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土壤
  • 5篇微生物
  • 4篇群落
  • 4篇微生物群落
  • 3篇栽培
  • 3篇土壤微生物
  • 3篇培肥
  • 3篇微生物群落结...
  • 3篇间作
  • 3篇间作栽培
  • 2篇叶片
  • 2篇有机碳
  • 2篇生物群落
  • 2篇碳源
  • 2篇碳源利用
  • 2篇土壤微生物群...
  • 2篇土壤细菌
  • 2篇土壤细菌群落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机构

  • 11篇宁夏大学
  • 1篇宁夏科学技术...
  • 1篇商丘市农林科...

作者

  • 11篇马玲
  • 6篇马琨
  • 3篇杨金娟
  • 3篇牛红霞
  • 2篇吴龙国
  • 2篇汪春明
  • 2篇李越
  • 2篇顾沛雯
  • 1篇刘亚军
  • 1篇代晓华
  • 1篇曹云娥
  • 1篇刘亚军
  • 1篇马倩
  • 1篇马晓英
  • 1篇汤梦洁
  • 1篇杜春凤
  • 1篇王静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果树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业科学研究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为揭示旱作区耕地土壤有机碳累积规律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试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指纹图谱及土壤腐殖质形态分组的方法,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马铃薯-马铃薯-油用向日葵-马铃薯-油用向日葵轮作模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配施牛粪、化肥配施羊粪、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化肥配施黄腐酸钾)对土壤有机碳累积、土壤腐殖质形态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连续培肥5年间,随培肥时间延长,土壤有机碳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化肥配施牛粪、化肥配施羊粪处理土壤有机碳以年6.61%和8.97%的增长率累积增加,不同处理外源有机碳含量及有机肥种类的差异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化肥+羊粪、化肥+牛粪)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稳结态、松结态腐殖质含量及松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的比例,且以PLFA表征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群落总生物量与对照处理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G-)值均呈降低趋势;但不同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土壤培肥方式对土壤G+/G-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多元分析表明,基于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磷脂脂肪酸含量的排序轴与基于土壤有机碳、腐殖质形态的排序轴之间相关性(P1=0.568,P2=0.611)较好,累积变量在98.69%上揭示不同有机无机培肥措施影响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土壤松结态腐殖质含量与土壤G+/G-比值正相关。外源有机碳的施入促进了土壤紧结态腐殖碳向稳结态、松结态腐殖质转化;较高量外源有机碳施入有助于提升土壤细菌、真菌的生物量。总体而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受有机无机培肥措施所引起的�
李倩马琨冶秀香杨金娟牛红霞马玲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
马铃薯间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6
2018年
为揭示作物种间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等方法,研究马铃薯与蚕豆、马铃薯与荞麦间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作马铃薯相比,马铃薯/蚕豆、马铃薯/荞麦间作后土壤细菌、放线菌生物量均有所提高,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值升高。培养120 h时,马铃薯/荞麦间作较马铃薯/蚕豆间作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高,土壤微生物对主要碳源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增强;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蚕豆间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分别降低了35.6%、47.0%,但优势度指数增加了2.07倍;马铃薯/荞麦间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降低了13.7%,但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分别增加了8.8%和3.4%。多元分析(RDA)结果表明,间作栽培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多样性与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相关关系。综上,马铃薯与不同作物间作栽培能够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本研究为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合理间作作物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亚军刘亚军李越马琨李越杜春凤马玲汪春明
关键词:间作微生物群落结构碳源利用
宁夏‘灵武长枣’采后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2020年
为明确宁夏地区‘灵武长枣’采后病原真菌类型,以‘灵武长枣’为试材,利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灵武长枣’腐坏组织中分离真菌菌株;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检验;经形态学特征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对‘灵武长枣’采后病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灵武长枣’腐烂组织中共分离出9类真菌菌株,其中5类是引起宁夏‘灵武长枣’采后腐烂的病原真菌,分别鉴定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球派伦霉(Peyronellaea glomerata)。其中,出芽短梗霉(A.pullulans)和球派伦霉(P.glomerata)首次从‘灵武长枣’腐烂组织中分离得到,为后续的‘灵武长枣’采后保鲜研究奠定了基础。
任苗苗闫思远李嘉泓杜娟马玲顾沛雯
