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柳婷

作品数:30 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福建省发改委“五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标准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倒刺鲃
  • 8篇刺鲃
  • 6篇仔鱼
  • 6篇微囊藻
  • 6篇斑鳜
  • 5篇铜绿微囊藻
  • 5篇胚胎
  • 5篇胚胎发育
  • 5篇温度
  • 5篇小球藻
  • 4篇养殖
  • 4篇黑脊倒刺鲃
  • 3篇栅藻
  • 3篇水华
  • 3篇水华微囊藻
  • 3篇四尾栅藻
  • 3篇仔鱼发育
  • 3篇鳗池
  • 2篇性状
  • 2篇鱼种

机构

  • 30篇福建省淡水水...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省水产研...

作者

  • 30篇黄柳婷
  • 18篇吴妹英
  • 18篇黄洪贵
  • 18篇黄种持
  • 14篇林学文
  • 12篇胡振禧
  • 11篇赖铭勇
  • 7篇薛凌展
  • 6篇王茂元
  • 5篇田田
  • 5篇林泽
  • 3篇凌伟专
  • 2篇高如承
  • 2篇叶小军
  • 1篇秦志清
  • 1篇孙杰
  • 1篇谢湘筠
  • 1篇何国森
  • 1篇赖明勇
  • 1篇陈小晨

