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扬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哲学
  • 2篇哲学观
  • 2篇现代哲学
  • 2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科学观
  • 1篇蕴涵
  • 1篇真相
  • 1篇无意
  • 1篇无意义
  • 1篇西方哲学
  • 1篇现代西方哲学
  • 1篇马克思哲学
  • 1篇马克思哲学观
  • 1篇后现代
  • 1篇后现代哲学

机构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高扬
  • 3篇韩秋红
  • 1篇于微

传媒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唯实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哲学是哲学”的哲学观真相——从西方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说起被引量:2
2004年
 自然科学在学科上的分化,西方近代哲学隐含着一个哲学与全部科学之间的论题,它表现为哲学面对科学的自我思考,这种思考在近代之末使哲学成了"科学之科学"。哲学不是科学,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只是哲学。"无定性"的哲学使其关于自身的观点处于恒久的变化中,并与科学观有着根本的区别。哲学使命不在于使哲学站在科学面前为自己的当代生存权辩护,而在于通过对人以及与人有关的世界的反思,通过哲学与科学的对话"改造世界"。
韩秋红高扬
关键词:哲学哲学观科学观
从“能否思想”到“有无意义”——西方哲学真实蕴涵的再思考被引量:7
2005年
哲学素有“智慧之爱”之称,“爱智慧”,“追求智慧”是哲学的本性。现代哲学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却无一例外地视智慧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意义”为其核心范畴。然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不只属于现代西方哲学,从对西方哲学真实性判据原则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哲学在对人独特的意义性存在的自觉把握与自我意识中,从古至今一直在表达着它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表达着“智慧之爱”所担负的历史与时代的使命。同时,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转变都以思考现代人的意义世界为旨归,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西、马所共同担负的哲学使命的“融通”中寻到哲学未来发展的路径。
韩秋红高扬
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无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蕴涵现代哲学
从西方科学与哲学的发展看马克思哲学观的时代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西方科学与哲学发展的演进过程说明 ,科学观对哲学观的变革发挥着巨大影响 ,对科学观的批判性反思是哲学观前行的动力。马克思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放到生活世界与现实实践中去考察 ,既反对把哲学实证化的科学主义立场 ,又反对人本主义思潮狭隘、近视的科学观。马克思在哲学观上的变革 。
于微高扬
关键词:哲学观科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什么也不是”到“究竟是什么”——关于后现代的后思考被引量:1
2004年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有关“哲学的终结”或所谓“后哲学”的呼声几乎不绝于耳。今天,哲学的确面临着这样一种抉择:它要么放弃自己存在的权利,要么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对于当代语境下的哲学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在后现代那里 ,哲学成为继上帝和人之后又一个被宣判死刑的东西。那么 ,哲学是否真的死了 ?如果它没死 ,是什么支撑它的生存 ?后现代哲学认为现代哲学什么也不是 ,那么后现代哲学究竟是什么 ?
韩秋红高扬
关键词: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