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家豪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直肠
  • 10篇结直肠
  • 8篇直肠癌
  • 8篇肠癌
  • 7篇结直肠癌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LAP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肿瘤微环境
  • 2篇外科
  • 2篇微环境
  • 2篇结直肠癌患者
  • 2篇教学
  • 2篇癌患者
  • 2篇TGF-Β
  • 2篇CD4+T细...
  • 2篇CD4^+T...
  • 2篇IL-10
  • 1篇蛋白

机构

  • 1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黄家豪
  • 8篇曹云飞
  • 6篇张森
  • 5篇高枫
  • 5篇甘嘉亮
  • 4篇钟武
  • 4篇廖存
  • 4篇江志远
  • 3篇钟世彪
  • 3篇陈利生
  • 3篇张磊昌
  • 2篇黄永红
  • 2篇李辉
  • 2篇郭云
  • 1篇唐卫中
  • 1篇苏丹柯
  • 1篇马辉
  • 1篇赵阳
  • 1篇唐双意
  • 1篇龙军先

传媒

  • 5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的表达,探讨Th22细胞在结直肠癌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Th22细胞比例的表达差异,同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IL-22、AHR、CCL27、CCL22、CCL20在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Th22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Dukes A+B期患者的Th22细胞比例显著低于Dukes C+D期(P<0.05);qRT-PCR结果显示IL-22、AHR、CCL22C、CL20在肿瘤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CCL27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也较癌旁组织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h22细胞在结直肠恶性肿瘤中聚集,并与肿瘤的分期进展相关,可能与肿瘤微环境分泌的趋化因子作用有关。
黄永红曹云飞高枫张森黄家豪龙军先
关键词:TH22细胞IL-22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
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的细胞因子谱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离、纯化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LAP^+CD4^+T细胞并检测其细胞因子谱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促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初次手术治疗的30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肿瘤组织中分选出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纯度,台盼蓝法检测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的活性,RT-qP 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7、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结果经免疫磁珠分选后LAP^+CD4^+T细胞的纯度为(96.14±3.67)%,LAP-CD4^+T细胞的纯度为(95.61±4.66)%,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存活率为(91.35±4.11)%,LAP-CD4^+T细胞存活率为(92.48±2.56)%;RTqP CR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高表达IL-10和TGF-β1mRNA,低表达IL-2、IL-4、IL-17、IFN-γ,与LAP-CD4^+T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LAP^+CD4^+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曹云飞钟武江志远钟世彪张磊昌黄家豪张森陈利生
关键词:结直肠癌IL-10TGF-Β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的检测与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_+T细胞亚群Th1和Th2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特异性转录因子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43名结直肠癌患者(肠癌组)与3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占CD4_+T细胞的比例运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的相对基因表达量。血浆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使用液相芯片技术方法定量检测。结果肠癌组外周血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癌组外周血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Th1细胞占外周血CD4_+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NF-α、IL-1β和IL-15表达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浆IFN-γ、IL-4和IL-6的表达水平与病程分期有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变化不明显而Th2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结直肠癌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不平衡表达可作为机体免疫状态转换与病情判断的指标。
黄家豪曹云飞高枫
关键词:TH1TH2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组织中LAPP^+CD4^+ T淋巴细胞的表型特征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LAP^+CD4^+ T淋巴细胞表型特征,及其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促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初次手术治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以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分析LAP^+CD4^+ T淋巴细胞和LAP-CD4+ T淋巴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白细胞分化抗原45RA (CD45RA)、叉状头转录因子p3(Foxp3)、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趋化因子受体4(CCR4)、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水平。结果 健康志愿者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LAP^+CD4^+ 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49±1.00)%和(9.44±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LAP^+CD4^+ 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1.76±3.74)%和(3.87±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志愿者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相应正常组织中的LAP^+CD4^+ T淋巴细胞主要为中央记忆T淋巴细胞,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AP^+CD4^+ T淋巴细胞主要为效应记忆T淋巴细胞。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 T淋巴细胞和LAP-CD4+ T淋巴细胞中Foxp3表达水平分别为(3.87±1.12)%和(16.70±2.61)%,CTLA-4表达水平分别为(36.36±19.14) %和(19.60±8.91) %,CCR4表达水平分别为(37.72±11.14 )和(30.06±9.14)%,CCR5表达水平分别为(18.86±7.10) %和(13.92±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LAP^+CD4^+ T淋巴细胞具有更高的肿瘤富集趋势,易聚积于肿瘤微环境中。与传统的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不同,LAP^+CD4^+ T淋巴细胞中Foxp3低表达,CTLA-4、CCR4和CCR5高表达,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
钟武江志远钟世彪张磊昌黄家豪张森陈利生曹云飞
