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闭塞
  • 2篇血管
  • 2篇X线
  • 2篇侧支
  • 1篇导管
  • 1篇调节管
  • 1篇动脉闭塞性
  • 1篇动脉闭塞性疾...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成像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巨块型...
  • 1篇噪声
  • 1篇治疗性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实性
  • 1篇实性肿瘤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黄玉书
  • 1篇李春芳
  • 1篇张应和
  • 1篇朱明欣
  • 1篇梁文钊
  • 1篇靳仓正
  • 1篇刘海平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鞍上区实性肿瘤CT和MRI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鞍上区实性肿瘤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鞍上区实性肿瘤CT和MRI表现,其中12例脑膜瘤,2例颗粒细胞瘤,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脊索样胶质瘤,2例颅咽管瘤,5例生殖细胞瘤,7例视神经胶质瘤,2例淋巴瘤,3例转移瘤。结果脑膜瘤CT呈等密度影,MRI呈等T1、等T2信号,均匀明显强化,可有"脑膜尾征";颗粒细胞瘤与鞍隔及垂体柄解剖关系密切,SWI见低信号出血坏死灶;脊索样胶质瘤呈持续性明显强化,可有钙化;中枢神经细胞瘤,MRI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颅咽管瘤呈等T1、稍长T2信号,明显强化;生殖细胞瘤增强扫描明显强化,SWI见多发静脉血管及微出血灶;视神经胶质瘤沿视神经生长;淋巴瘤及转移瘤多呈结节状强化。结论鞍上区实性肿瘤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刘海平胡海箐黄玉书关国信黄正旺
关键词:鞍上区肿瘤CTMRI
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下肢血管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采用固定管电流和固定噪声指数(NI)的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对下肢血管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固定管电流250 m A)、B组(ATCM技术,50~380 m A,NI 12)各30例。其余扫描参数均一致。检查结束后分别对2组相同横断层面图像的股主动脉、腘动脉和胫后动脉图像噪声(SD)进行测量,并对重组后的三维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同时记录机器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DIvol)、相应剂量长度乘积(DLP),对比2组数据之间差异。结果:2组的血管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后的三维图像均能完整显示下肢动脉及其各级主要分支,满足诊断需要。B组的辐射剂量与A组比较,CTDIvol降低了51.72%(P=0.000,P<0.05)、DLP降低了47.87%(P=0.000,P<0.05)、有效辐射剂量(ED)下降了43.90%。结论 :下肢血管CTA采用ATCM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黄玉书
关键词:图像噪声
胃十二指肠动脉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的MSCTA表现
2013年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表现。方法搜集行MSCTA检查诊断为GDA狭窄闭塞的患者22例,采用容积再现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结果 22例患者中,GDA狭窄10例,4例多发性狭窄均显示前、后动脉弓扩张,6例局限性狭窄均显示前动脉弓扩张。GDA闭塞12例,均显示胃网膜右动脉直接与前动脉弓连接,6例全段闭塞者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PSPDA)不显影,前动脉弓扩张,6例局限性闭塞均发生于GDA远段,4例前动脉弓扩张,2例前、后动脉弓扩张。结论 MSCTA能清楚显示GDA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情况。
黄玉书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动脉动脉闭塞性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MSCT图像后处理Add Vessel技术在髂动脉闭塞侧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2017年
目的 :探讨MSCT的VR血管生长(AV)技术在髂动脉(IA)闭塞侧支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IA闭塞行MSCTA检查的患者19例,在ADW 4.3工作站采用Add Vessel技术对侧支循环行选择性血管重建。结果:19例共出现侧支血管93支,其中腹壁上动脉与腹壁下动脉19支;第11、12肋间动脉于腹壁上部与腹壁下动脉交通19支;第12肋间动脉与旋髂深动脉交通3支;双侧旋髂浅动脉交通19支;第4腰动脉与髂腰动脉交通20支,其中1例合并左侧第1腰动脉与骶外侧动脉交通1支;直肠上动脉与直肠下动脉交通3支;骶正中动脉与直肠下动脉交通1支;骶外侧动脉与旋髂深动脉交通8支。结论:AV技术显示血管具有选择性、整体感强及解剖细节清楚等特点,可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黄玉书
关键词:髂动脉闭塞侧支血管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经皮乙酸注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乙酸注射(PAI)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A组21例行常规TACE治疗,于首次TACE治疗后,每间隔1个月重复治疗1次,共3次为一疗程;对B组22例行TACE联合PAI治疗,于首次TACE后2~3周在CT引导下行PAI治疗,每周1次,共6~9次为一个疗程。随访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并监测血清AFP,观察疗效。随访过程中若肿瘤复发,重复上述治疗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完成后1个月,两组AF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TACE、TAcE+PAI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8.10%和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7.62%、23.81%、9.52%,B组分别为81.82%、54.55%、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PAI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优于单纯TACE。
靳仓正朱明欣黄玉书张应和梁文钊李春芳
关键词:栓塞治疗性经皮乙酸注射
输尿管囊肿的X线诊断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输尿管囊肿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囊肿9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9例输尿管囊肿中,发生在单侧者8例,双侧1例,8例出现膀胱内边界清晰的充盈缺损,8例显示“光晕征”,6例显示“蛇头征”。结论输尿管囊肿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静脉尿路造影可明确诊断,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黄玉书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X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