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予远
- 作品数:2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从本相存在与角色存在看“舜之封象”、“子为父隐”
- 2006年
- 黄裕生先生从“本相存在与角色存在”的方法原则出发,认为“舜之封象”、“子为父隐”是违背公正原则的。其实,即使从这一方法原则出发,也不能得出上述观点。“舜之封象”、“子为父隐”不仅没有违背公正原则,反而正是本相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在运用西方思想分析中国儒学的经典时,一定要注意对经典的理解,否则我们的分析就无法触及中国儒学的核心。
- 高予远
-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
- 2003年
- 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学重要的修养工夫。在阳明哲学中,至善心体是其格物致知的起点和目的。阳明的格物致知是格正吾人之心,对事之理察即在其中。朱子的格物思想在于穷理,向外求索。
- 高予远
- 关键词:格物致知良知
- 论儒家的“忠恕”与基督教的“宽恕”被引量:10
- 2006年
- 真正、本源意义的恕是一种创生力量,这一创生力量使被恕者从过与罪的萎颓中毅然决然地抽身而返,返至一种中正、至善、洁静的创化中。无论儒家“恕”,还是基督教的“恕”都具有这一力量。二种文化恕的方式与路经不同,但殊途同归,儒家与基督教的恕皆能使被恕者劈碎自己生命中的嚣浮不实、剔除内心非诚、非仁、非智的虚伪蔽障,从而过一种真切笃实、修德进业的生活。
- 高予远
- 关键词:儒学基督教忠恕宽恕
- 阳明学与宋代理学的关系及其定位
- 2002年
- 阳明哲学是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学之反动,但这种反动不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外,而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内的,甚至可以说是宋代理学自身内在逻辑理路的必然发展。与朱熹理学相对,阳明哲学一直被冠为心学,心学一词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阳明哲学的特点,但也遮蔽了阳明思想的实践内容。阳明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皆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实践特征,故作者将阳明哲学的性质定位为:实践的良知之学。
- 高予远
- 实践的良知——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 对于阳明哲学,学界习惯将其与陆象山并称为陆王心学。与朱子为学强调即物穷理相比,将阳明思想称为心学,固可反映阳明思想与朱子思想不同之处,可反映阳明为学主张从心上用力这一为学特征.但用心学一词去概括阳明思想时,就不可避免有将...
- 高予远
- 文献传递
- 儒家“心”的层次被引量:2
- 1999年
- 现象学在精神上与儒家心性之学是有相通之处的,故以现象学的态度分析儒家的心性之学,既是现象学的发展,也是儒家心性之学的发展。"心"的建立与完成,经历了经验之心、先验之心、先天本心、与实践本体这四个阶段。实践本体的确立是真正意义上儒学的开始。
- 高予远
- 关键词:现象学实践本体
- 死亡、孤独与良知的剥离
- 2003年
- 人是生而在世界之中的。在世界之中存在,则人之心多为功名利禄嗜欲所牵,人之存在则易陷溺于外在物物缘缘相生的纷乱中。阳明因宦官刘瑾弄权被贬谪至贵州龙场,这种贬谪使阳明从已有世界脱落,被动地摆脱了功名利禄嗜欲。繁华喧嚣的世界远离而去,惟剩下亘古自然、孤独、死亡与其相伴。正是在这种孤独、死亡的交相逼迫中,良知如日月从固有的生命存在中昭昭而出。
- 高予远
- 关键词:孤独良知中国古代哲学生命存在
- 自由、规范与儒学的发展方向被引量:2
- 1997年
- 自由、规范与儒学的发展方向高予远现代社会尽管有种种特征,但有一个特征我认为是根本的,即自由与规范。自由是指精神价值领域的自由。“上帝死了”,旧形而上学理念体系的崩溃,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价值多元乃至无限元的时代。不仅在国与国之间不存在着处于霸权地位的...
- 高予远
- 关键词:现象学儒家心学形而上学胡塞尔
- 朱子理欲新论被引量:1
- 2012年
- 人乃千亿年流行大化所化之物,其与万物一样皆受流行大化物性所躯。欲者,流行大化物之动也。吾人为流行大化所化之物,岂能违流行大化物之动!作为有限者,虽圣人不能违此流行大化之物则也。朱子倡"存天理、灭人欲",非是反对吾人正常人欲,而是反对没有天理为基础之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与其说是一个哲学命题,不如说是儒家生命入精微致广大的存在方式。只有在每日存天理的主敬中、以天理贞定浸洗吾人之欲,吾人才能摆脱动物式的物拘,于天地万象森然的和美大中大正创生中,和顺积中,悲悯仁慈,神圣自由。
- 高予远
- 关键词:天理人欲
- 儒道的超越问题被引量:1
- 1999年
- 高予远
- 关键词:安身立命生命意义超越者明证性人之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