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干旱
  • 3篇湿沉降
  • 2篇氮沉降
  • 2篇生态
  • 2篇降水
  • 2篇干沉降
  • 2篇干旱监测
  • 2篇干旱指标
  • 2篇大气氮沉降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技术
  • 1篇灾害
  • 1篇日照百分率
  • 1篇日照时数
  • 1篇山地
  • 1篇山地烤烟
  • 1篇生态农业
  • 1篇生态区
  • 1篇太阳总辐射
  • 1篇农业

机构

  • 13篇陕西省气象局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陕西省农业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乔丽
  • 6篇杜继稳
  • 4篇吴林荣
  • 4篇江志红
  • 3篇同延安
  • 3篇张树誉
  • 3篇景毅刚
  • 2篇刘学军
  • 2篇李红梅
  • 2篇魏样
  • 2篇鲁渊平
  • 2篇段敏
  • 2篇李青
  • 1篇姚迎庆
  • 1篇薛春芳
  • 1篇戴进
  • 1篇刘海军
  • 1篇栗珂
  • 1篇王志辉
  • 1篇李星敏

传媒

  • 4篇陕西气象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对冷暖背景下两次干旱事件的比较——以陕西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陕西省气象观测站气温和降水资料、干旱灾害记述资料,根据年旱涝等级、降水距平百分率以及CI干旱指数的分布与变化,分析比较了冷期1965—1966年干旱和暖期1994—1995年干旱的范围、程度以及干旱过程演变的异同。结果表明,冷暖背景下均会出现连续的干旱,当暖期与降水减少相遇时,出现的干旱更为严重;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的陕北,干旱过程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处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关中、陕南,干旱时段内往往会出现多个干旱过程。陕北1994—1995年的干旱天数少于1965—1966年,而关中、陕南1994—1995年的干旱天数多于1965—1966年,同一干旱事件在各地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李星敏杨文峰李红梅袁媛乔丽
关键词:干旱事件冷期暖期
陕南山地烤烟区小网络气温场和降水场的分析与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利用陕南山地烤烟区 2 7个气象站点 30 a( 1 961~ 1 990 )气候资料 ,用“小网络法”对山地复杂地形下的气温场和降水场做了订正计算。考虑到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地理因子的影响 ,根据现有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求得规划发展的 1 7个县 (市 )各网格点上的气温和降水量值 ,分析其他地理分布特点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山地热量、水分资源 ,生产高香型优质烤烟提供气候依据。
栗珂王玉玺韦成才戴进乔丽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山地烤烟
陕西太阳总辐射的计算及分布特征被引量:30
2009年
文章利用了陕西省延安、西安、安康三站逐月太阳总辐射和98站的1971—2005年月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回归分析方程,推算并分析了全省各地逐月的太阳总辐射分布,进而分析了陕西月、季、年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陕北5月或6月最大,关中和陕南7月份最大,并指出了省内太阳能资源的富集区,在陕北长城沿线,渭北高原次之;为陕西省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太阳辐射对陕西省气候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林荣江志红鲁渊平杜继稳乔丽
关键词:太阳总辐射
Palmer干旱指数与降水距平在陕西对比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陕西省96个气象站1971-2005年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计算各气象站35 a逐月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对比分析表明:PDSI不是采用简单的时段平均,它考虑因子全面,除降水外,还考虑蒸散、气温等综合因素,并引入气候适宜值的概念,因此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能反映出干旱过程,具有更大的时空尺度。在夏季高温蒸发较大的地区,PDSI比降水距平百分率描述干旱强度更准确。
乔丽江志红李青
关键词:降水距平百分率
陕西省不同生态区大气氮沉降量的初步估算被引量:19
2010年
2008年,对陕西省4个不同生态区5个监测点的干湿沉降输氮量进行为期1年的观测研究,旨在对不同生态区大气氮沉降量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各生态区总无机氮(TIN)沉降量在8.25~16.12kg·hm-2之间,其中以地处长城沿线风沙草原生态区的榆林地区最小,渭河谷地农业生态区的杨凌地区最大。榆林、洛川、西安、杨凌以及安康地区NH4+-N沉降量分别为3.10、3.66、8.60、9.14和9.96kg·hm-2,NO3--N沉降量分别为5.15、7.54、6.29、6.98和5.66kg·hm-2,NH4+-N沉降量的不同是造成TIN沉降量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各生态区湿沉降输氮量为6.57~14.43kg·hm-2,干沉降输氮量为1.19~2.74kg·hm-2,均显示出一定的时间变异性。受降雨量影响,湿沉降量在降雨量大的夏秋季较高,降雨量小的冬春季较低;干沉降量则与之相反,可能是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和冬春季节扬尘天气较多引起的。
