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成像
  • 2篇多排螺旋CT
  • 2篇血管平滑肌脂...
  • 2篇造影
  • 2篇脂肪
  • 2篇脂肪瘤
  • 2篇三期增强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脂肪瘤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病理
  • 2篇磁共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 1篇胆管疾病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黄丽军
  • 6篇陆志华
  • 5篇郝强
  • 2篇曹文洪
  • 2篇张明波
  • 1篇蔡为民
  • 1篇生晶
  • 1篇钱伟新
  • 1篇陈士跃

传媒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术前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手术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三期增强扫描术前观察胰周主要血管侵犯并评价肿瘤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MDCT三期增强的图像资料,分析三期增强扫描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的密度差及胰周主要动静脉是否受侵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5例胰腺癌病例中,胰头部17例,体部6例,胰尾部2例。肿瘤直径≤2cm的小胰腺癌2例,>2cm的胰腺癌23例。25例胰腺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行姑息性手术或剖腹探查,4例(9支)误判不可切除,3例(8支)误判可切除。MDCT动脉期利于观察动脉血管的受累情况及进行CT血管造影(CTA)成像,可以较好地评估肿瘤对胰周动脉的侵犯情况;在胰腺期,胰腺肿块与正常胰腺存在最大密度差,此期最易发现胰腺肿块;在肝脏期,肝脏实质与转移瘤密度差最大,易于病灶的显示与定性诊断。结论 MDCT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评估胰周主要动静脉受侵情况有重要价值,结合各项其他标准,有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黄丽军陆志华曹文洪陈士跃郝强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血管造影胰周血管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导管腺癌血管侵袭的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胰腺周围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胰腺导管腺癌的MDCT三期增强及后处理图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胰腺癌胰周动脉和静脉入侵的MDCT征象,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获得MDCT判定不可切除肿瘤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492例胰周大血管有157例受到肿瘤侵袭,其中动脉受侵64例,静脉受侵93例。有39%的受侵静脉(36/93)被肿瘤包绕大于1/2血管周长,而有97%(60/64)的受侵动脉被肿瘤包绕大于1/2血管周长甚至被肿瘤包埋(χ2=12.85,p<0.05)。有67%(62/93)的受侵静脉有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受侵动脉只有35%(26/64)(χ2=9.62,p<0.05)。有70%(65/93)的受侵静脉管壁呈不规则状,受侵动脉管壁不规则只有42%(13/64)(χ2=10.78,p<0.05)。MDCT判定可切除肿瘤为21例,不可切除肿瘤为61例,不可切除性的阳性预测值为98%。结论 MD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较好的对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胰腺周围大血管进行诊断,并能较准确的评估肿瘤是否可以切除。
黄丽军张明波陆志华郝强
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WI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DW-MRI在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lipid poor renal angiomyolipoma,LPRAML)与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LPRAML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LPRAML的21例和RCCC 20例术前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分别测量病灶的ADC值并计算出平均值,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病例的平均ADC值的差异。结果 LPRAML的病灶的ADC值为(1.21±0.21)×10^(﹣3)mm^2/s;RCCC的平均ADC值为(0.89±0.08)×10^(﹣3)mm^2/s,LPRAML的ADC值高于RCCC,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2,P<0.01)。结论 LPRAML和RCCC具有不同的扩散特征,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黄丽军陆志华张明波郝强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扩散加权成像
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与其生物学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DCT表现(包括GIST的大小、坏死与否、生长方式、形态及强化程度),并与其生物学危险性分级进行对照。结果:本组43病例中,病理证实胃GIST21例,小肠GIST11例,肠系膜GIST6例,十二指肠GIST2例,网膜GIST1例,结肠GIST2例。高度危险性17例,中度危险性10例,低度危险性11例,极低危险性5例。CT发现43例,40个定位正确,分别是胃21例、小肠10例、肠系膜5例、十二指肠2例、结肠2例,3例定位错误,分别为1例肠系膜误判为来源于小肠、1例网膜误判为来源于肠系膜、1例小肠误判为来源于肠系膜。CT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GIST的大小、坏死与否、生长方式及形态与GIST的生物学危险性具有统计学意义,GIST的强化程度与GIST的生物学危险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评估GIST的生物学危险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黄丽军陆志华蔡为民生晶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危险性
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MRI表现与病理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LPRAML)CT、MRI和病理征象。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LPRAML患者的CT和MRI资料,观察分析肿瘤的成分(脂肪、出血、坏死、钙化)、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包膜、角度)及肿瘤的强化方式,计算CT和MRI对该病各种征象的检出准确性。结果 28例中有23例(82.1%)在病理检查中检出含有脂肪成分,钙化、出血、坏死及假包膜均少见;18例(78.3%)HMB45呈阳性,16例(69.6%)Melan-A呈阳性。CT对脂肪成分的检出准确性低于MRI,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钙化成分的检出率高于MRI,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对肿瘤假包膜、出血、坏死征象的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均>0.05)。CT对"劈裂征"或"杯口征"征象的检出情况优于MRI,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持续强化的病变分别占89.3%和82.1%,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711)。结论脂肪成分、"劈裂征"或"杯口征"和均匀持续的强化特点均是CT和MRI对该病诊断的特殊征象,该病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黄丽军陆志华张明波郝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病理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结合常规MRI成像对胰胆管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胰胆管病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及常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二者可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经手术病理或综合影像证实的胰胆管病变行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MRCP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及常规MRI扫描,分析各类病变的MRCP及常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价值,总结诊断经验。结果:58例胰胆管病变中胰胆管结石28例,慢性胰腺炎9例,胰腺癌9例,胆管癌5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2例,Ⅰ型先天性胆总管扩张1例,胆囊切除术后1例,胰腺分裂1例,肝移植术后1例,恶性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胰胆管良恶性病变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MRCP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及常规MRI扫描影像表现各异,均有各自特征表现。结论: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二维厚层块扫描结合常规MRI有利于胰胆管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黄丽军郝强陆志华钱伟新曹文洪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胰胆管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