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政

作品数:12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5篇电刺激
  • 4篇偏瘫
  • 4篇康复
  • 3篇直流电刺激
  • 3篇上肢
  • 3篇偏瘫患者
  • 3篇卒中后
  • 3篇脑卒中偏瘫
  • 3篇脑卒中偏瘫患...
  • 2篇动功
  • 2篇上肢运动
  • 2篇上肢运动功能
  • 2篇疗法
  • 2篇疗法治疗
  • 2篇脑卒中后
  • 2篇康复训练
  • 2篇肌肉
  • 2篇急性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镇江解放军第...
  • 1篇南京市雨花医...

作者

  • 12篇高政
  • 6篇杨婷
  • 5篇许亮
  • 3篇张会慧
  • 3篇李雪萍
  • 3篇杨婷
  • 2篇穆烁
  • 2篇王晓菊
  • 2篇徐迪
  • 2篇俞长君
  • 2篇林强
  • 1篇周俊
  • 1篇周末
  • 1篇尹玉文
  • 1篇陈安亮
  • 1篇程凯
  • 1篇钱兴皋
  • 1篇袁冰
  • 1篇杨倩
  • 1篇林强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并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其潜在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即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同时进行tDCS治疗,tDCS刺激电流在10 s内从0上升到1 mA,保持20 min后,在10 s从1 mA下降到0。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15 d。对照组则仅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tDCS治疗为假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E-FMA)和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DTI检查。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UE-FMA和WMFT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UE-FMA评分为(35.32±1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1.80±13.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囊后肢层面的FA值、rFA、FAasy和中央前回FA、CST长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显著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这可能是基于促进CST完整性和对称性改变的神经可塑性机制,因此临床上可以将tDCS可作为神经康复中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杨婷陈慧柚高政许亮范吉法徐晨曦王晓菊
关键词:上肢运动功能
体外冲击波联合ICB矫形鞋垫治疗慢性跟腱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ICB矫形鞋垫治疗慢性跟腱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独疗法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慢性跟腱炎患者分成3组,分别施以冲击波治疗,ICB矫形鞋垫治疗及联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4周、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持续行走时间,并以疼痛减轻的百分数作为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VAS差值/治疗前VAS评分×100%)。结果治疗时间对治疗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在剔除时间效应后3种治疗方法在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持续行走时间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最优。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ICB矫形鞋垫治疗慢性跟腱炎疗效确切,联合治疗效果更优,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高政杨婷林强
关键词:高能量冲击波矫形外科学跟腱疼痛体外冲击波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42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1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Barthel指数得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MCT较治疗前缩短,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6周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Barthel指数得分、WMFT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患侧脑皮质兴奋性,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手活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高政张会慧杨婷王恒范吉法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2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0min/d。两组训练连续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平衡仪中的睁闭眼静态平衡评估,并将振幅轨迹长及外周面积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BS得分均显著增加(P<0.01),但治疗组得分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睁和闭眼时轨迹长、外周面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睁眼与闭眼比较,轨迹长及面积有统计学差异,睁眼均好于闭眼(P<0.001)。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好转,但睁眼轨迹长及闭眼面积治疗组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及P<0.05)。结论利用PRO-KIN平衡仪可以有效地评定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并且若结合传统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杨婷高政尹玉文穆烁
关键词:视觉肌肉骨骼平衡卒中
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关性被引量:41
2012年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异,并分别与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与闭眼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摆动面积与BBS总分、第6、9项呈中度负相关(r=-0.408—-0.663,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第8、11—14项,摆动面积与第1、5、7呈中度负相关(r=-0.409—-0.590,P<0.05)。闭眼时摆动面积与第7、8项呈中度负相关(r=-0.492,-0.501,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Berg总分及子项都不相关。结论:Pro-Kin平衡仪的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时睁眼重心摆动的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
杨婷钱兴皋张会慧周俊高政许亮李雪萍
关键词:BERG平衡量表脑卒中偏瘫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足踝部损伤术患者,在术后康复治疗中均采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跖屈角度和背伸角度分别为(19.81±9.82)°、(30.31±9.64)°、(54.79±22.31)分均优于治疗前的(11.29±9.65)°、(21.14±11.20)°、(34.60±2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医传统的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各项功能指标恢复速度更快,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际治疗中推广使用。
程凯徐迪高政戴琳马俊
关键词:足踝部损伤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宣教及早期康复训练,分别比较康复训练1个月、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HSS)评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ugl-Meyer评分2组无显著差异。治疗3个月后,2组MBI评分及NHSS评分差异更加显著,Fugl-Meyer评分也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周末袁冰陈安亮许亮高政穆烁蒋庆新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训练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肌内效贴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索肌内效贴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析因设计将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1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运动想象疗法组、肌内效贴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动想象疗法组给予运动想象治疗,肌内效贴组给予贴布痛点贴扎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3种方式综合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肿胀程度、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A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并于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肿胀程度明显下降,FMA评分及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P<0.001)。治疗前后4组患者VAS评分、肿胀程度、FMA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030、177.648、135.571、114.092,P<0.001);联合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幅度最高,对照组下降幅度最低;肿胀缩减程度、FMA及Barthel评分增加幅度:联合治疗组>肌内效贴组>运动想象疗法组>对照组。对照组、运动想象疗法组、肌内效贴组、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98%、78.05%、85.36%、9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3,P=0.003)。结论联合应用肌内效贴及运动想象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高政徐迪杨婷蒋庆新
关键词:卒中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想象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运动想象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采用tDCS治疗)和联合组(采用运动想象训练联合tDCS治疗),每组45例,所有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常规组选取IS200型智能电刺激仪行tDCS治疗,每日1次,20 min/次,6次/周,共治疗4周;联合组患者则接受tDCS治疗后,立即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每日1次,40 min/次,每周运动想象训练6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和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偏瘫上肢的使用能力进行评定;检测患者上肢的表面肌电图(sEMG)采集上肢做最大主动肩前屈、伸肘时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肌腹的肌电信号,信号处理内容采用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来表示,评估患者的患肢肌力。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的FMA-UE[(17.8±6.9)和(17.7±6.8)分]、FTHUE-HK评分[(2.9±0.9)和(2.8±0.7)分]及表面肌电图指标RMS[(2.5±0.5)和(2.4±0.3)μV]和iEMG值[(24.5±10.8)和(23.3±11.9)μV·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评分[(26.5±13.4)和(38.6±11.9)分]、FTHUE-HK评分[(3.2±0.5)和(4.2±0.3)分]及表面肌电图指标[RMS(4.3±1.1)和(6.8±0.9)μV;iEMG(35.7±7.5)和(44.3±6.9)μV·s]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运动想象训练联合tDCS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增强其肌肉力量。
高政杨婷王晓菊许亮李雪萍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
全身振动对卒中后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张力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脑卒中在全球是高致死率的疾病。而痉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约20%—40%脑卒中患者可出现痉挛[1]。长期痉挛可引起肌肉短缩、关节活动受限、姿势异常及疼痛等,加重患者的功能障碍,并限制其日常生活[2—3]。目前,痉挛的治疗主要通过肉毒毒素注射、牵伸、热敷及电刺激。近年来,振动治疗被证实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痉挛[4—5]。尽管改良Ashworth评分(modified Ashworth scale scores,MAS)是目前最常用的痉挛评估方法。
康海燕褚涛高政林强
关键词:肌张力全身振动电刺激肌肉痉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