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大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切除
  • 3篇静脉
  • 3篇肝炎
  • 3篇肝移植术
  • 2篇蛋白
  • 2篇断流
  • 2篇断流术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移植术后
  • 2篇术后
  • 2篇衰竭
  • 2篇脾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免疫
  • 2篇肝癌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菏泽市传染病...

作者

  • 12篇高大明
  • 8篇卢实春
  • 7篇郭庆良
  • 6篇武聚山
  • 5篇曾道炳
  • 5篇林栋栋
  • 5篇李宁
  • 3篇邸亮
  • 3篇王孟龙
  • 2篇杨光
  • 2篇张毅
  • 2篇刘源
  • 2篇王铁征
  • 2篇臧运金
  • 2篇夏仁品
  • 1篇李磊
  • 1篇王怡
  • 1篇伏志
  • 1篇孔德刚
  • 1篇王梦龙

传媒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肝移植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分析影响其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64例接受原位肝移植的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3个月死亡组和生存组病人术前临床生化指标、术前并发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差异;分析术式、转流与否、血浆置换等对生存率的影响。筛选出影响生存率的一些变量。结果64例肝移植病人术后3、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4.38%、82.81%和79.69%。应用单因素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各项指标,结果术前MELD评分、血清肌酐、INR、术前气管插管、合并感染及合并肝肾综合征有显著性差异;而手术方式、术前血浆置换与否、术中出血量与预后无关。将生存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的统计分析,结果术前合并肝肾综合征及合并感染仍保留在回归方程中,与生存率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能有效救治慢性重型肝炎病人;通过对病人术前一些指标的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计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病人的预后。
郭庆良卢实春王孟龙林栋栋高大明朱岳李宁
关键词:肝移植慢性重型肝炎生存率
化学发光蛋白芯片法检测肿瘤标志物高尔基Ⅱ型跨膜蛋白73的研究
2018年
目的报道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敏感性强的化学发光蛋白芯片法,检测血清中的高尔基Ⅱ型跨膜蛋白73(GP73),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3~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系信息管理中心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分期Ⅰ期肝癌患者血清53份(实验组)和健康人血清47份(对照组),预先在醛基芯片上包被鼠源GP73单克隆抗体,建立GP73抗体蛋白芯片,然后用蛋白芯片方法进行检测,并以化学发光成像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中GP7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血清GP73的化学发光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其应用将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查。
高大明刘海东林栋栋曾道炳王铁征吴敏张爱英李宁
完全腹腔镜下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一例被引量:7
2016年
肝尾状叶切除手术难度高,一度被视为手术的禁区。随着肝尾状叶局部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肝血流控制技术的发展,尾状叶肿瘤的切除率明显提高。然而,对具有丰富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经验和娴熟手术技巧的外科医师而言,腹腔镜尾状叶切除仍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挑战。我院近来完成1例完全腹腔镜下肝尾状叶切除,现报道如下。
曾道炳邸亮高大明臧运金
关键词:肝癌切除术全腹腔镜腹腔镜下肝切除
MCP-1结合CLIF器官衰竭评分在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结合CLIF器官衰竭评分在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37例HBV相关ACLF肝移植患者,分为有并发症组(n=15)和无并发症组(n:22)。采集术前及术后1、3、5、7d的外周静脉血,应用Bio—Plex200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测定27种细胞因子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细胞因子、CLIF器官衰竭评分与肝移植术后总体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ACLF并发症组术后细胞因子G—CSF和MCP-1水平高于ACLF无并发症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MCP-1及CLIF器官衰竭评分是肝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较好的的预测指标(AUC:0.821,95%CI:0.668~0.974;AUC:0.738,95%CI:0.578~0.898)。CLIF器官衰竭评分结合MCP-1(AUC:0.839,95%CI:0.703—0.975)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优于CLIF器官衰竭评分、MCP-1的单独预测。结论CLIF器官衰竭评分结合细胞因子MCP-1水平能很好地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郭庆良段斌伟卢实春高大明李宁
关键词: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
脾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2006年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VT)的形成原因及诊治。方法回顾2002年~2005年15例脾切除加断流术后PVT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治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行脾切加断流术后有15例(10.7%)发生PVT计数增多,彩色超声多谱勒及ST检查可以确诊。(1例并发生切口旁皮下血肿,余14例,经抗凝治疗血栓全部或局部溶解。结论PVT的主要原因是术后PLT升高,手术规范化操作,术后动念监测PLT计数,早期诊断与及时抗凝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夏仁品李永福武聚山高大明王怡于瑾卢实春李宁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血栓形成
