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宝惠

作品数:480 被引量:4,943H指数:3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胸科医院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7篇期刊文章
  • 127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3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0篇肺癌
  • 223篇细胞
  • 184篇小细胞
  • 173篇非小细胞
  • 162篇细胞肺癌
  • 162篇小细胞肺癌
  • 151篇非小细胞肺癌
  • 138篇肿瘤
  • 85篇晚期
  • 81篇肺肿瘤
  • 75篇化疗
  • 55篇预后
  • 51篇晚期非小细胞
  • 49篇基因
  • 49篇靶向
  • 43篇晚期非小细胞...
  • 42篇靶向治疗
  • 41篇腺癌
  • 36篇气管
  • 35篇支气管

机构

  • 394篇上海市胸科医...
  • 60篇上海交通大学...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浙江省肿瘤医...
  • 16篇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市肺科医...
  • 15篇吉林省肿瘤医...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广东省人民医...
  • 13篇复旦大学
  • 13篇江苏省肿瘤医...
  • 12篇复旦大学附属...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0篇山东省肿瘤医...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478篇韩宝惠
  • 74篇顾爱琴
  • 43篇姜丽岩
  • 40篇沈洁
  • 39篇熊丽纹
  • 38篇钟华
  • 37篇张雪艳
  • 37篇施春雷
  • 36篇王慧敏
  • 35篇钟润波
  • 35篇高志强
  • 34篇储天晴
  • 30篇廖美琳
  • 29篇孙加源
  • 29篇白皓
  • 28篇李榕
  • 27篇赵怡卓
  • 24篇金波
  • 23篇楼煜清
  • 20篇冯久贤

传媒

  • 61篇中国肺癌杂志
  • 27篇中国癌症杂志
  • 23篇循证医学
  • 2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9篇中华肿瘤杂志
  • 19篇肿瘤
  • 13篇上海医学
  • 12篇中华结核和呼...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世界临床药物
  • 7篇中华肿瘤防治...
  • 6篇中华医学会呼...
  • 5篇大众医学
  • 5篇中华临床医药...
  • 5篇2014中华...
  • 4篇肿瘤学杂志
  • 4篇临床肺科杂志
  • 4篇家庭用药
  • 4篇中国处方药

年份

  • 9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12篇2017
  • 18篇2016
  • 25篇2015
  • 31篇2014
  • 33篇2013
  • 19篇2012
  • 46篇2011
  • 27篇2010
  • 50篇2009
  • 38篇2008
  • 34篇2007
  • 24篇2006
  • 18篇2005
  • 19篇2004
4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作为极具潜力的新方法,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标准治疗的一部分。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恩度等,抗肿瘤血管生成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对NSCLC具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用于NSCLC临床的研究进展。
王慧敏韩宝惠
关键词:肺癌非小细胞血管生成抗肿瘤血管治疗
NCCN肺癌治疗指南2010版更新解析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是由来自19个国家主要癌症中心的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等级修订和更新NCCN主要肿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是目前我国肿瘤诊疗的主要参考指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亦在其中。目前...
韩宝惠
关键词:肺癌循证医学
文献传递
ERCC1蛋白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ERCC1的表达与肺癌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观察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以...
韩宝惠陈玉蓉高志强沈洁顾爱琴戚大江施春雷熊丽纹赵怡卓姜丽岩王慧敏
关键词:蛋白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
ERCC1、RRM1及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2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基因...
高志强韩宝惠沈洁顾爱琴戚大江黄进肃施春雷熊丽纹赵怡卓姜丽岩王慧敏陈玉蓉
关键词:晚期RRM1ERCC1BRCA1
肺腺癌患者干细胞相关指标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源自组织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s)的恶性转化.多项研究提示肺腺癌系肺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恶性转化所致,本研究拟通过检测BASC样干细胞标志CCSP,OCT...
张雷艳周瑾韩宝惠董强刚黄进肃黄艾弥施春雷金波沙惠芳冯久贤耿沁
关键词:成体干细胞病理机制临床预后
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被引量:3
2022年
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既往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禁区",但随着对靶向药物免疫调节作用的深入认识及临床证据的不断生成,免疫治疗有望为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带来新希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研究协作组共同组织肿瘤科、呼吸科、病理科专家对驱动基因阳性人群免疫相关肿瘤及微环境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专家组广泛认可的临床经验,经过共识会议制定了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旨在为中国临床医师的免疫治疗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研究协作组韩宝惠钟华
关键词:免疫治疗
ERCC1蛋白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ERCC1的表达与肺癌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观察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以19...
韩宝惠沈洁顾爱琴戚大江施春雷熊丽纹赵怡卓姜丽岩王慧敏陈玉蓉高志强
文献传递
肺癌靶向治疗的新境界:活得更长,活得更好被引量:3
2009年
分子靶向治疗是21世纪肺癌治疗最具希望的治疗策略,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不同,分子靶向治疗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特定位点,高度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胞,靶向治疗药物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极好,毒副作用轻微,临床应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近年来靶向治疗以惊人的速度和独特的疗效引起了广大从事肿瘤治疗的广泛关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Et新月异,新的治疗方案、治疗策略层出不穷,本文对近来有关晚期肺癌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希望对肺癌临床研究工作者有所帮助。
韩宝惠
关键词:肺癌靶向治疗
肺腺癌组织中IGF-IR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IR)是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枢纽,在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检测肺腺癌组织中IGF-IR表达,并分析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腺癌组织IGF-IR表达。卡方检验分析IGF-IR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采用Cox分析评估各指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126例肺腺癌组织中,89例可观察到IGF-IR阳性细胞。IGF-IR表达与肺腺癌患者肿块大小及T分期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分期、分化及CEA等因素及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无明显相关。结论肺腺癌患者表达IGF-IR,与患者的肿块大小和T分期有关,而与预后无关。
张雪艳冯久贤沙惠芳黄进肃韩宝惠
关键词:肺肿瘤IGF-IR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含量降低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 (DC)含量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 4 1例NSCLC、8例肺部良性病变及 12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DC。结果 肺部良性病变者的外周血中DC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NSCLC患者DC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1)。上述三组的外周血DC与单个核细胞比值 (DC/PBMC)分别为 0 .6 0± 0 .0 5 %、0 .83± 0 .0 8%、1.0 2± 0 .11% ,DC计数分别为 2 1.0 0± 3.0 4× 10 6/L、2 9.0 0± 4 .0 1×10 6/L、16 .0 0± 1.5 2× 10 6/L。NSCLC外周血中DC含量与性别、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 ,但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NSCLC外周血中DC分化成熟严重缺陷 ,血中DC含量与肺癌恶性程度有关。
范小红董强刚包国良韩宝惠廖美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树突状细胞外周血流式细胞技术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