魏样同延安乔丽刘学军段敏李俊
关键词:生态区氮沉降干沉降湿沉降
陕北典型农区大气干湿氮沉降季节变化被引量:27
2010年
为了研究大气通过干湿沉降输入到农田土壤的氮通量,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陕西榆林和洛川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榆林和洛川地区大气总无机氮沉降通量分别为22.17和16.95kg.hm-2.a-1,湿沉降分别占95.1%和90.4%,干沉降分别占4.9%和9.6%,两个地区氮沉降均以湿沉降为主.总无机氮沉降中,NO3--N分别为12.22和9.24kg.hm-2.a-1,分别占总无机氮沉降量的55.1%和54.5%.由于污染水平、气象条件、下垫面特性等的差异,总无机氮沉降中,湿沉降量和NO3--N沉降量均是榆林地区大于洛川地区.
魏样同延安段敏乔丽田红卫雷小鹰马文娟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湿沉降干沉降
黄土区降水降尘输入农田土壤中的氮素评估被引量:26
2008年
随着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活性氮的急剧增加,大气氮沉降亦明显增加,由此引发的各生态系统的响应也逐渐表现出来。研究黄土区氮沉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与平衡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同时为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为研究氮沉降的环境生态效应和生物有效性提供科学支撑。用APS-2A型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对陕西杨凌和洛川地区2006~2007年的降水降尘输入氮总量、月动态变化及各形态N的贡献率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杨凌点2006年总降雨量为507.8mm,总N沉降通量为20.6kg/(hm2.a),其中N湿沉降通量为19.1kg/(hm2.a),占93%;降尘输入的N通量为1.5kg/(hm2.a),占7%。总N沉降通量中NO3--N为7.3kg/(hm2.a),占36%。洛川点2006年6月~2007年5月总降雨量为579.5mm,总N沉降通量为12.7kg/(hm2.a),其中N湿沉降通量为11.4kg/(hm2.a),占90%;降尘输入N的通量为1.2kg/(hm2.a),占10%。总N沉降通量中NO3--N为8.7kg/(hm2.a),占69%。两个点N沉降通量和氮素形态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活性N主要来自人为活动,即农业生产排放的活性N。
王志辉张颖刘学军同延安乔丽雷小鹰
关键词:N沉降
干旱指标在陕西省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选取陕西地区1951-1999年间发生的442个典型干旱个例作为代表,根据全省96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等6个气象干旱指标的干旱等级,并与实际干旱灾情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干旱指标适用与否。另外,在对每个干旱指标本地化适用性分析基础上,又对所有指标在陕西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统计每个指标在陕西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适用频率,选取适用频率最高的1个(或多个)指标作为该区域、该季节最佳指标,从而建立一套适合陕西的分区域、分季节干旱指标体系;最后选用2000-2005年发生在陕西的48个干旱独立样本对干旱指标体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干旱指标体系在陕西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指标体系将为陕西干旱监测预警评估业务平台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乔丽杜继稳薛春芳李青吴林荣
关键词:干旱指标
陕西省生态农业干旱区划研究被引量:35
2009年
选取主要气候变量、地质土壤类型、水文、径流特征、地表植被类型及分布等10个影响陕西省生态农业干旱因子,利用K-Means Cluster Analysis(快速聚类法)和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分层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生态农业干旱区划进行研究,将陕西地区划分为8个生态农业干旱相似区,并对区划合理性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采用生态因子和干旱因子相结合的聚类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陕西省生态农业干旱实际情况,充分地体现"陕西省生态农业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乔丽杜继稳江志红吴林荣姚迎庆
关键词:聚类分析生态农业
陕西省干旱监测预测评估业务平台被引量:7
2009年
从实际需求和业务应用着眼,利用MODIS遥感资料和地面加密气象与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综合气候、植被、水文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对陕西省生态农业气候环境进行了区划。建立基于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干旱监测业务化方法和模型,开发了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干旱综合影响评估模型,形成了干旱监测预测评估业务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干旱监测-预测预警-影响评估的系列化服务。
张树誉杜继稳景毅刚乔丽
关键词:干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