传媒

  • 5篇福建水产
  • 3篇淡水渔业
  • 2篇2015年福...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海峡科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渔业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饥饿对中华倒刺鲃仔鱼摄食、存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饥饿试验,研究饥饿胁迫下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仔鱼摄食、存活、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5±0.5)℃水温条件下,中华倒刺鲃仔鱼初次开口摄食的初次摄食率达86.7%,6~11日龄初次摄食率持续达100%,12日龄开始下降,18日龄进入PNR。延迟1~6d投饵对仔鱼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之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完全饥饿条件下,累计死亡率超过50%发生在19日龄,22日龄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全长、头长、眼径、体高和尾柄高5项形态学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步,分别在延迟投饵时间达6,7,5,3,4d起显著低于正常投饵组(P<0.05)。饥饿仔鱼鳍发育停滞,饥饿达7d以上仔鱼除出现头大身瘦,脊索弯曲,肠道萎缩等饥饿仔鱼的一般形态特征外,还出现"胸角"现象。中华倒刺鲃仔鱼开始投饵的最适时间建议在6~8日龄。
黄洪贵胡振禧黄种持叶小军黄柳婷吴妹英
关键词:中华倒刺鲃仔鱼饥饿摄食存活
铜绿微囊藻和普通小球藻在不同pH下生长特性及竞争参数计算被引量:13
2010年
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在pH5、6、7、8、9、10、11下进行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试验,应用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式进行参数计算,结果显示pH对2株藻的生长及竞争关系都有显著的影响,铜绿微囊藻pH在8~11范围内生长良好,其最佳生长pH值为9,而普通小球藻则pH在7~9之间生长较好,其最佳pH值为8。共同培养的试验结果显示碱性环境中铜绿微囊藻的竞争优势强于普通小球藻,pH为8~10时β值大于α值,而pH=7时普通小球藻占优势,α值大于β值。
薛凌展黄种持林泽黄柳婷林学文吴妹英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普通小球藻PH
福建地区池养匙吻鲟人工繁殖研究初报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池塘人工培育的匙吻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催产的3尾雌鱼均能排卵,采取干法人工授精,共获受精卵27.2×10^4粒,受精率42.5%-80.3%,孵出仔鱼13.1×10^4尾,孵化率为12.2%-82.5%。结果表明,在福建省气候条件下,池塘人工培育的匙吻鲟亲鱼能够成熟并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
黄洪贵胡振禧黄种持赖铭勇林学文黄柳婷
关键词:人工繁殖
铜离子对鳗池优势藻生长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本研究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desmus quadricauda)4种鳗池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铜浓度对4种藻生长、生理变化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对铜比较敏感,40~640μg.L-1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随铜浓度升高越来越显著,而该浓度范围的铜对于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则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4种藻的竞争实验中,对照组中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占优势,40μg.L-1和640μg.L-1浓度中小球藻和四尾栅藻逐渐占优势,当浓度达到1 280μg.L-1时,4种藻均受抑制.SOD和MDA的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铜浓度的上升,4种藻的SOD酶活力先升后降,说明低浓度铜胁迫会导致抗氧化酶活性上升,活性氧清除能力加强,随着铜浓度的不断升高胁迫加剧,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受到干扰,SOD活力开始下降,细胞膜过氧化作用增强,MDA含量逐渐升高.
薛凌展黄种持林泽黄柳婷林学文吴妹英孙杰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小球藻四尾栅藻种间竞争
Fe^(3+)对鳗池中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初始Fe3+摩尔浓度为0、1、10、15、20、25、50、100μmol·L-1时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的生长曲线和叶绿素a含量。结果表明,2株藻均存在铁限制,其中缺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限制较为显著,当初始Fe3+浓度为0,1μmol·L-1时,其生长曲线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铜绿微囊藻的μmax出现在25μmol·L-1,小球藻的μmax则出现在20μmol·L-1;当浓度为100μmol·L-1时,2株藻的生长均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此时的生长速度仍高于低Fe3+组。
薛凌展黄种持林泽黄柳婷林学文吴妹英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小球藻FE3+
福建地区斑鳜胚胎与仔鱼早期发育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2011-2013年,连续观察了福建地区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的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的全过程,描述了从受精卵到晚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斑鳜的成熟卵近圆球形,淡黄色,平均卵径为(1.76±0.08)mm;受精后5 min左右,卵膜吸水膨胀,平均卵膜径达(2.20±0.09)mm。在20℃温度条件下,孵化时间为189.33h。24℃温度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5.57±0.18)mm,具趋光性;3日龄仔鱼开始摄食,避光,进入混合营养期;5日龄时卵黄耗尽,6日龄时油球也完全消失。仔鱼全长y与日龄x成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y=0.4916x+5.7209(P<0.01)。
胡振禧黄洪贵吴妹英黄柳婷赖铭勇
关键词:斑鳜胚胎发育仔鱼发育
2016-2017年福建省淡水养殖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被引量:1
2018年
该报告阐述了2016—2017年福建省淡水养殖学科新进展和新成果、国内外淡水养殖学科进展等,在总结学科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预测学科未来发展的需求和方向,提出促进学科发展的建议。
黄洪贵王茂元李善贞黄柳婷赖铭勇陈植
关键词:淡水养殖
一种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包括驯化池,所述驯化池的池底设置有排污口,驯化池内设置有具有简易过滤槽和水生植物的植物浮床,驯化池上还设置有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均匀交错安装在驯化池内的气提管和曝气盘。该斑鳜...
田田王茂元胡振禧薛凌展黄洪贵何国森黄柳婷
文献传递
温度和磷交互作用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研究温度和磷的交互作用对2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15℃)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0~150mg/L磷浓度对于铜绿微囊藻抵抗低温环境没有显著的作用,而小球藻对于低温的适应能力明显高于铜绿微囊藻,0.5~25mg/L的磷浓度环境对于小球藻抵抗低温具有促进作用;高温(30℃)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况良好,而小球藻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时,适当地提高磷浓度对于小球藻适应高温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薛凌展陈小晨黄种持林学文黄柳婷赖明勇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小球藻温度
不同氮磷质量浓度对鳗池优势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desmus quadricauda)4种鳗池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N、P质量浓度对4种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最适生长的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50~350mg/L和0.005~5mg/L,小球藻的最适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5~250mg/L和75~100mg/L,四尾栅藻的最佳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5~150mg/L和50~100mg/L.从实验结果来看,蓝藻和绿藻对N、P的需求差异较大.
薛凌展林泽黄种持高如承黄柳婷林学文吴妹英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小球藻四尾栅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