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璐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边界管理
  • 1篇信息技术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待遇
  • 1篇社会认可
  • 1篇社会认同
  • 1篇渗透性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创意
  • 1篇文化创意产业
  • 1篇文化创意人才
  • 1篇民航
  • 1篇民航业
  • 1篇模型分析
  • 1篇经济保障
  • 1篇管理研究
  • 1篇并轨
  • 1篇创意
  • 1篇创意产业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3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马璐
  • 4篇刘洪
  • 1篇刘芳
  • 1篇杨苏生
  • 1篇杨书生
  • 1篇刘奂辰

传媒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南大商学评论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飞机票价的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对民航票价的曲折需求曲线模型分析表明,中国民航业过高的票价严重阻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造成了非正常的供求失衡。票价打折被看作是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
马璐
关键词:民航业
现代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的内容、方式与原因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随着现代员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日益模糊。目前关于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的划分假设,缺乏对现代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中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内涵的深度挖掘,从而局限了该领域研究的后续发展。为了弥补这一研究不足,文章运用归纳法,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与内容分析,对现代员工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的内容、方式与原因进行了探索性调查与分析。文章对于学者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与结论,以及企业组织重新构建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及其管理策略制定,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马璐刘洪杨书生
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管理研究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2014年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对待工作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传统理论上的工作与非工作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为有效管理员工工作与非工作的平衡,迫切需要对新时期员工工作与非工作的边界内涵进行重新梳理,对其管理理论进行重新审视。本文在梳理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杨苏生刘洪马璐
关键词:边界管理信息技术
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管理风格类型及其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相互影响日渐加深,给员工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促使企业组织寻求对员工和组织都有利的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管理策略。然而,由于员工对于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的整合与分离存在偏好,因而员工会根据个体特征选择不同的管理策略,形成自身的边界管理风格。本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员工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管理风格测量量表,对所收集的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员工间存在四种边界管理风格:混合边界管理者I型、混合边界管理者II型、高度边界管理者和放任边界管理者。此外,本研究选择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生活满意度、心理疏离感和工作家庭平衡为结果变量,分析了不同类型边界管理风格效果的差异性。本研究所得结论对工作与非工作边界理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璐刘洪
关键词:边界管理
“用工双轨制”中非在编员工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管理被引量:5
2012年
文章借鉴社会认同理论作为分析基础,研究了用工双轨制组织中非在编员工的认同威胁现状,探索并提出缓解及消除非在编员工认同威胁的具体应因措施。通过消除非在编员工与在编员工之间的群际差异,增进两类员工群体间的互相理解,从而加强其组织内所有员工之间的融合与合作,促进组织以及员工的共同发展。
马璐刘奂辰
关键词:社会认同
基于价值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路径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令人担忧。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人才在价值链中的不同位置,可将文化创意人才分为创意型、经营型、管理型和内容型四个类别。应根据产业价值链发展特点,对不同类别人才递进式分重点地进行培养。
刘芳马璐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人才
用工“双轨制”存续的潜在危机及并轨路径与策略被引量:14
2011年
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着用工"双轨制"现象。编内员工与编外员工在"人口特征"与"工作特征"等方面日益趋同,而在政治待遇、经济保障以及社会认可等方面差异却不断扩大的现实,正在成为社会矛盾和劳动关系紧张的根源。本文通过构建包括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劳动关系分析模型,分析用工"双轨制"的现实差异与潜在危机,提出未来并轨的可能路径和相应的策略。
刘洪马璐
关键词:政治待遇经济保障社会认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