不同培肥方式对宁夏旱作区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揭示不同培肥措施下旱作耕地土壤肥力演变规律。以连续7a定位培肥试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fattyacids,PLFAs)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与速效磷的质量分数;与不施肥相比,化肥单施、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pH和C/N比值。随培肥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累积上升趋势;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牛粪、羊粪等较高量外源有机碳配施下,土壤有机碳年平均累积速率分别达到9.72%和10.90%,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黄腐酸钾等低量外源有机碳配施也提高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但增幅不显著。培肥方式与外源有机碳输入量的高低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因素。与对照相比,化肥配施牛粪和羊粪显著提高了以PLFAs表征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总微生物的生物量,但降低了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比值。多元分析结果表明,以PLFA表征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均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和碱解氮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土壤pH与土壤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比值有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全磷、有效磷、碱解氮是影响微生物的主要因素。旱作区中、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改变了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状况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化肥配施较高量外源有机碳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
周艳马琨冶秀香杨金娟牛红霞马玲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土壤培肥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不同时期番茄植株的快速无损判别研究
2023年
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番茄叶片进行了定性判别。采集192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数据,并对原始光谱数据分别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化(SNV)、正交信号校正(OSC)、相关优化偏移(COW)4种预处理,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建模结果显示:OSC预处理光谱的建模效果最优。分别采用间隔变量迭代空间收缩法(iVISSA)、间隔随机蛙跳法(IRF)、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GAPLS)、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等方法提取特征波长,建立PLSR模型。结果表明:VCPA提取特征波长所建立的模型最优。将VCPA法提取的11个特征波长(945、975、990、1 002、1 005、1 067、1 204、1 326、1 595、1 642、1 660 nm)用于建立番茄叶片定性判别预测模型,最优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P)与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17、0.456。该研究为在线监测植物长势提供了技术支撑。
马玲马倩李亚娇张祎洋王静马思艳马燕杜明华吴龙国
关键词:番茄叶片盐胁迫无损检测
间作与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为了探明间作种植模式和接种AMF对连作土壤的影响,试验选取马铃薯连作10年土壤为基质,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盆栽实验设计,研究间作及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间作模式及AMF接种后,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间作调控后马铃薯||玉米||蚕豆处理土壤细菌比例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Biolog Eco板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比对照高36.77%。间作并接种AMF(Gloumus etunicatum)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增强,土壤真菌的比例上升,细菌、放线菌的比例下降;马铃薯||蚕豆、马铃薯||玉米||蚕豆土壤孢子密度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马铃薯||玉米||蚕豆处理在培养96 h后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比单作高48.96%。各处理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在2种方式的调控下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碳源利用强度较高,对芳香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弱;调控后碳源利用类型开始从碳水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向胺类化合物和多聚化合物利用类型转变。间作调控和AMF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增加可能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马玲马琨汤梦洁代晓华
关键词:间作栽培AMF土壤微生物群落连作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检测
2023年
叶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色素,可用来衡量植物生长状况,为实现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快速、无损检测,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高光谱无损检测方法,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监测。提取出82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数据(400~1000 nm),对原始光谱数据分别进行7种预处理(平均平滑、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卷积平滑、归一化、基线校准(baseline)、标准正态化(standard normal variation,SNV),建立PLSR模型,建模结果显示:SNV预处理光谱的建模效果最优。用β权重系数、无信息变量消除变换法(uninformation variable elimination,UVE)、竞争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tive weighted sampling,CARS)及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等提取特征波长,并建立了PLSR模型,建模结果表明:CARS法提取特征波长所建立的模型最优,CARS法提取了8个特征波长(732、796、946、953、957、968、983、994 nm)被应用于建立番茄叶片叶绿素定量预测模型。为选出最优的建模方法,使用MLR、PCR、PLSR与SVR方法分别对CARS提取的特征波长进行模型对比,优选出的MLR模型用于预测番茄叶绿素含量,最优预测模型MLR的相关系数R c、R cv分别为0.830、0.743,均方根误差RMSEC、RMSECV分别为2.126、2.365。这可为今后在线监测植物长势提供技术支撑。
