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 作品数:2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历史演义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理想化”的原因探寻
- 2009年
- 历史演义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历史演义小说家将人物形象的塑造高度理想化?推究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以及民族心理因素,从传统英雄史观、传统道德史观、民族心理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历史演义小说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寻。
- 孟智高明
- 关键词:历史演义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理想化
- 中古史书词汇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将古今学者对中古史书词汇的研究成果分成三类:中古史书注释中的词汇研究,俗语词考释著作中的词汇研究,现代学者相关的训诂专著中的词汇研究,并对每类进行举例分析,着重说明它们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另外还对如何利用这些成果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
- 高明
- 《汉语大词典》同义复词条目补正被引量:2
- 2000年
- 同义复词是汉语复合词的一个类别 ,辞书编纂中应该特别加以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汉语大词典》在处理同义复词条目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从词语失收及书证两个列举数例加以补充 。
- 高明
-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同义复词书证
- 汉魏六朝文献中的“传曰”
- 2013年
- "传曰"常见于汉魏六朝文献,根据其作用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引用古代文献,为论述说理提供经典依据;二是引出对相关文献的解释;三是表示"传言"、"传说"等意义。引用经典类"传曰"所引证的材料主要是六艺的注释文献,体现了汉魏六朝儒家经典地位的确立;注释类"传曰"的形成带有早期文献编纂的特色,即经传混合;传说类"传曰"引用材料多为诸子文献,表明这些文献已经转化为汉魏六朝时期的基本文献资源。三种不同类型的"传曰",体现了古文献衍生聚合的发展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典文献资源的形成过程。
- 高明
- 关键词:汉魏六朝
- 《后汉纪》琐记被引量:1
- 2007年
- 目前通行的两种《后汉纪》整理本,分别存在一些校点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历史文献的对勘和中古词汇的研究,略举19例,加以补充订正。
- 高明
- 关键词:校勘历史文献词语
- 略论《汉语大词典》的编纂特色——以联合式复音词为考察中心
- 2012年
- 《汉语大词典》同其他大型语文辞书相比较,在编纂上有鲜明的特色,即收词更加丰富,释义完整恰当,书证列举科学合理。以其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为考察中心,可以看到《汉语大词典》充分吸收和借鉴了以往语文词典的成果,并在编纂上修订补充了一些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大型辞书编纂中的细节处理,保证了辞典结构上的完整性和整体的科学性,为大型语文辞典的编纂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 高明
-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编纂收词书证
- 从《列子》管窥先秦两汉寓言之转引被引量:1
- 2008年
- 《列子》中有大量寓言互见于《庄子》《韩非》《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等。对比发现,同一寓言,在不同的子书中,或者表达相近的寓意,或者寓意有较大延伸,或者独辟蹊径,从中生发出截然相反的旨意来。究其原委,各家学说不同的思想倾向最终决定了寓言的剪裁,旨意的表达。从这些不同解读中我们可以窥见藏于其后的更本质的东西,这也成了理解先秦两汉诸子思想的便捷法门。
- 杨学东高明
- 关键词:列子道家思想
- 中古“剧谈”的产生与发展
- 2015年
- "剧谈"是魏晋南北朝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言语和论辩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文辞的连贯性,带有较强的论辩色彩,同时也包含一定程度的游戏性。"剧谈"的产生可以上溯至先秦诸子,汉魏六朝的清议、清谈进一步推动其发展,佛教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剧谈"言语方式的兴盛。
- 高明
- 关键词:剧谈中古言语方式
- “西朝”释义补证
- 2005年
- “:西朝”是中古时期一个比较常见的专用名词,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调查,考证它在中古时期的所指意义是非常复杂的,会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文章还进一步说明了研究“西朝”的所指意义有助于汉语辞书的编纂,有利于解决古文献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 高明
- 关键词:辞书
- 《后汉纪》校读续记被引量:2
- 2006年
- 《后汉纪》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文献,现在流行的两种整理本在校勘方面仍有可商榷之处,本文试图从文献对勘和语言研究的角度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修正。
- 高明
- 关键词:《后汉纪》校勘《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