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海蓉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昆山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急性
  • 5篇头痛
  • 3篇血性
  • 3篇偏头痛
  • 3篇中医
  • 3篇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预后
  • 2篇治疗偏头痛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2篇缺血
  • 2篇热证
  • 2篇中医药

机构

  • 8篇昆山市中医医...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昆山市中医院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江阴市中医院
  • 1篇连云港市中医...

作者

  • 16篇马海蓉
  • 4篇何小刚
  • 3篇王良花
  • 3篇蔡秋芳
  • 2篇盛丽琴
  • 2篇阚丽娟
  • 1篇吴坚芳
  • 1篇王永生
  • 1篇赵扬
  • 1篇李建香
  • 1篇吴勉华
  • 1篇方向东
  • 1篇顾锡镇
  • 1篇路楷
  • 1篇费建平
  • 1篇过伟峰
  • 1篇王敬卿
  • 1篇陈隐漪
  • 1篇朱亚萍
  • 1篇王俐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DWI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且发病2周内头部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行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据头部DWI结果,分为DWI阴性组16例与DWI阳性组8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TT)、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结果组间年龄、性别、1年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病史、后循环梗死百分率、发病至DWI扫描时间、溶栓药物剂量、DNT、OTT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DWI阴性组LDL、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24 h后NIHSS评分低于DWI阳性组(P=0.031、0.000、0.000),LDL水平低、溶栓前NIHSS评分低的患者易出现DWI阴性(OR=1.906、1.421,P<0.05).结论对LDL水平低、溶栓前NIHSS评分低的患者应警惕DWI阴性急性脑梗死.
盛丽琴马海蓉杨一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无再发加重组(n=713)、再发组(n=41)及加重组(n=96),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临床评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患者再发或加重的影响因素。结果加重组入院NIHSS评分高于无再发加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再发组ESRS高于无再发加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再发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无再发加重组及加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OAST分型中LAA型与SAA型比较,发生再发及加重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IHSS评分高的患者易加重,ESRS高、血小板计数高、TOAST分型中LAA型较SAA型患者易复发。
马海蓉阚丽娟盛丽琴蔡秋芳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恶化NIHSS评分TOAST分型
经口气管插管并发Tapia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Tapia综合征是1905年由Tapia AG首次报道的[1],是颅外段舌下神经及迷走神经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综合征,常见于创伤,是罕见的气管插管并发症。回顾文献报道,局部压迫或牵拉导致神经损伤是可能的病因[2~4],本病在国内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经口气管插管后Tapia综合征。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2岁,
马海蓉何小刚盛丽琴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综合征喉返神经损伤迷走神经舌下神经
静脉溶栓治疗中的脑卒中酷似病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酷似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静脉溶栓安全性。方法收集7例于昆山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酷似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预后及溶栓不良事件,等。结果共纳入脑卒中酷似病患者7例,其中女性4例、男性3例。最终诊断为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官能症)3例、Todd’s麻痹1例、面神经麻痹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及股骨骨折1例。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肢体瘫痪4例、面瘫3例、感觉障碍3例、构音障碍2例、意识改变2例、凝视1例及失语1例。出院时mRS评分≤2分6例。7例患者均未并发脑出血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脑卒中酷似病患者大部分预后较好,静脉溶栓治疗后无并发脑出血。虽然脑卒中酷似病患者静脉溶栓并发出血风险低,但仍应尽量减少误诊误治。
杨一萍俞越盛丽琴马海蓉
关键词:预后安全性
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9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帕罗西汀治疗前和治疗2周末、8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周末和8周末HAMD评分减少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8周末HAMD评分减少更显著。结论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障碍。
马海蓉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帕罗西汀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盐酸乙哌立松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7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乙哌立松,2月后比较两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乙哌立松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有效药物。
马海蓉朱亚萍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盐酸乙哌立松
以双耳听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报道2例以双耳听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方法回顾性描述2例以听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及听力测试,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例1为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急性双耳耳聋,既往有左岛叶出血史及高血压病史,MRI示右颞叶急性梗死,急性期电测听完全无反应,治疗后听力恢复差。病例2为无危险因素的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急性双耳听力障碍,伴耳鸣、头晕,MRI示双侧小脑脑干梗死,DSA示左椎动脉夹层、夹层动脉瘤形成可能,发病1周时查电测听以中高频损害为主,治疗后听力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急性双耳听力障碍的患者,应警惕脑血管病的可能,谨防漏诊和误诊。
马海蓉盛丽琴阚丽娟蔡秋芳
关键词:听力障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
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采用内科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凉血通瘀汤治疗组治疗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颅内水肿状况减轻(P<0.05);临床疗效比较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结论凉血通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何小刚蔡秋芳马海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瘀热证
急性双侧脑梗死临床特点及病因分型和预后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比较急性双侧脑梗死不同于单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病因分型及预后。方法将2年间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为单侧脑梗死组与双侧脑梗死组,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749例急性脑梗死中双侧组70例(9.3%),单侧组679例(90.7%)。既往卒中史比例(30.0%vs 18.9%)和D-二聚体水平[(1.93±4.87)mg/L vs(0.67±1.70)mg/L]双侧组较单侧组高(P<0.05),性别、年龄、并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史、吸烟史、最严重时NIHSS评分、LDL-C、FBG、PLT、FIB、HCY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病因分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9例(41.4%),不明原因型(SUE)22例(31.4%),心源性栓塞型(CE)12例(17.1%),其他原因型(SOE)4例(5.7%),小动脉闭塞型(SAO)3例(4.3%),单侧组病因分型依次为LAA 324例(47.7%),SAO 259例(38.1%),CE 62例(9.1%),SUE 24例(3.5%),SOE 10例(1.5%),双侧组CE、SOE、SUE占比高于单侧组(P<0.05),单侧组SAO占比高于双侧组(P<0.001),LAA占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按累及病灶分为后循环组23例(32.9%)、前循环组26例(37.1%)、前后循环组21例(30.0%),后循环组LAA型占78.3%,高于前循环组(38.5%)和前后循环组(4.8%)(χ^(2)=7.8、24.2,P<0.01);前后循环组SUE型占比为66.7%,高于后循环组(8.7%)和前循环组(23.1%)(χ^(2)=9.0、15.9,P<0.01)。双侧脑梗死发病机制依次为机制不明(31.4%),动脉-动脉栓塞(30.0%),心源性栓塞(17.1%),血栓形成(12.9%),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4.3%),其他(4.3%)。双侧组与单侧组最严重时mRS评分0~2分和≥3分的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mRS评分≥3分双侧组占比高于单侧组(24.3%vs 15.0%,χ^(2)=4.075,P=0.044)。结论急性脑梗死中双侧脑梗死约占9.3%,既往卒中史和D-二聚体水平高易致双侧脑梗死,我国现有诊断条件下LAA、SUE、CE是主要病因,双侧后循环以LAA型多见,前后循环均有病灶的患者病因较难确定,双侧脑梗死预后�
杨一萍俞越马海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病因分型预后
东菱迪芙联合抗血小板药致脑出血一例
马海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