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旭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江苏警官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哲学宗教
更多>>
合作作者
徐立忠
江苏警官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政治法律
1篇
哲学宗教
主题
1篇
心理测试技术
1篇
主体论
1篇
犯罪
1篇
犯罪心理
1篇
犯罪心理测试
1篇
犯罪心理测试...
1篇
测谎
1篇
测谎结论
机构
2篇
江苏警官学院
作者
2篇
徐立忠
2篇
高旭
传媒
1篇
江西公安专科...
年份
1篇
2005
1篇
2004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犯罪心理测试主体论
被引量:1
2004年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科学技术,其测试结论属于刑诉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之一的鉴定结论。测试主体是指有权决定和组织进行测试活动的有关机构和被其指聘的测试鉴定员。为确保测试结论的准确性应从测试鉴定机构、测试鉴定人法律地位、测试鉴定人委托、测试鉴定人资格、测试鉴定人素质、测试鉴定人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对测试主体进行规范。
徐立忠
高旭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我国测谎结论的证据属性及测试规则体系之建构
被引量:1
2005年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测谎结论具有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因此,测谎结论的属性是证据,且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之一的鉴定结论。当前我国测谎规则体系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应从测试主体、测试程序、测试环境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结论的审查等方面对测谎规则体系进行建构。
徐立忠
高旭
关键词:
测谎结论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