化合物(n-C16H33NH3)(n-C18H37NH3)ZnCl4的存在,并测定在w(C16Zn)=16.19%和w(C16Zn)=63.07%2处存在着2个不变的共析点,2个共析点温度分别约为356和353 K。与同类体系的其它相图相比,在此相图的左右边界存在端际固溶体(α和β)和中间区域存在非化学计量相(γ)。
于化江武克忠
关键词:相图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