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育德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艺术
  • 3篇通感
  • 3篇绘画
  • 2篇美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现象
  • 1篇艺术风格
  • 1篇艺术通感
  • 1篇艺术形态
  • 1篇艺术形态学
  • 1篇意蕴
  • 1篇音乐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活动
  • 1篇审美效应
  • 1篇生态美学
  • 1篇升华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创作
  • 1篇诗中有画

机构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佛山大学

作者

  • 6篇陈育德
  • 1篇凤文学
  • 1篇陈宪年

传媒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被引量:23
2004年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们之间的通感主要表现为:听声类形,以耳为目;耳中见色,眼里闻声;画形无象,造响无声。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是"气韵为主,笔墨为先"。它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不拘限于形似,重在传神写意,创造出时空一体、富于律动感的艺术空间。西方绘画接近于雕刻和建筑;中国画则趋向于诗歌和音乐,与音乐的通感关系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
陈育德
关键词:音乐绘画通感
通感论被引量:12
2000年
陈宪年陈育德
关键词:通感审美活动升华心理现象
全文增补中
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被引量:2
2011年
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生态学与美学综合性的新兴美学学科。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指导下,紧密联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克服自然主义、主观主义倾向,研究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生共荣的"美的规律",建构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世价值的生态美学。
陈育德
关键词:生态美学
灵心妙悟 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被引量:13
2000年
通感是多种感觉经验综合的心理现象,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产物。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反对通感阐释中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通感可分为三种类型─—感觉挪移、多觉应和、意象互通。通感有着特殊的审美效应,对于形成整体的审美体验、创造虚实相生、无理而妙的艺术境界以及各类艺术之间的融通、互用起着重要作用。艺术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多种感觉能力的和谐发展,是发挥通感审美效应的关键所在。
陈育德
关键词:艺术通感审美效应
全文增补中
黄钺和他的《壹斋集》
1996年
陈育德凤文学
关键词:诗歌创作绘画作品美学思想画品艺术风格
“诗中有画”是“艺术论的认识迷误”吗?──《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的质疑被引量:6
2001年
“诗中有画”不是“艺术论的认识迷误”,而是艺术形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两种艺术在意境、情趣上的有机化合,异迹而同趣,相异而相通。诗中有画还是诗,而不是画,不能用诗的历时性来“剥离”其绘画性的美学蕴涵。诗中有画不是“不包含价值判断”的中性概念,而是肯定性的审美判断。它是一种成熟的艺术境界,熔诗情画意于一炉,以其出位之思,取得超媒体的艺术效果。
陈育德
关键词:美学意蕴历时性绘画性艺术形态学绘画
共1页<1>
聚类工具0