单中心831例原发性肝癌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模式下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2004年3月至2013年9月8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分组,分别计算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比较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术后获得随访的患者796例,其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71.7%、61.3%,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6%,47.9%,38.4%。其中,742例肝细胞癌(HCC)患者1、3、5年生存率为89,6%、73.2%、63.2%;无瘤生存率为72.1%,52.5%,45.5%。全部患者三种治疗方式生存曲线比较:肝移植(LT)组与肝切除组生存期优于射频消融(RFA)组,LT组在60个月后显示出明显生存优势。结论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模式可以使原发性肝癌的整体治疗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孔德刚卢实春王孟龙林栋栋郭庆良武聚山曾道炳刘源张毅高大明张静李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
肝脏巨大血管瘤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2011年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腹痛、腹胀5个月于2010年8月11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出现间断上腹胀痛,伴胸骨后不适按“胆囊炎”治疗后好转。2个月前腹痛、腹胀症状再次出现,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古位,诊断为“肝囊肿”,并拟行“肝囊肿开窗术”.术中改行囊肿穿刺液,抽出褐色囊液1000ml.术后复查腹部CT两次,见肝占位逐渐增大,
曾道炳邸亮代传宙郭庆良高大明卢实春
关键词: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肝脏巨大血管瘤腹部CT检查肝囊肿开窗术反复腹痛胸骨后不适
17例HBsAg阳性供肝肝移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HBsAg阳性供肝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06年3月—2021年5月间接受HBsAg阳性供肝的1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抗病毒和抗排斥治疗、预后情况以及患者术后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为原发性肝癌,2例为肝衰竭。患者均在围手术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术后口服核苷类药物抗HBV治疗。1例肝癌患者因感染性休克于围手术期死亡,7例肝癌患者于术后5~64个月内因肝癌复发死亡。肝癌患者最长存活时间为143个月(本文完稿时仍存活),肝衰竭患者最长存活时间为184个月(本文完稿时仍存活)。所有患者术后均为HBsAg阳性状态,长期存活者肝功能均正常,未出现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或移植物失功。结论在对供体准确评估及筛选的前提下,使用HBsAg阳性供肝行肝移植,尤其用于肝衰竭等迫切须要挽救生命的肝移植是安全可行的,良性肝病患者术后亦可获得长期生存,但术后须要使用强效高基因屏障抗HBV药物及HBV监测,同时进行随访管理,关注长期生存者的并发症。
高大明伏志杨光王铁征支雨娜栗光明
关键词:HBSAG阳性供体肝衰竭肝移植
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5日至2017年1月23日连续就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通外科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共计60例。前瞻性检测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及术后1年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将各检测指标的术后各时间点检测值与同组配对患者的术前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周、术后1个月BMI较同组配对患者的术前水平明显降低[(22.14±3.08)kg/nl。比(22.85±3.14)kg/m^2,(21.72±3.05)kg/m^2比(22.86±3.16)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MI较同组配对患者的术前水平明显升高[(23.24±3.64)kg/m^2比(22.68±3.4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Alb较同组配对患者的术前水平明显升高[(39.87±4.22)g/L比(35.35±5.15)g/L、(39.35±4.75)g/L比(34.82±5.5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PA较同组配对患者的术前水平明显降低[(79.59±26.52)mg/L比(121.77±39.9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淋巴细胞总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能改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的营养状况。
曾道炳张纯邸亮高大明段斌炜张海涛郭庆良孟庆华李磊李娟赵晓飞武聚山林栋栋臧运金刘召波孙力波卢实春
关键词:脾切除断流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营养状况
肝移植患者HBV感染自发建立主动免疫一例
2008年
患者女,38岁.因肝细胞癌(病理报告为高分化小梁型)于2005年1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供、受者HBV标志物及HBVDNA均为阴性。病肝及供肝HBV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为阴性。术后恢复顺利,使用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起始剂量为2mg,2次/d。因患者无HBV感染背景,所以未使用预防HBV再感染方案。
杨光卢实春王孟龙林栋栋郭庆良武聚山张振高大明
关键词:HBV感染肝移植患者主动免疫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免疫组织化学检查HBV标志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