马玲杜明华孟露杨甜吴龙国
关键词:高光谱成像番茄叶片叶绿素无损检测
生物炭、三叶草和蚯蚓种养对西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2022年
为探究生物炭、三叶草和蚯蚓种养三种施用方式对西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功能预测及养分的影响,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CK)、生物炭(B)、三叶草(T)、蚯蚓种养(V)、生物炭+蚯蚓种养(BV)、三叶草+蚯蚓种养(TV)、三叶草+生物炭(BT)和三叶草+生物炭+蚯蚓种养(BTV)等8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西瓜根际土壤养分具有显著影响,BV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383.41 mg·kg^(-1)),TV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最高(0.79 g·kg^(-1))、BTV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427.51 mg·kg^(-1)),分别较CK处理提高102.23%、75.56%、23.88%。BTV处理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V处理Simpson指数较T处理提高56.52%;B处理的ACE和Chao1指数较BTV处理分别提高10.95%和12.59%。不同土壤处理影响细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其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门。与CK相比,BTV处理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分别提高47.85%和30.47%,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48.36%。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表明,BTV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新陈代谢、氨基酸代谢和全局概览通路等功能的活性加强,其活性微生物在“生物炭—三叶草—蚯蚓种养—西瓜”复合生境中起重要作用。综上,不同土壤处理方式改善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其中生物炭和三叶草配合蚯蚓种养施用的综合效果最好。
张文文杨海波马玲安明远申佳丽曹云娥
关键词:生物炭三叶草西瓜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对有机与无机培肥措施的响应被引量:9
2019年
为揭示旱作区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对有机、无机培肥措施的响应机制,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持续8 a的有机、无机培肥显著影响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指标,降低土壤碳氮比。所获得的细菌序列46531条,分属于3494个土壤细菌OTUs,共分为58门、67纲、143目、271科、639属、435种;但不同有机、无机培肥措施下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占35.91%~42.03%,是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化肥配施牛粪、化肥配施羊粪处理下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湾菌门(Chloroflexi)等的相对丰度均与对照间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细菌前10门的相对丰度在化肥配施黄腐酸钾、生物有机肥等低量外源有机碳处理下,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低量外源有机碳配施化肥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对照处理间的相似度较大,而牛粪配施化肥与羊粪配施化肥处理间的土壤菌群结构相似度较高。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呈负相关;第一、二排序轴能分别在累积变量78.67%、97.49%上揭示土壤细菌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与土壤理化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土壤pH和碱解氮是影响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高低的主要驱动因子。旱作区中长期有机和无机培肥措施下,外源有机碳输入数量及有机肥类型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马晓英马琨马琨冶秀香杨金娟杨金娟牛红霞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群落结构
两株拮抗芽孢杆菌对灵武长枣采后致腐真菌的抑菌作用被引量:5
2020年
为明确拮抗芽孢杆菌菌株YBGJ1和YBGJ2对灵武长枣采后致腐真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长枣采后的保鲜效果。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2株拮抗芽孢杆菌进行鉴定;并通过皿内对峙培养和离体保鲜试验测定了2株拮抗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菌株YBGJ1和YBGJ2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YBGJ1和YBGJ2培养滤液对灰葡萄孢的菌丝抑制率分别为95.83%和95.79%,对交链格孢的菌丝抑制率分别为79.46%和78.56%;菌株YBGJ1和YBGJ2培养滤液体积分数为50%时,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5.00%和91.09%,对交链格孢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0.98%和84.38%。离体保鲜试验中,体积分数为30%的菌株YBGJ1培养滤液和体积分数为10%的菌株YBGJ2培养滤液对灵武长枣保鲜效果最好,与无菌水对照相比腐烂率分别降低70.83%和77.08%,延长货架期15~20 d。拮抗芽孢杆菌菌株YBGJ1和YBGJ2是极有前景的果蔬保鲜剂出发菌种。
任苗苗闫思远李嘉泓杜娟马玲顾沛雯
关键词:灵武长枣抑菌作用保鲜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