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奇科

作品数:25 被引量:114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建筑科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1篇建筑
  • 10篇高层建筑
  • 7篇风洞
  • 7篇风洞试验
  • 7篇超高层
  • 7篇超高层建筑
  • 5篇风振
  • 5篇风振响应
  • 4篇山地风场
  • 4篇装配式
  • 4篇综合管廊
  • 4篇管廊
  • 4篇风致
  • 3篇山地
  • 3篇数值模拟
  • 3篇脉动风
  • 3篇风速
  • 3篇值模拟
  • 2篇地下结构
  • 2篇地下结构物

机构

  • 25篇重庆大学
  • 6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四川省建筑设...

作者

  • 25篇魏奇科
  • 15篇李正良
  • 11篇孙毅
  • 6篇黄汉杰
  • 3篇王宇航
  • 3篇陈朝晖
  • 2篇邓然
  • 2篇周绪红
  • 2篇丁选明
  • 2篇邹鑫
  • 2篇冯立
  • 1篇曹辉
  • 1篇张健
  • 1篇王勇勤
  • 1篇王维说
  • 1篇曹晖
  • 1篇肖正直
  • 1篇郭永彩
  • 1篇王振强
  • 1篇赵仕兴

传媒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实验流体力学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电网技术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风向角下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研究
目前,在进行矩形高层建筑顺、横风向及扭转方向的风荷载、风致响应以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研究时,以往的研究均是针对高层建筑刚度弱轴正面迎风的工况进行分析的.随着高层建筑结构高度的不断增加和研究的深入,针对每个风向角时的风荷载对结...
李正良邹鑫魏奇科曹晖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风设计风振响应风向角
文献传递
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研究1
对于矩形超高层建筑,若不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一般认为建筑正面迎风时风致响应最大,且以此进行结构设计偏于安全。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建筑正面迎风工况下的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方向的风荷载和风振响应研究较多,而其他非正面迎风工况...
魏奇科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风向角风致振动基本风速
文献传递
山地风场中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幅值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针对山地风场中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特点,在1.4m×1.4m风洞中进行了11个不同高宽比、厚宽比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表面测压风洞试验,分析了阻力系数平均值、均方根值和升力、扭矩系数均方根值受来流风湍流度、建筑高宽比、厚宽比和层相对高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矩形截面建筑各气动力幅值特性明显随湍流度、建筑高宽比、厚宽比、层相对高度的改变而变化,而圆形截面建筑各气动力幅值特性仅随湍流度、层相对高度的改变而变化。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建立了正方形截面和圆形截面风荷载幅值特性的数学模型,通过比较说明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山地风场中的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计算提供依据。
李正良孙毅黄汉杰陈朝晖魏奇科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山地风场风洞试验
钢筋套筒灌浆料流动机理及灌浆系统研究
针对目前套筒灌浆料流动度测量方法欠缺及灌浆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套筒灌浆料的流动机理,研制了一种基于数据远程传输的高效新型灌浆系统。首先对灌浆料流动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在COMSOL中对套筒灌浆料流动度测量进行...
陈晓磊魏奇科朱晓霜王勇勤
房屋建筑检测尺与基于物联网的房屋建筑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检测尺,包括尺主体,尺主体上设有控制器、垂直度检测模块、平整度检测模块与检测模式切换模块;检测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向控制器输入检测模式切换请求;垂直度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尺主体倾斜角度的倾角传感器;平...
郭永彩高潮蒋月见张健魏奇科王维说
文献传递
一种软土地区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提供一种软土地区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该综合管廊包括若干个沿廊体走向间隔布置的框架部件,以及若干侧板、底板和顶板。该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包括场地平整、放线、施工立柱、安装侧板、连接段注浆、安装横梁、基底旋喷桩加固...
丁选明栾鲁宝魏奇科冯立邓玮婷
文献传递
配置钢筋桁架的钢筋混凝土叠合墙体界面受剪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为研究配置钢筋桁架的叠合墙体的界面受剪性能,以界面凿毛程度、界面桁架数量和桁架腹筋直径(界面受剪配筋率)等为参数,开展了7个钢筋混凝土叠合墙体的界面受剪试验,分析了叠合墙体界面的破坏现象和破坏形态、剪力-界面滑移关系、受剪承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叠合界面双面沿垂直于受力方向做5道深分别为5mm和10mm的凿毛,可分别提高叠合界面的受剪承载力26%和32%;叠合界面的界面受剪配筋率由0增加至0.241%,其受剪承载力、峰值滑移与开裂滑移的比值可分别提高57%和930%;基于文中提出的叠合界面剪力-滑移模型推导的计算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叠合墙体界面的受剪承载力设计提供参考。
皮正波廖小辉魏奇科王宇航陈豪张浩王姝琪
关键词:钢筋桁架受剪性能
高层建筑风致干扰效应研究
近年来,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多幢高层建筑风场互相干扰状况必然存在,受扰后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大小及性态与独立建筑相比会有很大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超过独立建筑的风振响应,造成结构风灾.目前,尽管各国规范中已有少量国...
曹辉李正良魏奇科邹鑫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振响应
文献传递
行波效应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纵向地震响应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由于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塔身高跨度大,仅考虑单塔及塔-线体系的一致地震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考虑地震波沿大跨越线路传播时引起的地震行波效应,建立了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精细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运用几何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纵向地震作用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特性,并和一致地震动输入下的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行波效应既可以增加又可以减小塔身的地震响应,主要与地震动作用于大跨越两端输电塔的相位差有关;行波效应对导线跨中竖向位移响应影响十分明显,对导线内力响应影响很小。
魏奇科李正良
关键词:行波效应输电塔-线体系时程分析
山地风加速效应的计算模型被引量:14
2010年
以往对山地风加速效应的研究及发达国家最新规范中关于山地风加速效应的计算模型往往采用指数律模型,并且只考虑了较缓的山坡,各模型中系数取值差异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2平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坡度、高度和地貌情况下的山地风加速效应进行计算,分析了山体坡度、山体高度及地貌对山地风加速效应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山地平均风加速效应的对数律计算模型,拟合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把适用范围扩大到了较陡的山坡,并将文中模型计算结果与现有模型及规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数律计算模型比指数律计算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山地近地风的加速效应.
魏奇科李正良孙毅
关键词:山地地貌数值模拟对数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