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邦峰

作品数:52 被引量:362H指数:11
供职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军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色谱
  • 8篇石油
  • 7篇渣油
  • 7篇柴油
  • 6篇汽油
  • 6篇加氢
  • 5篇十六烷值
  • 5篇石蜡
  • 5篇微晶蜡
  • 5篇相色谱
  • 4篇色谱法
  • 4篇食品
  • 4篇气相
  • 4篇气相色谱
  • 4篇稳定剂
  • 4篇化合物
  • 4篇光稳定
  • 4篇光稳定剂
  • 4篇柴油十六烷值
  • 3篇原油

机构

  • 46篇抚顺石油化工...
  • 20篇辽宁石油化工...
  • 1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抚顺石油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2篇齐邦峰
  • 13篇张会成
  • 12篇陈立仁
  • 9篇曹祖宾
  • 7篇程仲芊
  • 7篇王丽君
  • 4篇李永民
  • 4篇赵彬
  • 4篇王璐璐
  • 4篇韩小茜
  • 4篇代秀川
  • 4篇祝馨怡
  • 3篇吴嫡
  • 3篇于海莲
  • 3篇何凤友
  • 3篇高健
  • 3篇孙万付
  • 3篇张赛斐
  • 3篇魏计春
  • 3篇高波

传媒

  • 5篇石油化工高等...
  • 4篇当代化工
  • 3篇石油学报(石...
  • 3篇色谱
  • 3篇广东化工
  • 2篇化工科技
  • 2篇石油炼制与化...
  • 2篇辽宁化工
  • 2篇抚顺石油学院...
  • 2篇分析测试技术...
  • 2篇石油化工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橡胶工业
  • 1篇江苏化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氧化合物对汽油抗爆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考察了不同结构的含氧化合物对汽油抗爆性能的影响,以便汽油抗爆组分分子结构的设计和不同有机物抗爆性能的推测。在实验过程中筛选出几种酚类化合物和叔丁基含氧化合物等作为汽油抗爆添加剂。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含氧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油溶性和一定的抗爆性。在酚类化舍物中混合甲酚的抗爆性最好,当添加剂的体积分数为1.0%时,加剂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可以提高1.5。叔丁基含氧化合物大多具有比MTBE更好的抗爆性能,当添加剂的体积分数为3.0%时,加剂油的RON可以提高1.0左右,并且混合甲酚和碳酸二甲酯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抗爆作用,当添加剂的体积分数为3.0%时,可将加剂油的RON提高2.9。
王璐璐齐邦峰曹祖宾于海莲
关键词:含氧化合物汽油抗爆剂辛烷值
加氢裂化尾油中卵苯测定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介绍了加氢裂化尾油中高稠环芳烃卵苯的分析方法 ,将加氢裂化尾油中高稠环芳烃抽提、富集、分离出来 ,采用三段溶剂抽提及LEAC装置分离的技术 ,结合晕苯标准物 ,利用质谱、红外光谱。
亢格平赵彬齐邦峰王丽君
关键词:加氢裂化尾油紫外光谱法
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级石蜡中的痕量铅被引量:4
2002年
食品级石蜡中的铅与双硫腙能够生成红色络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溶液的吸光度,建立溶液的吸光度与铅含量回归方程。实验证明,络合溶液在波长51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当溶液中铅质量分数在0~10 0mg/kg内,铅含量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 1mg/kg。该方法适用于食品级石蜡、微晶蜡中铅的测定。
齐邦峰张会成刘淑琴陈立仁
关键词:食品级石蜡痕量铅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以草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合成了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异戊酯。考察了酸醇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85~100℃),n(草酸):n(异戊醇)=1:3.5,催化剂用量为草酸质量的1.5%,带水剂用量为10mL/0.1mol草酸,反应时间110~120min时,草酸二异戊酯的收率大于88%。与现有工艺相比,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带水剂的毒性较小、草酸二异戊酯的收率和纯度较高等优点。产物经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证明确为草酸二异戊酯且纯度大于98%。
代秀川齐邦峰丁勇
关键词:草酸二异戊酯对甲苯磺酸十六烷值改进剂催化酯化反应
渣油加氢处理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07年
利用向渣油中加入正构烷烃引起沥青质沉积起始点的变化以及渣油热反应生焦诱导期的变化,证实了加氢处理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适当的加氢处理能提高渣油胶体稳定性,深度加氢处理降低渣油胶体稳定性。根据渣油体系热反应生焦诱导期和渣油组成与结构的关系导出了渣油胶体的稳定性函数为:S(Re/(fA-As.As),Ar,Sa)=12.57Re/(fA-As.As)+1.07Ar-1.65Sa。该函数指出:胶质组分是影响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芳香分组分对胶体稳定有保护作用,饱和分组分破坏胶体的稳定性。
张会成颜涌捷齐邦峰孙万付张宏玉
关键词:渣油加氢处理生焦胶体沥青质
荧光指示剂柱色谱吸附法测定汽油组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主要考察了硅胶、吸附柱、荧光指示剂、含氧化合物、脱戊烷等因素对测定汽油组成的影响 ,并用标准样品进行了验证 ,找出了影响试验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提高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实用性 .实验证明 ,硅胶孔容和试样是否脱戊烷是影响汽油烃类组成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随着硅胶孔容增大 ,饱和烃测定值降低 ,而烯烃测定值逐渐增大 .汽油中C2 ~C5烃含量较高时 ,应按SH/T 0 0 6
齐邦峰赵彬蔡秀党曹祖宾王丽君陈立仁
关键词: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汽油硅胶表面积柱色谱
柴油十六烷值与十六烷值指数的关联
对不同性质的柴油,采用FSHY-1型十六烷值机实测柴油十六烷值,并用不同十六烷值指数公式计算出柴油十六烷值指数,对二者的关联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柴油的着火性质的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高波齐邦峰南军李梅
关键词:十六烷值
文献传递
SF型脱钙剂在高酸多巴原油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SF型高效脱钙剂和破乳剂SP-169对多巴原油进行脱钙研究。考察SF型脱钙剂加剂量、反应温度、注水率、沉降时间等因素对脱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F型脱钙剂与破乳剂SP-169配伍对多巴原油具有较好的脱钙效果和优良的破乳效果,在剂钙质量比为2.5、破乳剂SP-169加入量为100μg/g、反应温度为90℃、注水率为15%、反应时间为10 min、沉降时间为15 h的条件下,脱钙率达到87.7%,同时具有较好的脱铁效果,脱铁率达到68.2%。脱后原油钙含量为34.9μg/g,盐含量为2.018 mgNaCl/L,原油水含量为0.17%,排水中油质量浓度小于50 mg/L。
张赛斐齐邦峰何凤友
关键词:脱钙剂脱钙脱盐
柴油润滑性及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7年
柴油的低硫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柴油出现了润滑性差的现象。综述了影响柴油润滑性的因素和磨损机理及低硫柴油的润滑性添加剂,认为酯类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抗磨剂;并对柴油润滑性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杨永红齐邦峰
关键词:低硫柴油抗磨添加剂
渣油加氢结焦反应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使用高压釜反应器,无催化剂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410~440℃)、初始氢气压力(3.0~7.0 MPa)及停留时间(20~80 min)对渣油加氢结焦及转化率的影响。当温度、停留时间增加时,渣油转化率与结焦率都增大,而初始氢气压力增加时渣油转化率增大,结焦率变化不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30℃、初始氢气压力为7.0 MPa和反应时间为20 min是现有渣油加氢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
王钥齐邦峰何凤友朱雪梅蒋锋吴嫡
关键词:反应温度结焦转化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