关键词:T淋巴细胞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LAP+CD4+调节性T细胞的细胞因子谱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LAP+CD4+调节性T细胞(LAP+CD4+Treg)是新近发现的调节性T细胞亚型,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LAP+CD4+Treg的细胞因子谱,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11-10-2015-02-0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手术治疗的32例CRC患者的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法(magnetic cell sorting,MACS)分选出LAP+CD4+Treg细胞以及LAP-CD4+T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其纯度;台盼蓝掺入法检测其存活率;应用液相芯片(luminex liquichip)、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所含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7、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浓度。结果 MACS分选获得的LAP+CD4+Treg细胞纯度为(95.14±1.67)%,LAP-CD4+T细胞纯度为(95.32±2.41)%;台盼蓝掺入法结果显示,LAP+CD4+Treg细胞存活率为(92.54±2.31)%,分选出的CD4+T细胞后存活率为(93.24±2.41)%,说明分选前后细胞均保持较高存活率,t=1.856,P>0.08;液相芯片以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LAP+CD4+Treg细胞较LAP-CD4+T细胞分泌更高浓度的IL-10分别为110.65±12.45和72.86±10.87,t=9.13,P<0.001;TGF-β为107.03±17.69和64.19±14.15,t=7.76,P<0.001。结论 CRC患者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可能通过分泌高浓度细胞免疫抑制因子IL-10、TGF-β参与了机体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江志远钟武黄永红黄家豪廖存曹云飞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抑制IL-10TGF-Β
导师引导下“5+3”一体化结直肠外科专业型研究生参与学术期刊论文编审小组的教学模式效果初探
2020年
目的初步探讨导师引导下“5+3”一体化结直肠外科专业型研究生参与学术期刊论文编审小组的教学模式效果。方法纳入17名接受“5+3”一体化模式教育培养的结直肠外科专业型研究生作为培养对象,另纳入7名具有论文写作及稿件编辑经验的人员作为培训老师。建立学术期刊论文编审小组,通过集中学习(PPT授课、小组问答、疑难稿件专题讨论、优秀稿件评析、退稿稿件问题剖析、课堂总结等)和个别指导等形式进行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和培训结束时评价研究生科研信息素养能力、对统计学方法的掌握情况、阅读文献能力以及分析培训结束时综述及论著完成情况及质量。结果培训结束时17名研究生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等各维度评分较培训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前,大部分研究生对常见统计方法掌握主要为“知道但不会用”。培训结束时,大部分研究生对常见统计方法掌握主要为“会用但不知道原理”和“会用并了解具体原理”。培训前,学生阅读文献能力评价评分为(1.2±0.5)分,培训结束时为(4.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名研究生均完成综述及论著的撰写,其中6篇综述被评为优秀,9篇综述被评为良好,2篇被评为合格;2篇综述论著被评为优秀,8篇论著被评为良好,7篇论著被评为合格,没有稿件被评为不合格。结论导师引导下“5+3”一体化结直肠外科专业型研究生参与学术期刊论文编审小组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信息素养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马辉甘嘉亮龚艺贞龙冰霜叶方惠廖存黄家豪
关键词:教学
芒柄花黄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芒柄花黄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结直肠癌细胞HCT116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分别以25、50、100μmol/L芒柄花黄素处理,对照组以等量二甲基亚砜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490),Hoechst荧光染色法计数凋亡细胞,qRT-PCR法检测细胞中的HOC转录反义RNA(HOTAIR),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的Bax和Bcl-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着芒柄花黄素浓度增加及处理时间延长HCT116细胞A490值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25、50、100μmol/L芒柄花黄素处理48 h后HCT116细胞凋亡数分别为(3.20±0.84)、(20.20±1.92)、(31.00±2.92)个/HP,均高于对照组的(1.6±1.14)个/HP(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细胞HOTAIR、Bcl-2表达量降低,而Bax表达量增加,P均<0.05。结论芒柄花黄素可能通过抑制HOTAIR调节Bax和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李通黎欣高枫黄家豪甘嘉亮
关键词:结直肠癌BAX蛋白BCL-2蛋白
结直肠肿瘤NOSES术的应用现状与思考被引量:3
2019年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术)是使用腹腔镜器械、TEM 或软质内镜等设备完成腹腔内手术操作,经自然腔道(直肠、阴道或口腔)取标本的腹壁无辅助切口手术[1]。该项技术与常规腹腔镜技术相比,它避免了腹壁取标本的辅助切口,符合人们对“无疤”的微创理念追求,同时,也符合外科医生的微创操作理念,其在外科领域兴起,并得到推广和普及。
韦传毅黄家豪李辉陆绍龙凌通于航唐卫中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切口手术外科医生腹腔镜器械腹腔镜技术微创理念
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检测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CD4+CD25+Treg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初步探讨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集所有患者术前外周血、术中肿瘤组织和距离癌组织边缘10 cm以上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同时采集本科室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标本中LAP+CD4+T细胞和CD4+CD25+Treg的分布比例,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LAP+CD4+T细胞分布比例差异、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LAP+CD4+T细胞分布比例差异;分析LAP+CD4+T细胞和CD4+CD25+Tre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5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5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及组织标本LAP+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9.44±3.18)%]高于正常人外周血[(1.49±1.00)%,P=0.000]、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11.76±3.74)%]高于相应癌旁组织[(3.87±1.64)%,P=0.000];其中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的分布比例最高。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与CD4+CD25+Treg细胞成正相关(r=0.327,P=0.02);LAP+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与肿瘤的TNM分期、远处转移及CEA水平相关(P<0.05)。结论:LAP+CD4+T细胞易聚集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钟武江志远钟世彪张磊昌黄家豪张森陈利生曹云飞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
改良Alamar Blue法检测结直肠微小组织块的活力
2012年
背景:Alamar Blue法是测定组织细胞活性的方法之一,目前多数应用在细胞系活力测定方面,尚未见应用于微小组织块活力的评价。目的:采用改良Alamar Blue法评价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块和癌组织块的活力。方法:以细胞活力测定的Alamar Blue法为基础,应用单位质量吸光度来评价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块和癌组织块的活力。根据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和预实验结果,实验选择0,6,12,18,24,30,36h作为检测时间点,每一例标本分为7组,设空白对照孔。结果与结论:单位质量吸光度能够随培养时间的推移,很好地反映组织块增殖活力的变化趋势,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块和癌组织块培养12~24h达到良好的增殖状态,证实改良Alamar Blue法是评价结直肠微小组织块灵敏有效的新型检测方法之一。
甘嘉亮高枫曹云飞廖存黄家豪唐双意
关键词:增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